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萊州市文昌路畜牧獸醫站,山東萊州 261400)
肉雜雞養殖對于養殖方式具有著較高的要求,就目前來說,養殖戶在實際的肉雜雞養殖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對養殖效果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對此,需要在養殖當中做好對問題的有效把握,通過科學的對策來提高肉雜雞的養殖效益。
在肉雜雞養殖當中,存在的問題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飼料問題。在選擇養殖的飼料時,養殖戶為了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料肉比,通常會在無法保證飼料質量的情況選擇較低價位的飼料。對于肉雜雞來說,其在具體養殖當中具有較長的周期以及較低的采食量,如果無法保障飼料質量,則會使養殖戶面臨更大養殖風險,特別是雞病的發生和傳染,可以大幅度增加養殖風險與成本。同時,部分養殖戶在實際養殖當中還存在添加劑不合理使用的情況,這也影響到養殖的效果;第二,雞苗問題。雞苗的選擇直接決定了雞苗的質量,對于雞苗而言,其遺傳基因將直接影響到肉雜雞的疾病抵抗力以及生長速度。如果在具體養殖當中沒有做好雞苗質量的選擇,即便具有較好的管理與飼養條件,也無法保障雛雞的生長發育速度,且在整齊度以及疾病抵抗力方面也將出現一定的問題。對于很多養殖戶來說,因為缺乏養殖技術和經驗,在具體雞苗選擇時更多注重雞苗的外在特征,對于生產性能則存在著一定的忽視情況,并因此訂購到許多質量無法滿足要求的雞苗,在導致雞苗具有較高發病率以及生長不良情況的同時影響養殖質量;第三,防疫問題。在肉雜雞的具體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戶在防疫工作方面存在忽視的情況,因而沒有做好對應的消毒處理。同時,也有部分養殖戶雖然做了消毒工作,但因長時間對同一類型消毒劑進行大量使用,則使得病原微生物出現了一定的耐藥性,降低了防疫效果。此外,在具體配置消毒液時,缺少科學性以及規范性,因沒有做好相關參數的控制而影響到消毒液的實際應用效果;第四,藥物問題。養殖戶經常根據自身的意愿隨意對沙門氏菌以及大腸桿菌的防治藥物用量進行增加,尤其是丁胺類型藥物,在其用量加大的情況下,細菌則很可能因此形成一定的抗藥性。因缺少畜牧獸醫的相關知識,其在具體用藥時也沒有對肉雜雞生理特性進行充分的考慮,僅憑自身的主觀臆斷或養殖經驗來進行處理,因此對具體的治療以及預防效果帶來不利的影響。
面對上述肉雜雞養殖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解決處理:第一,飼料。在實際養殖當中,養殖戶需要能夠對肉雜雞生長過程當中飼料的重要性引起重視,最好能夠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飼料,盡可能保障飼料的質量。這類飼料可能單位成本較高,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料肉比,降低肉雜雞的養殖風險,提高邊際收益。另外,在養殖當中要避免出現在飼料當中隨意對添加劑使用的情況,保障養殖過程當中飼料的穩定性;第二,雞苗。在養殖前,養殖戶需要對雞場的雞苗進行考察和選擇,最好能夠選擇經營時間長,信譽度高的雞場來進行選苗,這也是保障肉雜雞良好成長性的重要基礎。對于具有較好養殖條件的廠家,則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好高標準生產基地的建立,做好肉雞父母代父系公雞的引進,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一定的商品蛋雞進行飼養,將其推廣到具有較大規模的養殖區域進行制種,以此在對雞苗以及種蛋質量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養殖效益;第三,防疫。在具體養殖中,養殖戶需要做好雞舍的日常消毒工作,保證每天消毒2次。在肉雜雞的養殖區域內,要避免堆砌廢品或雜物,消除雜草和污染源等,每過10d左右,需要使用濃度3%燒堿水對場區地面進行噴灑,并將消毒池設置在場舍的門口位置,將3%燒堿水加入到消毒池當中,每周對其進行兩次的更換,而對于雞舍門口的消毒液,則需要保證每天更換一次。對于雞場當中的工作人員,當其進出雞舍時需要使用消毒液洗手,腳踏消毒池當中,在經過全面消毒處理之后再進出雞舍,避免出現將病菌帶入到雞舍內部的情況;第四,藥物。在肉雜雞飼養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有用藥方面的需求。在具體用藥中,需要能夠對肉雜雞的生理特性進行充分的考慮,在用藥前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和其他注意事項,根據藥物的用量、成分含量、用法以及雞的生理特點、體重情況進行給藥,有效提升藥物的防治以及應用效果。在對腸毒綜合征進行防治,使用痢菌凈等毒性較強的藥物時,需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藥量的控制,不得出現隨意對藥量進行增加的情況,保證在2h內用完藥物,做好用藥時間的控制,避免因此導致出現藥物中毒問題。
綜上所述,影響肉雜雞養殖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沒有對這些因素進行很好的控制,則很可能對肉雜雞的生長和養殖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對此,這就需要養殖戶能夠對重點內容做好把握,以科學的對策來處理好養殖當中發生的問題,在保障肉雜雞健康生長的同時不斷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
[1]張登輝,楊孝列.甘肅河西地區生態型肉雜雞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3,33(7):70-72.
[2]甘林興.肉雜雞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家禽科學,2013,(6):17-19.
[3]張建峰,朱明敬.817肉雜雞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09,(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