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梅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音樂貫穿于歷史發展的整個階段,具有悠久的發展歷程,將每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和特點融入其中,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同時跟隨著歷史發展而進步,逐漸形成完善的音樂體系,是世界上寶貴的歷史文化瑰寶。音樂美學作為音樂的基礎知識,為音樂發展提供了夯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對音樂表演活動具有較大的影響和作用。
音樂美學在內容上包括音樂和美學,是兩者之間的結合體,從自然生活的角度上對音樂進行本質上的分析,研究音樂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創新自身音樂的表現形式和技巧,呈現出綜合性的音樂美學特點。音樂美學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根據時代背景的條件進行分類,當處于國力昌盛時期時,人們逐漸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對音樂表演具有更高的要求,進而促進音樂美學的發展。首先,在先秦時期音樂美學處于萌芽階段,并且具有一定形式音樂表演活動,逐漸形成一門學科。然后,在七雄爭霸的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爭鳴,音樂美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不斷豐富音樂表演活動的形式,同時拓展音樂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另外,逐漸對自然風光下的音樂追求,確定了自然美學的基礎觀點,以自然生活角度出發,形成完善的音樂美學知識框架。最后,音樂表演的形式不斷豐富,在音樂內容上不斷拓展,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傳統,形成了各類各樣的音樂形式,結合不同民族的舞蹈等表演形式進行完美的融合,突顯出音樂美學的基礎和作用。我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在皇室和貴族中推行音樂美學的素質,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對音樂藝術進行追求,整體性促進音樂美學的發展。
在音樂表演活動中,主要的目標是表達自身的情感,引導人們從音樂的角度上對自然生活進行認知,營造具體形象的情境,豐富人們的情感,滿足人們精神的追求。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西方音樂文化和表演形式流傳于社會中,豐富了音樂表演活動的形式。在眾多音樂表演形式,鋼琴表演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鋼琴的演奏中,根據表演者自身情感的波動,進而導致自身鋼琴演奏中頻率的變化,進而充分表達出情感的變化,將自身的情感完美的融入到鋼琴音樂表演中,符合音樂美學的原則和認知,對相應的作品進行完美的闡述,為聽眾們營造真實的音樂氛圍,滿足人們音樂精神追求。同時,鋼琴音樂表演形式具有較長的歷史,在內容上融合了各國不同文化的精華,形成一個完整的鋼琴表演體系。在鋼琴表演過程中,彰顯出音樂美學的特點,提高自身鋼琴演奏的音樂藝術效果。所以,鋼琴演奏者首先需要對音樂美學從本質上進行分析,形成自身的音樂美學觀念,然后融入到自然生活中,增加自身對音樂和美學的認知程度和運用能力,不斷豐富自身的音樂素養,拓展自身的音樂知識面,掌握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形式,進而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總結,提高自身音樂表演能力,豐富自身的情感生活,進而在鋼琴演奏中展示自身在自然生活中的經歷和情感,充分發揮出音樂美學的特點,提高自身鋼琴演奏的素養和能力。
音樂美學起源于自然生活,音樂表演是生活中社會活動之一,進而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通過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梳理音樂美學與音樂表演之間的關聯性,逐漸提高音樂表演中的藝術效果。在音樂表演的分析和研究過程中,我們不能對具體的表演效果和表現力進行過分的研究,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視了音樂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思維變化的研究,進而導致不能夠詳細掌握之間的關聯性。所以,我們需要從音樂表演中存在的相關規律進行分析,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文化和習俗探討,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逐漸揭示音樂藝術的本質。隨著音樂美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音樂表演者的音樂素質和水平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從音樂美學的角度掌握相關音樂曲目的內涵,并且將自身的情感波動融入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水平,充分表現出音樂作品的藝術效果,為人們提供聽覺上的盛宴。音樂表演是音樂美學中的重要分支,兩者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從音樂美學中理論知識對音樂表演進行分析,融入自身對音樂作品的見解,進而完美的闡釋音樂作品的內涵。
總而言之,音樂美學是音樂表演的基礎,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順應音樂美學中的相關觀點,從自然生活的角度完善闡釋音樂藝術的魅力,符合人們精神上的需求,根據社會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出音樂美學的特點,提高音樂表演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美玲.淺議音樂美學在音樂表演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4,04:25.
[2] 黨志剛.試論音樂美學在音樂表演中的作用[J].時代報告,2016,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