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酉陽縣龔灘鎮人民政府畜牧獸醫站,重慶 409817)
豬乙型腦炎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性疾病,其病原為乙型腦炎病毒,這種病毒能夠在蚊蟲體內進行繁殖與越冬,并且能夠通過卵傳播。豬乙型腦炎的多發期為每年的夏、秋兩季,這是由于這兩個季節中蚊蠅數量較多,增加了病毒的流行性。豬乙型腦炎有3~4d的潛伏期,不同的豬群的臨床癥狀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母豬會出現繁殖障礙、公豬則會引發睪丸炎,而仔豬和育肥豬會出現腦炎癥狀以及持續高熱的癥狀,嚴重影響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科學的防治方法,降低豬乙型腦炎對生豬健康的影響。
母豬感染豬乙型腦炎后,可能會出現流產、早產以及延期分娩等癥狀,而產下的豬仔大部分為不同大小的死胎,或者為木乃伊胎,即使豬仔成活,也會存在身體虛弱的現象,可能在幾天內便死亡,未死亡的豬仔也大部分會成為僵豬。
公豬在感染豬乙型腦炎后,會引發睪丸炎,大部分病豬的一側睪丸會發炎腫脹,有熱痛感,個別病豬的兩側睪丸均會發炎腫脹,腫脹可在幾天后消失,睪丸會萎縮變硬,這時公豬會發生性欲減退的現象,并且精液中帶有毒素,種豬會失去配種能力。
育肥豬感染豬乙型腦炎會突然發病,體溫迅速升高,最高可達40℃~41.5℃,最多可持續超過10d。與此同時,病豬還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饑渴嗜睡、糞便干硬、尿液減少等癥狀,并且伴有眼結膜潮紅、行走時不穩或后肢麻痹等現象。在發病后期,大部分的病豬會因衰竭而死亡。
生豬在感染豬乙型腦炎后,通過肉眼觀察可見其腦膜與脊髓膜充血,腦室與脊髓腔內的液體量增加,母豬的子宮內膜充血,黏膜上會出現小出血點并出現黏稠狀的分泌物,其下部的組織會產生水腫,胎盤會產生炎性浸潤。公豬則會出現睪丸腫大,并且實質有充血、出血以及壞死等現象。
根據豬乙型腦炎的病因及病理變化,可通患病的時間與臨床癥狀進行初次診斷。如果需要確診,必須取母豬產下的胎兒腦組織與公豬腫脹睪丸進行檢查,接種2~4日齡乳鼠,將病毒分離后進行血清中和試驗,呈陽性這確診為豬乙型腦炎。
疫苗的接種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針對豬乙型腦炎,可以為生豬接種豬乙型腦炎弱毒疫苗。接種時需要按照疫苗瓶身標注的量注射,向每頭份的疫苗中加入專用的稀釋液1ml,溶解后在生豬的頸部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對豬群中的后備種公豬與種母豬,需要在配種前20~30d時進行1次加強免疫。
蚊蟲是豬乙型腦炎的主要傳播媒介,為了預防豬乙型腦炎,必須做好驅除蚊蠅工作。在對生豬進行飼養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配種季節,防止在蚊蟲較多的季節產仔。與此同時,還要定期對圈舍進行清理,并清除圈舍周圍的雜草,疏通下水,減少蚊蟲數量。此外,可以通過噴灑蚊蟲驅除劑的方式避免蚊蟲叮咬生豬。
圈舍環境需要每天進行清理,清除糞便與污染物,為生豬創造清潔的生存環境,有利于生豬免疫力的提升。與此同時,需要對圈舍進行定期消毒,平均每周消毒1~2次,由于乙型腦炎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抵抗力不足,并且對化學藥品有敏感的反應,可以使用3%濃度的來蘇兒、2%濃度的燒堿溶液以及3%~5%濃度的石炭酸溶液等藥品,采取噴灑的方式對圈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
對于豬乙型腦炎,目前仍沒有特效藥品,因此主要財務對癥治療的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用板藍根120g、生石膏120g、生地30g、大青葉60g、紫草30g、黃芩20g、連翹30,用水煎煮后給病豬口服,每天服用1次,連續服用3d以上。
在病豬的腦俞、天門、太陽穴、涌泉、大椎、耳門以及滴水穴的穴位進行針灸,需要采用血針或白針進行針灸。
在公豬患病后,可以通過冷敷的方式對腫脹的睪丸進行消炎,并為其注射磺胺嘧啶注射液。
如果病豬出現腦水腫或腦疝,需要立即使用脫水劑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20%濃度的甘露醇或25%濃度的山梨醇對病豬進行靜脈注射,注射量為10~20mg/kg·bw,保證在15~30min內完成注射,并在6h后再注射1次。
為了預防豬乙型腦炎繼發感染的發生,可以為病豬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例如使用增效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有效地防止繼發感染。
豬乙型腦炎對生豬健康的危害極大,嚴重影響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科學的防治方法,降低豬乙型腦炎對養殖經濟效益的影響。
[1]徐正宏.江城縣豬乙型腦炎的診斷及防治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4,(3):147-148.
[2]劉永樂,王艷君,呂英超.豬乙型腦炎病的診治[J].中國動物保健,2017,(4):35.
[3]何國榮,胡春威,李國發.豬乙型腦炎的識別與防治[J].農技服務,2011,28(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