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新疆藝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我國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曾在《高等學校管理》一書中指出了“第二課堂”的概念: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之外,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的一系列有意義的各類課外活動。包括政治性的、學術性的、知識性的、娛樂性的、公益性的活動等等。在高校中,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互相融合,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基礎與導向。第二課堂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方式,培養師生間團結協作的能力與關系,更重要的是搭建了學生與社會間的紐帶,為學生思維方式的養成、個人成長空間的搭建以及社會就業之間構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方式。總體來說,第二課堂是高校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陣地,也是高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新疆藝術學院以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思政教學的中心,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與能力放在了首要位置,突出了“創新型思政教學”與“特色化思政教學”等特點,并且結合實際,開展了“道德講堂”、“大學生創業榜樣宣講”、“大學生創業經驗分享會”等活動,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體現了思政教學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探索。
近幾年來,新疆藝術學院積極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培訓活動,并鼓勵師生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類比賽和申報國家級以及自治區級“大創”項目,在“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創青春”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能力大賽等賽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體現出了一定的教學成果。除此之外,2017年開始,學院對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教學改革方面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支持。先后制定了《新疆藝術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新疆藝術學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制度和辦法,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并與2016年年底正式啟動了“創新創業工作室”,通過項目孵化的方式助力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新疆藝術學院很重視藝術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關系的構建,在藝術實踐中將理論培訓、創新創業理念貫穿其中,例如開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動、送溫暖送愛心等活動,創辦了大學生創業社團、社團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傳播正能量,提升創新創業活動的實效性,探索總結創新創業機制。
項目化教學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新疆藝術學院近些年來一直將項目化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也作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實施途徑。通過師生共同完成一個項目,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更好的為創新創業能力構建打好一個基礎。
首先,為了不斷地促進創新創業工作,學院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開始探索并構建一套完善的組織管理制度。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導師團”,組織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參與高等教育的管理,并積極鼓勵和指導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獎勵在比賽中獲獎的教師,進一步刺激了師生共同參與的熱情。在比賽的過程中,引導如何通過比賽促進教學和轉化為教學成果,真正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其次,在這一過程中探索如何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例如,召開成果展示報告會,給獲獎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再次,為第二課堂的指導教師和學生設立專項經費和獎勵資金,形成全校敢于創新、追求創新的氛圍。除此之外,學院還一直致力于如何構建與健全第二課堂的指導方式。在第二課堂的實施中,摒棄了傳統的填鴨式授業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與個性,讓學生充分的發揮主體性作用。
為了更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構建更深層次的教學體系,在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融入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同時加大了深度融合,實現了專業全覆蓋的教學體系,逐步構建了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社會公益、社會實踐、項目化教學的“五位一體”綜合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并定期進行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中期檢查,開設講座與培訓,通過學院宣傳部、團委、微信平臺、校園電視臺等途徑宣傳大學生創新創業事例,覆蓋到了全院的每一個教學系部。同時,還做到了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的結構,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效果。
綜上所述,第二課堂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為學生就業提供了重要的機會。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育與教學活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第二課堂的建設也將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互聯網+”的時代為大學生提供了非比尋常的諸多機會,也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土壤和條件,進一步思考如何結合時代特色做好創新創業工作,任重而道遠,新疆藝術學院也將繼續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