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州瑪沁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果洛 814000)
提及布魯氏菌病,其本質就是一種人畜共患病,不僅僅會嚴重影響到藏羊的生長發育,同時也會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為了有效促進藏羊養殖業的迅速發展,準確掌握疫情,最終做好科學防控尤為關鍵。
布魯氏菌病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最為主要的侵害就在于對于生殖系統的損害。這種疾病的分布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僅會對畜禽造成感染,同時也是非常容易傳染給人類的。
布魯氏菌病呈現出地方性流行的特點,雖然在發病方面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但是通常情況下,在春季和夏季的發病概率是比較高的,相對于供養來說,母羊的感染率更高。
在診斷方面,實驗室診斷是比較常見、靠譜的手段,具體來說就是:
首先就是在臨床癥狀方面,大多數病例由于是隱性感染,因此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
其次就是在進行病理變化剖檢的時候,就會發現胎衣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都呈現出黃色的膠樣浸潤,如果嚴重的話,有一部分會有纖維蛋白和膿液的覆蓋,胎衣明顯增厚,而且會伴有出血點。
第三就是在實驗室的診斷方面,目前常用的手段就是病原學的檢查、血清學的檢查和變態反應檢查情況等。
為了進一步了解布魯氏菌病,對藏羊進行了布魯氏菌病的血清學檢查:
實驗中用到的材料主要就是血清樣本、診斷液等。待檢測的血清樣本主要就是源于果洛州某牧場引入的毆拉型藏羊,血清樣本的采集數量是200份。
在診斷液方面,無論是抗原,還是陰性血清,抑或是陽性的血清,都是由成都的某藥械廠所提供的。
在實驗過程中,主要就是利用血清血試管,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程進行凝集反應的操作和判定。
在判定的標準方法,如果用以檢測的血清樣本在稀釋度為1:25中有兩個“+”號甚至更多“+”出現的時候,就可以判定為陽性,如果稀釋度為1:12.5的時候,有兩個“+”號甚至更多凝集現象出現的時候,可以視為可疑。
這次布魯氏菌病血清學調查的過程中,一共采集到的毆拉型藏羊血清樣本是200份,呈現陰性的一共是5份,陽性感染率是2.5%。
從這次血清學的檢測結果來看,這一次實驗中的測定相對于當地飼養的羊和改良羊群來說,布魯氏菌病的陽性感染率更高一些。這就意味著對于這些引入藏羊的飼養和管理一定要進一步規范,否則很容易引發當地羊群布魯氏菌病的再度暴發,最終給當地畜牧業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通常情況下,對于這種疾病是不進行治療的,因為并沒有顯著的治療價值。但是對于毆拉型藏羊這種價格昂貴的引入羊來說,建議可以嘗試在隔離的條件下,使用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陰道和子宮進行沖洗,必要的話可以使用磺胺和抗生素進行配合治療。
為了進一步控制布魯氏菌病,筆者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幾項主要工作:
首先就是在引進毆拉型藏羊的時候,一定要切實做好檢疫工作,即便是檢疫正常,也要首先進行隔離飼養,等到完全達到要求后,才能夠進行合群飼養。
其次就是對于毆拉型藏羊的血清學檢查一定要定期進行,一旦發現血清的樣本呈現出陽性,就要果斷進行捕殺淘汰。
第三就是要切實做好預防性接種,具體的做法就是可以選用布魯氏菌II號菌苗進行皮下注射或者是肌肉注射,注射的劑量就是25億菌,一般來說經過處理的免疫期是三年;另外,也可以選用布魯氏菌II號疫苗拌入飼料中對其進行飼喂,飼喂的具體劑量是100億活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喂藥的時候,在前后數天之內一定要停止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劑的飼料等。
第四就是一旦發現了布魯氏菌病感染,就要做好防止性措施,具體來說就是用試管凝集反應或平板凝集反應進行羊群檢疫,發現呈陽性和可疑反應的羊均應及時隔離,以淘汰屠宰為宜,嚴禁與假定健康羊接觸。
最后就是必須對污染的用具和場所進行徹底消毒。流產胎兒、胎衣、羊水和產道分泌物應深埋。凝集反應陰性羊用布魯氏菌Ⅱ號弱毒苗或羊型Ⅴ號弱毒苗進行免疫接種。
從上文的論述中,我們對于布魯氏菌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這種疫病不僅僅會危害到毆拉型藏羊的正常生長發育,同時也會導致極為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筆者建議一定要樹立先進的理念,立足當地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布魯氏菌病的科學防控,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盡快轉變傳統的、粗放式的飼養管理方式,盡快實現毆拉型藏羊飼養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合理化,提升藏羊自身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為全面實現毆拉型藏羊的預期良好經濟收益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1]李績龍,李萬財,完瑪單智,等.青海省天峻縣藏羊種公羊布魯氏菌病的血清學調查[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4,45(5):35.
[2]多杰才讓,李萬財,張曉強,等.青海省天峻縣藏羊種公羊布魯氏菌病的血清學調查[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4,(5):109.
[3]馬少麗,馬利青,陸艷.青海省海西地區羊布氏桿菌病的血清學調查[J].中國動物檢疫,2006,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