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縣畜牧獸醫局,安徽郎溪 242100)
在山羊生長當中,疫病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因素,對其健康生長具有非常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山羊的產品品質。對此,即需要在實際養殖當中對山羊的疫病防治工作引起重視,以科學防治措施的應用對疫病的發生概率進行減少,有效實現其養殖品質的提升。
對于山羊來說,其在生長當中喜歡能夠提供運動以及具有良好通風干燥特征的場所。當其生長在潮濕的牧地以及圈舍當中時,則可能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寄生蟲以及腐蹄病等一系列疾病的發生。對此,即需要在養殖當中做好其運動場地、休息場所以及山羊圈舍的認真選擇。對于大部分山羊品種來說,其都有著較廣的適應范圍,無論是高山還是丘陵地區都能夠養殖,其具體海拔跨度在650~3000m之間,且在生長當中有著怕熱不怕冷的特征。在炎熱的夏季、或環境溫度較高時,山羊則不愛外出采食,經常以成群的方式在陰涼之處歇息。而根據該特征的存在,在實際對其進行圈舍飼養時,即需要能夠做好圈舍內溫度的控制,避免溫度出現過高的情況,尤其在夏季更需要做好該方面的控制。到了冬季,在溫度較低時,則需要保證圈舍具有濕潤以及溫暖的特征,避免因溫度過低對其能量大幅度消耗,在自身溫度同外界溫度懸殊較大的情況下對其順利越冬產生影響。
首先,要做好圈舍的選址工作。在實際對山羊圈舍進行建設時,要選擇具有向陽、通風、干燥、便于清潔且具有良好的采光區域進行建設。其次,要做好建設條件的控制。在圈舍內部,要對水泥地皮進行建設,形成后邊低、前邊高的斜面,并做好傾斜度的控制,即略微具有一定的斜面15°左右即可,避免出現傾斜度過大的情況,并在后墻最低處準備一到兩個排污口進行設置。土木結構圈舍方面,在四周地腳線1.2高范圍內通過水泥的使用進行塘敷處理,避免羊在飼養中出現對墻體的損毀問題。在圈舍內部,則需要根據圈舍內部墻體的實際高度對2~3個窗口進行設置,通常來說,窗戶的設置高度在1.5m以上為宜,在保證圈舍內部空氣具有良好對流特征的基礎上有效的向外界散發有效氣體,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如果對樓式羊圈進行建設,通常來說樓層的高度設置在1.6m是較為適宜的高度,并做好樓條條間距的控制,通常設置在2cm位移,避免因條間距過寬而對羊的四肢造成損傷,尤其是羔羊更是如此。二樓方面,其墻壁1.2m以內要同樣適用水泥塘敷,做好通風口的設置,在舍頂蓋瓦時,要對一定數量的玻璃瓦進行使用,以此保證圈舍內部能夠具有良好的采光性。在圈舍的外部,對活動場地進行建設,根據山羊數量情況確定活動場地的面積,并將其高度設置在30cm以上。在活動場地內,同樣對水泥地面進行設置,保證其在具有一定傾斜度的同時也具有良好的防滑性,避免地表過于光滑對其運動產生影響。在活動場地內,要做好飲水槽以及飼草架的設置,在日常養殖當中加強管理與控制,保證活動場地以及羊舍內部具有良好的清潔性以及干燥性,并在其中對一定數量的舔磚進行放置,使其能夠自由舔食。飼養位置方面,通常情況下,在每年的五至十一月將山羊關在樓上養殖,在十二月至來年四月將其關在樓下飼養。最后,在每天養殖當中都需要做好圈舍內外部的打掃,并將收集到的羊糞統一存放在指定位置放置,做好堆積發酵處理。
在預防工作當中,主要開展的工作內容有:第一,定期驅蟲。在每年的春秋季節,對羊體內外各進行一次驅蟲處理。山羊的體內寄生蟲方面,可以使用硝氯粉、伊維菌素、硫咪唑以及阿維菌素進行驅蟲,根據實際驅蟲需求做好各類藥物量的控制與應用。體外驅蟲方面,需要使用螨凈對其進行藥浴處理,按照1:1000的比例稀釋螨凈,通過在藥浴池當中群體藥浴或者個體清洗的方式進行處理,在充分聯系實際條件以及工作需求的基礎上做好驅蟲;第二,免疫預防。注重傳染病的預防,定期注射小反芻獸疫活疫苗。要對山羊三聯苗注射液進行定期注射,每次注射的劑量嚴格按說明進行。每年注射兩次。同時,在春秋季節對口蹄疫疫苗進行注射,具體注射劑量嚴格按說明進行,以此使羊的免疫力能夠得到提升;第三,如果在山羊的圈舍內具有犬只的飼養,則需要通過硫酸二氯粉的使用對其進行驅蟲處理,以此避免出現發生腦孢蟲病的情況;第四,要在日常養殖當中做好圈舍內部衛生的打掃,保證圈舍的內外部都具有良好的清潔性以及干燥性,避免發生腐蹄病問題。保證圈舍內的良好通風,同時做好避寒工作,避免發生視覺、傷風感冒以及呼吸道等疾病。要定期做好圈舍內部以及外部環境的消毒,以此對病毒的傳播途徑進行截斷,避免疫情發生蔓延。要做好蚊蠅的滅治以及糞便的堆積發酵處理,避免羊受到蚊蠅叮咬而對其生長發育以及正常采食產生影響;第五,加強日常的健康情況以及采食情況觀察,如果在觀察當中發現病羊,則需要及時對其進行隔離以及治療處理,在病情痊愈、經過觀察后無一樣表現后再合群飼養。
在圈養山羊養殖當中,其較為常見的病癥有:第一,羊口瘡。該病癥又稱為傳染性膿皰病,綿羊以及山羊都可能患有該病,尤其是在四月至六月齡的羔羊來說發病概率較高。該病癥不具有十分明顯的季節性,在我國很多地區都可能發生。在患有該病之后,雖然導致羊只死亡的概率較低,但將對羊的生長發育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進而對養殖戶的增收效益產生影響,對此,在發現該病發生后,即需要及時做好治療措施的采取與應用。具體治療方式,即通過鑷子的使用對痂皮進行去除,之后通過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液對創面進行清洗,之后將凡士林以及氨嘧峰進行混合,在兩者充分混合形成濃糊狀之后對患部進行涂抹,使用抗生素藥物對其肌肉進行注射,連續使用3~5d。在治療過程當中做好鮮嫩、柔軟飼草的投喂;第二,瘤胃鼓氣。在春季對豆科牧草進行投飼時,需要以從少到多的方式進行投飼,避免羊因一開始吃得過多出現瘤胃鼓氣情況。如果該問題已經出現,則需要通過清油石脂的應用對其進行灌腸處理,按照1:200的比例進行使用,如果病癥較為嚴重,則需要通過瘤胃穿刺術的使用對其進行放氣處理。
第一,要保證日常飼養草料的多樣性,避免因偏食出現微量元素缺乏情況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在飼養中,要做好豆科牧草同禾本科牧草兩者間的搭配,通常比例為6:4為宜;第二,保證其每天的活動量,就近放牧3小時左右后給予其充足的飲水,并按時做好食鹽的投飼。
在上文中,我們對圈養山羊的疫病綜合防治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實際飼養當中,需要能夠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以及疫病防治工作,在保證其健康生長的同時保障地方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1]潘平欽.圈養山羊疫病防控措施[J].廣西農學報,2014,(5):57-60.
[2]路彩霞,李軍成,黃明學,等.圈養黑山羊疫病綜合防治措施[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10):56-59.
[3]黃雷,梁永紅.隆林黑山羊圈養常見疾病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1,(15):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