文·孫長美
當前時代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是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更是自媒體的時代。“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檔案管理事業也出現了巨大變革,自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與應用中凸顯出多元化的傳播功能,實現了檔案信息資源多角度、多渠道的快速共享,這是時代發展給人類、給社會帶來的直接利好。本文依據自媒體特征,結合檔案管理工作,分析自媒體背景下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未來的發展趨勢。
百度百科給自媒體的定義是: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即自媒體平臺的簡稱,即公民通過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絡社區等載體發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自媒體的靈活性融入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是檔案學新的研究方向,將檔案學與傳播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學等相關理論結合起來,達到多學科融合與技術的發展,實現檔案資源再利用最大化。
(一)自媒體低成本、低門檻、易操作。利用傳統媒體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管理往往比較復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方式,自媒體可以說是一項翻天覆地的變革,用戶只需通過自媒體平臺簡單的注冊申請,利用服務商提供的數據平臺就可以發布信息、傳播知識,而且內容真實、豐富,涵蓋文字、圖片、音樂以及視頻等多種形式。低成本、低門檻、易操作的特點迅速被人們接受、掌握和使用。
(二)自媒體的引入有利于豐富館藏。沒有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服務就無從談起。要想使檔案信息資源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豐富館藏是重中之重。優化檔案信息資源建設,豐富館藏,就要拓展檔案收集途徑,擴大檔案收集范圍。采取檔案信息資源儲備與資源開發并舉戰略,達到及時開放檔案的目標。自媒體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自媒體整合檔案資源,自媒體就成為大小館藏互聯互通的橋梁和紐帶,通過這個橋梁達到信息互聯、互通有無、共同開發利用,最終館藏豐富而不臃腫,信息提取便捷而不繁瑣,大大提高了檔案工作服務的服務效率。
(三)自媒體的引入極大增加檔案利用形式。在提供傳統檔案利用方式的同時,檔案館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自媒體平臺向公眾提供檔案信息服務。如提供在線交流、預約查檔、線上互動、遠程會診、電教視頻等,開放檔案瀏覽、檔案館職能介紹、網上查閱、線上借檔、電子圖書館、影像資料查看等,公眾可以利用自媒體提取檔案的信息,指導自己的科研、教學、工作、生活,真正達到足不出戶,一機在手,可閱覽全球。自媒體的引入極大提高了檔案的利用,使檔案信息在推動歷史的車輪中發揮了巨大神力。
盡管自媒體平臺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領域的應用已經頗為廣泛,但在現實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缺少標準規范的指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項目的實施都離不開標準規范的指導與規范。要想讓自媒體平臺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領域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要制定出一系列的標準規范來保障平臺的運營、信息的傳播等活動的正常進行。例如,針對檔案信息資源傳播的前期處理、自媒體平臺運營、管理者操作行為、用戶的權利與義務等方面的標準規范等。然而在現實中,這些必要的標準規范都還沒有出臺。標準規范的缺失將直接導致自媒體應用的效率大打折扣。
(二)目標定位不夠準確。當前,檔案信息資源建設領域自媒體的應用存在跟風現象,對本單位服務目標與目的的定位不夠準確。例如,我國各級各地檔案館的發展水平不同、檔案信息資源構成不同、目標客戶也不同,因此當前工作的目標、能夠提供的服務及針對的客戶也不可能相同。這就要求各檔案館采用自媒體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做出相應的定位。然而現實中不少檔案館一味的借鑒甚至是套用別家檔案館自媒體平臺的應用工作,只做表面文章,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
(三)存在信息失實的風險。由于自媒體平臺進行傳播的檔案信息資源是公開的,自媒體平臺允許每個用戶對自己經營的“媒體”進行編輯、修改等主觀性的操作,這就容易導致檔案信息資源在二次傳播的時候有可能因為傳播者的主觀意愿而被修改、刪減等。這將導致檔案信息資源失去原來的價值,即檔案信息資源面臨失實的風險。
(四)用戶體驗差。檔案信息用戶可以自主訂閱相關檔案公眾號,與之相關的檔案信息公眾號自身存在著有用信息少、互動性差、推送信息不及時、更新速度慢等缺陷。隨著檔案信息公眾號的迅猛增加,信息冗余現象越來越突出,不但不能吸引用戶的閱讀興趣,還會出現閱讀量偏低的現象,使用戶的滿意度和檔案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大大下降。
針對當前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應用自媒體所產生的問題,我們應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揚其長,避其短,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發揮自媒體平臺的優勢,提升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水平。
(一)規范自媒體信息發布的安全審核機制。自媒體平臺上傳播的檔案信息資源無論其載體形式如何,是否具有原始性,信息發布的安全性問題依然是信息傳播的重中之重。應建立檔案及其信息內容的管理性標準規范、業務性標準規范和技術性標準規范。為應對自媒體環境對檔案信息資源安全性形成的挑戰,各級檔案機構應按照國家標準,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出臺信息發布安全審核制度,制定法律法規,降低檔案信息發布安全風險。
(二)根據本單位的實際重新定位,確保自媒體平臺優勢的發揮。在有關部門出臺相應標準規范之前,要根據已有的標準規范積極制定本單位自媒體平臺應用相關的標準規范。各單位資源構成不同,發展水平不同,自媒體平臺的定位也不同。有的單位關注度較高,用戶比較穩定,自媒體平臺應在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方面進行重新定位。反之,關注度較低、用戶較少的單位,自媒體平臺應在檔案宣傳服務方面進行重新定位。
(三)開發信息平臺,激發檔案公眾參與活力。開發信息平臺是自媒體檔案公共服務的第一步,它可以實現檔案信息跨區域、跨領域的傳遞,杜絕信息孤島的出現。自媒體環境中的檔案公共服務必須依托信息平臺。縱觀全國情況,大部分省份都滿足于傳統的檔案公共服務模式,忽視了自媒體對檔案公共服務的推動作用。例如: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好“三農”檔案工作,激勵群眾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圍繞“平安建設”,做好信訪工作檔案,提升群眾對社會的滿意度;圍繞“精準扶貧”,做好幫扶工作檔案,讓社會最原始的細胞充滿活力;圍繞群眾就醫難問題,做好遠程會診平臺搭建與患者檔案采集,讓老百姓在家門就能享受到高精尖的醫療服務;圍繞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做好社會保障工作檔案讓老百姓老有所養。這些貼民意、順民心的信息平臺發揮的作用,釋放出的是滿滿的正能量,每一個項目的落地都會牽動著公眾的心,都會激發公眾參與檔案工作的活力,在和諧社會創建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四)提升檔案信息專業素養,加大資金投入。目前檔案機構人員信息素質不容樂觀,提升信息專業素質,進行相關信息技術培訓,加強信息傳媒學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檔案機構和從事檔案的相關人士應學習利用檔案自媒體來傳播檔案知識、文化,開展檔案服務。對檔案工作人員而言,在轉變服務觀念的前提下,對信息專業素質也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檔案工作人員具備整合檔案資源實現檔案信息開發的技能,具備及時準確地獲取檔案用戶的反饋信息并且第一時間進行調整的技能,要求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工作法律法規和程序相當熟練,對自媒體平臺進行維護和管理,加大經費投入,充分發揮其傳播和利用價值。
自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豐富了檔案信息資源傳播的途徑,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方式的技術性轉型成為大勢所趨。自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公眾的個性化表意訴求得以彰顯。檔案信息資源傳播的目的是了解公眾需求、促進檔案信息公平、提供多元交互服務模式。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管理的新要求體現在檔案工作者角色定位和信息技術角度檔案服務模式的更新層面,需要檔案部門強化宣傳力度,提供個性化服務,落實信息推送的針對性,使社會公眾能夠參與到承載社會記憶的檔案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實現檔案利用價值的最大化。
● 參考文獻 ●
[1]百度百科.自媒體.http://baike.baidu.com/view/45353.htm?fr=Aladdin
[2]張澍雅.檔案自媒體信息傳播的SWOT 分析—以檔案微信為例[J].管理工程師,2016(4).
[3]白晶. 基于自媒體視角下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策略探析[J].黑龍江檔案,2017(3).
[4]周雪.淺析自媒體時代下檔案信息資源傳播[J].檔案管理,2014(1).
[5]孔冬青.張會超.檔案博客縱橫論[J].蘭臺世界,2008(1).
[6]童霞.談微博與檔案館的對外宣傳[J].四川檔案,2012(2).
[7]胡榮華.自媒體視角下的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策略研究[J].北京檔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