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十三陵防疫站,北京 102200)
豬寄生蟲種類繁多,但以疥螨和蛔蟲病最為常見,以螨蟲對豬的危害最大。除干擾豬的正常生活節律、降低飼料報酬、抗病力下降和影響豬的生長速度以及豬的整齊度外,并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傳播者,給養豬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研究表明,寄生蟲感染育肥豬后,可使其生長速度降低8%~15%,飼料利用率降低15%~21%。因此,做好豬場寄生蟲病的綜合防控,搞好豬群體內外寄生蟲的驅蟲是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豬常見寄生蟲病有蛔蟲、疥螨、鞭蟲、結節蟲、球蟲等,多為慢性疾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發生季節性不明顯,寄生蟲病繁殖傳播迅速,病豬排出的少量蟲卵易造成全群感染,所以,防控措施應根據豬場寄生蟲病流行情況及豬群的感染程度而定。
豬蛔蟲病是由豬蛔蟲寄生于豬小腸引起的一種線蟲病,呈世界性流行,規模化養豬場和散養豬均廣泛發生。我國豬群的感染率為17%~80%,仔豬感染后生長發育不良,增重明顯下降,嚴重的仔豬生長發育停滯,形成僵豬或死亡。因此,豬蛔蟲病是造成養豬業損失最大的寄生蟲病之一。
豬鞭蟲病是由于豬腸道寄生鞭蟲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病豬表現明顯的寄生蟲病變,輕度感染精神倦怠,體溫略升高,體形消瘦,被毛無光澤,飼料轉化率降低;嚴重感染時病豬身體極度衰竭,弓背,行走搖擺,體溫高達41℃,食欲減退,全身蒼白,脫水,損傷腸黏膜,引起黏膜脫落,糞便帶血,出現頑固性下痢,延至5~6d便因呼吸困難衰竭而死。
豬疥螨病為慢性傳染病,是一種由疥螨蟲在豬皮膚上寄生,使皮膚發癢和發炎為特征的體表寄生蟲病。先侵害耳部、頭部,產生大量皮屑,由于病豬體表摩擦,皮膚肥厚粗糙且脫毛,出現過敏性皮膚丘疹,嚴重時有液汁滲出,形成痂皮。該病主要為直接接觸傳染,也有少數間接接觸傳染,各種年齡、品種的豬均可感染該病,如果豬舍陰暗、潮濕、環境不衛生及營養不良等均可促進本病的發生。感染后種豬消瘦,商品豬生長緩慢,飼料轉化率低,豬光吃不長,逐漸消瘦甚至死亡,從而使豬場承受巨大損失。
豬球蟲病是由艾美爾球蟲和等孢球蟲寄生于哺乳期及剛斷奶豬腸上皮細胞內的原蟲病。本病各季節均可發生,如果飼養密度大,圈舍溫暖潮濕,極易誘發球蟲病流行。一般仔豬多發,發病仔豬主要表現為嚴重腹瀉、脫水和迅速死亡為主要特征。成年豬和種豬為隱性感染。該病主要是由于豬只接觸分娩舍地板、器具上殘留的球蟲卵囊而感染,母豬糞便中卵囊也可能引起仔豬發病。
是由弓形體感染動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蟲病。本病以高熱、呼吸及神經系統癥狀、動物死亡和懷孕動物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為主要特征。患豬往往突然廢食,體溫41℃~42℃以上,呈稽留熱型;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育肥豬有咳嗽、流鼻液;耳尖、陰戶、包皮尖端、腹底的皮膚上出現出血性紫斑,乳豬明顯,往往有從耳尖向耳根推進或減退的情況,作為疾病輕重的標志。在病的后期,病豬體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后肢和尾部等因瘀血及皮下滲出性出血而呈紫紅斑。
規模豬場應定期做好寄生蟲病的檢測工作,尤其是蟲卵的檢測,以監控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豬群的寄生蟲感染情況。
3.2.1 驅蟲藥的選用。選用高效、廣譜、低毒、適口性好、無殘留、不易產生耐藥性的綜合性驅蟲藥物,注意掌握適宜用量,為便于豬體對藥物的吸收,驅蟲前應禁食。
3.2.2 藥物防治方案。母豬驅蟲:母豬是一個豬場寄生蟲的帶蟲者和傳播源,感染的妊娠母豬將寄生蟲傳播給仔豬的同時,飽受寄生蟲的折磨無法安胎,產仔效率也大打折扣。母豬驅蟲應在產前驅蟲,即妊娠母豬轉入產房前2周用多拉菌素肌肉注射驅蟲一次,后備母豬轉入種用生產前2周多拉菌素肌肉注射驅蟲一次,使用劑量為1ml/33kg;種公豬每年三次驅蟲。或者使用莫昔克丁澆潑劑體表澆潑也能起到內外兼驅的好效果,使用劑量1ml10kg,2~3次/年,此方法簡單易行,對種豬應激很小。
斷奶仔豬驅蟲:斷奶仔豬進入保育舍后可使用多拉菌素肌肉注射,使用劑量為1ml/33kg。
育成豬驅蟲:可以飼料添加伊維菌素和阿苯達唑復合制劑驅蟲,驅蟲嚴格按驅蟲劑的說明書使用,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連續用藥一周。
首先要給豬只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豬舍盡量要向陽、保持干燥,溫度適宜、通風良好;豬只飼養密度合理;圈舍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消毒;豬糞、墊草嚴格采用堆積發酵的方法處理,以殺滅寄生蟲卵和幼蟲;要隨時注意保證飼料、飲水的衛生,防止污染;提供營養豐富均衡的全價飼料,以提高對寄生蟲侵襲的抵抗力。
其次,在 驅蟲的同時應隨時消滅或驅除中間宿主與傳播媒介,如蚯蚓、蚊蠅、貓、鼠等。
最后,一定要做好環境蟲卵的驅除工作,可以選用40%辛硫磷澆潑溶液兌水環境噴灑,使用劑量為每瓶500ml的可以兌水300kg,可用于1000m2,這樣可以防止驅蟲過程中的二次感染。
所以,豬場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寄生蟲給豬場帶來的危害性,同時要根據豬群的不同階段靈活選擇不同藥物進行預防控制。只有采取全方面立體防控措施,才能高效、安全、徹底控制寄生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