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萌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就目前來看我國各大高校在鋼琴重奏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若不加以改善便會影響高校鋼琴重奏教學質量及效率,不利于高校鋼琴重奏教學工作的有效落實。筆者將分別從:鋼琴重奏在高校教學中的必要性、高校鋼琴重奏教學現狀分析、高校鋼琴重奏教學對策研究,三個方面來闡述。
鋼琴重奏是一種常見的演奏形式,通常指鋼琴參與的一種、多種樂器演奏活動,根據其演奏形式可分為:鋼琴弦樂重奏、純鋼琴重奏兩類。其形式包括:八手連彈、六手連彈、雙鋼琴等等。
關于鋼琴重奏這一理念最初出現在十七世紀意大利,西方著名鋼琴家,如:貝多芬、莫扎特、海頓等都進行過鋼琴重奏的創作,尤其是海頓,被譽為“三重奏”之父,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為鋼琴重奏的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鋼琴重奏內涵及形式不斷深化,17世紀~18世紀,鋼琴制作師約翰.布羅伍德將鋼琴四重奏拓展到六個八度,被后人稱為“重奏音域”鋼琴。
我國高校鋼琴教學長期受前蘇聯影響,鋼琴重奏課程并未受到廣泛重視,盡管后來這一現狀有所改善但依然未對鋼琴重奏課程加以深化,新教育形勢下,新的基礎教育對高校教師帶來了更嚴峻的考驗,并對器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促進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提升,將鋼琴重奏教學引入其中至關重要。
我國高校在相關教學實施中呈現出一定靈活性及實踐性,對學生演唱能力及演奏技能加以培養,促進學生對音樂理解的進一步深化。從鋼琴教學來看,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這是一門十分基礎的學科,鋼琴教學的開展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能,使學生音樂思維得以創新突破。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推行下,各高校對鋼琴教育目標進行了充分明確,在豐富學生視野的同時對學生創新思維加以開拓,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與一般院校不同,高等院校鋼琴教學涉及的范圍相對較廣,風格迥異,其教學難度相對更高,鋼琴重奏作為一種演奏形式,建立在良好的鋼琴獨奏基礎上,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未將鋼琴演奏技巧有效掌握,從而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對高校鋼琴重奏教學的開展造成一定阻礙,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學生學習創新潛力的抹殺。
綜上筆者對鋼琴重奏在高校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為促進高校鋼琴重奏教學的有效實施,高校應加強對鋼琴重奏教學的重視,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鋼琴重奏教學效率及質量水平。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豐富鋼琴學習內涵、提高學生基礎演奏技巧,表達出作品情境,詳情如下。
長期以來我國各高校在鋼琴教學中通常沿襲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實現音樂教學目標及效果的實現,長此以往不僅無法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熱情還會使學生逐漸喪失樂趣,從而影響學生鋼琴重奏學習開展。基于此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方法,應用多種靈活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對鋼琴內涵不斷豐富。對許多鋼琴初學者而言,不論是二重奏、三重奏或四手連彈,在表現力、聲部還是力度方面都十分豐富,使學生產生一定新鮮感。據此教師應把握教學重點,對學生的新鮮感合理引導,激發學生鋼琴學習興趣。在鋼琴重奏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組成重奏搭檔,使得學生在鋼琴作品練習中既能保持個性特點,同時也能實現與他人的有效配合,這對于學生鋼琴重奏水平的提升起到直接影響。
在鋼琴重奏教學中,要提高鋼琴教學效果,第一步是對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進行提高,學生只有具備牢固的鋼琴演奏技巧才能夠不斷其鋼琴重奏水平。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對作品表現意圖及表演者所要表達的要求進行構思,待其全面認識歌曲的旋律意境后,讓學生運用其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重奏;同時,教師需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及琶音及、弦連接與24個大小調的音階的練習,告知學生在移調能力上的練習應長期堅持,對于常用指法與指法變化的練習需不斷加強,從而使其能夠在演奏中對指法進行靈活運用,使其重奏更加的流暢。因此,在鋼琴重奏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加強學生的練習強度,對其演奏動作進行合理調整,提高其演奏技巧,使其能夠熟練的演奏曲子,從而增強學生的信心;并在練習過程中,教會學生對其緊張情緒的控制方法,使其能夠學會對緊張心理進行轉移,從而提高其心理素質。
我國各大高校鋼琴重奏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若不改善便不利于鋼琴重奏教學工作的有效實施。基于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對傳統教學手段加以創新,強化鋼琴演奏訓練,促進學生演奏水平的提升,通過有效的教學對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鋼琴學習內涵不斷豐富,促進我國鋼琴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原曉霞.當前鋼琴二重奏的教學現狀及其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7,06:214.
[2] 胡瓊方.鋼琴二重奏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音樂時空,2016,06:134+133.
[3] 袁文杰.高校音樂教育中引進鋼琴重奏的可行性分析[J].大舞臺,2012,09: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