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新平 653499)
嚴格實施動物標識制度,必須一頭動物佩戴一套標識,完善溯源可追溯體系建設基礎工作,建立免疫檔案制度。
堅持“統一指揮、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的方法,采取“早、快、嚴、小”的處置原則。對疫區采取撲殺并銷毀染疫動物、易感動物及其產品;對病死動物、動物排泄物、被污染的飼料、墊草、污水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被污染的用具、動物圈舍、場地、車輛、車間等進行嚴格消毒;對受威脅區采取以下措施:對易感動物實施緊急免疫接種,并進行血清檢測;對疫病封鎖區要嚴格控制易感動物及其產品的調運,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重大動物疫情撲滅控制在萌芽狀態。
(1)堅持“以監保檢、以檢促防、防檢結合”的方針,結合新平縣十二個鄉鎮的地理位置和養殖戶分布的特點,按照“方便申報、因地制宜、科學布點”的原則,以每個村民委員會社區為單位設置一個動物檢疫報檢點,全縣共設置動物檢疫報檢點133個,新增協檢員150人。做到有報必檢,嚴格按照產地檢疫的程序規范操作,防止漏檢或逃避檢疫行為的發生。凡是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動物,禁止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禁止上市交易,杜絕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及其產品的調運,嚴把產地檢疫關。
(2)新平縣嚴格規定進入定點屠宰場的動物必須持有“一證一標”,并且要證物相符,檢查健康后才能進入待宰間;對進入待宰間的動物實行24h監控,確保動物入場檢疫率、宰前檢疫率、屠宰同步檢疫率、宰后不合格畜產品無害化處理率、檢疫出證率均達100%;嚴格把好屠宰檢疫關,嚴禁不合格動物及其產品流入市場和餐桌,真正讓老百姓吃上安全的“放心肉”。
(1)對規模養殖戶實行重點監管,以建立養殖檔案為突破口,嚴格要求規模養殖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養殖檔案。執法檢查時認真檢查養殖檔案的各項記錄,核查養殖投入品的使用情況,杜絕非法添加“瘦肉精”等違禁藥品。平時不定期對養殖大戶進行尿樣“瘦肉精”抽檢,認真檢查是否使用人用藥物及假劣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產品,督促養殖戶合理使用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禁止銷售未過休藥期的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確保生產源頭關。
(2)加強養殖環節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監管,從源頭上解決病死動物沒有固定無害化處理池的關鍵問題。新平縣財政按300元/m3的標準,實行“以獎代補”的補助政策。四年來,推廣建設無害化處理池121個1750.6 m3,覆蓋7個養殖小區、8個村民小組、1個定點屠宰場和1個牲畜交易市場;年出欄肥豬5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64個,徹底解決病死動物沒有葬身之地的“身后事”。為養殖戶撐起養殖的“保護傘”,為構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縣基本統一、集中和規范了無害化處理場所,防止了病死動物亂丟亂棄,對環境、水源等造成污染,或被不法之徒加工后流入市場,直接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引發嚴重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發生。
(1)全縣認證GSP獸藥經營戶29家,取締和關閉不能達到GSP認證條件的獸藥經營戶26家。對獸藥GSP認證的經營戶進行嚴格監管,對他們的購銷記錄實行電腦化管理,不定期對他們進行監督檢查,監管率達100%全覆蓋。四年來,查處違法經營獸藥案18件,嚴厲打擊了違法行為的發生,嚴格規范了獸藥經營秩序,有效凈化了獸藥市場,進一步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2)按照新修訂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全縣102戶飼料經營戶建檔立卡,并建立了他們的購銷臺賬;堅決取締無證生產飼料的地下黑窩點,禁止自配料上市銷售;對合格飼料生產資格進行審查確認登記管理,嚴防假劣冒牌飼料坑農害農;嚴查在飼料中添加、銷售和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行為,確保市場上銷售合格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
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欄、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市場上銷售的畜產品,經檢疫合格后蓋有檢疫驗訖印章或檢疫標志,并附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才能放心食用,加強對養殖業生產者、經營者、販運商、屠宰加工者等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培訓。
各部門之間密切合作,建立舉報制度和獎懲制度,公開舉報電話。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對拋棄、收購、販賣、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經查屬實,每次舉報給予人民幣200元獎勵;認真做到有舉必查,有查必結,嚴格依法行政,強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識;對亂丟、亂拋、隨意處置病死動物的行為嚴厲查處;對經營加工、銷售病死動物的經營者進行嚴厲打擊,情節特別嚴重的依法移交有關部門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