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寧夏石嘴山 753600)
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是指允許省(區)境外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進入本省(區)的通道。進入本省(區)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須經指定通道進入,并向指定通道或附近設置的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報驗,查證驗物符合規定的,檢查站簽章后予以放行;不符合規定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隨著動物及動物產品跨省(區)運輸日趨頻繁,動物疫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的風險和隱患也不斷加大。《寧夏回族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跨省調運動物、動物產品應當從指定通道進入本自治區,非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指定通道,運載的動物、動物產品不得進入本自治區。未經指定通道檢查并取得檢查簽章,運入本自治區的動物、動物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收。”通過設立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對進入惠農區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實施有效監管,是提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整體水平、保障動物衛生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對加快惠農區對外開放步伐、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也具有重要意義。
石嘴山黃河公路大橋是國道109線的一個重要控制點,既是連接寧夏石嘴山市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咽喉要道,也是進入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的北大門。在地理位置上有著先天的優勢,經普通公路運輸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大部分經109國道惠農區黃河大橋進入寧夏,對出入寧蒙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實行檢疫監督消毒,確保寧夏北大門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有效地阻止重大動物疫病傳播流行。
多年來惠農區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認真履行“查證驗物、嚴格把關”的崗位職責,在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領域的監管中起到了很好的屏障和濾網的作用,積極發揮了動物衛生監督的職能,有效降低了外源性動物疫情傳入,切實保護了畜牧業健康發展,保障了畜產品質量安全。
2014年8月,隨著新建黃河大橋工程的啟動,惠農區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因沒有合適的辦公地點而撤出。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建設規劃>的通知》(寧政辦發〔2014〕220號)文件精神,惠農區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的建設已被列為全區規劃。通過在省際主要交通要道附近建設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派駐官方獸醫對經指定通道進入自治區境內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實施監督檢查,對進入惠農區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實施有效監管。
根據《關于下達2016年第二批農業財政項目(農業產業化)資金計劃的通知》(寧農(計)發【2016】17號)文件要求,2016年下半年,惠農區黃河大橋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項目已完成設備配備工作,包括:消毒設備、冷藏設備、快速檢測設備、辦案取證設備、檢疫監督設備、動物疫情快速檢測專用車等。2017年4月28日,惠農區黃河大橋收費站已撤銷。截至目前,也未能找到合適的項目建設地點。2017年初,H7N9禽流感疫情波及全國十余省市,寧夏還未有疫情出現,然而我們更應該“居安思危”,惠農區黃河大橋地處寧夏最北端,與內蒙古相接壤,是寧夏的北大門。然而就是這樣的天然“防疫屏障”卻對省境外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沒有設置任何“堵疫”措施,一旦疫情從“寧夏北大門”進入,可想而知后果的嚴重性。
按照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監督有力、管理可行的原則,建議將部分原黃河大橋收費站辦公地點用于改建“新惠農區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
在原收費站通道道口設立公路 “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標志牌等相關標識路牌,明確指引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輸車輛進入指定通道。
請相關部門組織協調道口檢查站及其執法人員的調動調整等工作,道口檢查站人員應由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所管理,且持證上崗。保障人員及時到位,確保惠農區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工作能夠正常開展。
逐步建立惠農區黃河大橋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準入機制。加強對進入惠農區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的監督檢查,嚴禁未經檢疫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進入。健全跨區調運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申報、檢疫、隔離觀察等制度,構建科學有效的指定通道準入制度,為防堵外源性動物疫病和查處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構筑有效屏障。
加強與外省區的合作,建立健全省際、省市縣三級監管協作機制和信息互通機制。為防控動物疫病和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的輸入構筑有效屏障,切實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
將指定通道建設經費和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爭取項目資金落實,保障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工資待遇和指定通道運轉經費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