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縣畜牧獸醫站,江蘇阜寧 224400)
常見的豬疾病有以下32種:(1)豬氣喘病,(2)豬副溶血嗜血桿菌病,(3)豬傳染性萎縮性萎鼻炎,(4)豬鏈球菌病,(5)仔豬副傷寒,(6)仔豬黃痢,(7)仔豬白痢,(8)水腫病,(9)仔豬紅痢,(10)豬痢疾,(11)豬細螺旋體病,(12)豬布氏桿菌病,(13)豬皮膚真菌病,(14)豬瘟,(15)豬口蹄疫,(16)豬偽狂犬病,(17)豬丹毒,(18)豬抗生素防繼發感染,(19)豬繁殖與呼吸道系統綜合征,20、豬傳染性胃腸炎,(21)豬流行性腹瀉,(22)豬細小病毒病,(23)豬流行性乙型腦炎,(24)豬流行性感冒,(25)豬副紅細胞體病,(26)豬弓形蟲病,(27)豬疥螨病,(28)豬異食癖,(29)豬腸便秘,(30)僵豬,(31)豬子宮內膜炎,(32)豬乳腺炎。上述所列舉的豬常見疾病都對豬的養殖影響重大,一種疾病不加預防的傳播,都有可能造成豬的大量死亡,不能忽視,須防患于未然。
豬本身的抵抗力較弱,細菌、病毒、霉形體等通過一定的途徑,入侵豬體,病菌的致病力和感染度都高于豬的抵抗力。且病原體聚集的越多,疾病的傳染能力就越強。
首先,管理不當。(1)環境衛生條件較差,飼料霉變,每日不按時清理豬舍,造成糞便的大量堆積,蚊蟲、蒼蠅和虱子的滋生,是病菌最快的傳遞方式。豬舍內細菌不斷演化,產生有害氣體,進而引發豬的呼吸系統和腸胃系統疾病等疾病;(2)飼養營養補充不良,飼料配合的種類少,青菜的喂食量不夠,使豬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如果這樣的狀況長期維持,則造成豬營養不良,抵抗力和身體都偏為虛弱,造成腸胃疾病的可能性最高。(3)養豬戶的為節省成本,買入價格低、質量次的飼料,導致豬抵抗力越來越差,越發引發疾病。(4)養殖場的防疫工作不到位。其次,養殖方式的落后,①養殖戶大部分都是散戶,缺少養殖基本知識,不僅只倚靠經驗,思想還不夠重視。②養殖技術也相對落后,經濟的發展也要將養殖方式進行創新,利用電子設備勢在必行。③基于對疾病的不了解和不重視,導致盲目用藥,造成二度感染,影響豬健康。
現在對豬常見疾病中最易發的幾種提供治療方案。
在發現可疑病豬之后,立即隔離喂養,注射抗豬瘟血清,每頭30~50ml,每天一次,連用三次,對于這樣的治療是有效的;對還沒有發病的豬,緊急注射豬瘟免化弱毒疫苗,仔豬要在20、70日齡進行免疫接種,或者在仔豬出生后不吃初乳之前立即用豬瘟免化弱毒疫苗接種1次,這時對豬疾病的最好的預防。同時也可以進行中藥防治,這分四種狀況,第一,為防止病情發展,對發病初期或未發病的豬群,使用金絲藍顆粒浸膏;第二,惡寒發熱,大便燥結的豬群,使用清瘟御毒素浸膏粉和中成三效流浸膏;第三,對于糞便稀軟和出現明顯腹瀉癥狀的豬群,使用清瘟御毒素浸膏和瀉痢寧浸膏粉;第四,對于胸型豬瘟,使用清瘟御毒素浸膏和雙黃連可溶性粉。
發現豬流感病例后,給豬群混用金花清感顆粒浸膏或者金絲藍顆粒浸膏,預防大規模的豬疾病;而對于病豬,可以使用雙黃連可溶性粉和咳力克顆粒浸膏,再選用適當的抗生素藥物防止繼發感染。而已經發熱的病豬要注射安乃近或者氨基比林。
對于這樣的癥狀中藥防治要使用瀉痢寧浸膏粉或整腸安流浸膏;化學則是添加可勝訴防止傳染,可混飼磺胺類或奎諾酮類的藥物,于發病后期適量的補充電解質溶液(溫水1000ml、葡萄糖20g、氯化鉀1.5g、碳酸氫鈉2.5g氟化鈉3.5g)此類疾病如果仔豬感染,死亡高,要及時給予治療。
中藥預防可使用雙黃連可溶性粉和咳力克顆粒浸膏;化學預防需要在每噸飼料中加入支原凈120g或者10%氟苯尼考250g,仔豬斷奶前后喂食7d;育肥豬可每隔一個月喂一次連喂14d;妊娠母豬產前產后各喂食7d。
溫和防治如下:白龍散一袋加入母豬飼料,溫開水浸潤,用它擦拭仔豬,然后將其喂食母豬,防治小豬腹瀉。或者配合用四黃止痢顆粒和七清敗毒顆粒及催奶靈散;化學方式就是在豬出生的第三天、第七天、第二十一天及斷奶當天注射附血康注射液0.5ml、1.0ml、1.5ml、1.5ml,有效防治仔豬腹瀉。
中藥防治要三藥聯合使用,有清瘟御毒素浸膏粉、雙黃連可溶性粉和金絲藍顆粒浸膏;化學方案是肌注射阿莫西林15mg/kg,2.5%恩諾沙星注射液2.5mg/kg,每天一次,連用3d。
綜合來講,要做好豬疾病的預防,就必須加強管理、豬飼養密度降低、提升豬的免疫力、豬舍保持干凈衛生、做好通風換氣工作、做好藥物保健、保證應急措施的實行、養殖技術的創新……
通過對常見疾病的病源、病理特點、臨床癥狀不斷分析了解,堅持保持養殖場的衛生干凈,常進行消毒。飼養員嚴守職業責任,在飼養過程中掌握豬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病情,立馬進行防治,從而防止豬疾病的擴散,保證養殖場的利益,減少或者免除經濟損失。
[1]張永泉.淺析豬疾病防治方法和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7,1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