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市畜牧水產局,河北任丘 062550)
豬水腫病,又被稱為豬的胃腸水腫,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疾病,常病發于剛斷奶的仔豬。雖然國家對于生豬疾病的治療制定相關的標準和方法,但其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養殖觀念的變化、工業化飼料應用廣泛、品種適應性差、養殖場對疾病預防、治療的重要性意識不強及預防手段落后等問題,這些都會導致豬水腫病的發病率增加。
豬水腫病在生豬養殖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發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點,這種疾病的病原體是致病性的大腸桿菌,剛生下幾日到幾個月、斷奶后體重處在10~30kg的仔豬最容易患水腫病。并且,在春秋季節,天氣氣候變化較大、氣候潮濕,飼料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這些營養物質的缺乏使生豬患水腫病的概率大大提高。一般豬水腫病的發病率10%~35%之間,但死亡率極高,在80%以上。
豬水腫病患病比較急,發病癥狀為急性發病,聲音嘶啞,驚厥,臉部腫大、全身麻痹。患病豬行動困難、情緒焦躁不安、食欲下降、呼吸十分困難,抽搐,并且大多數還會腹瀉,大便顏色不正常,在死亡前體溫急速降低。患病時間長的生豬神經也會受到影響,會做圓周運動,體型肥大的生豬一旦發病死亡率更高。
生豬患有豬水腫病的病因主要有四種,下面對這四種病因進行分析。
仔豬的腸道內很重要的溶血性大腸桿菌會因為斷奶、飼料或氣候的因素受到影響,這樣會大量繁殖出致水腫的內毒素,導致仔豬體內的水分失去平衡從而引發水腫病。
經過實驗研究得出,生豬的腸胃會受到斷奶、生存環境、氣候及消化等因素的影響,會使腸道中的菌群失調,導致腸胃的溶血性大腸桿菌快速繁殖,出現水腫病。除此以外,隨著國家工業化的發展加快,養殖場大量使用工業化的飼料,食量增加、攝入的蛋白等營養物質增多,這樣的生豬更容易患病。
在斷奶之前,仔豬的消化器官還未發育完全,仔豬是以食用母乳為主的,胃腸中胰蛋白及乳糖酶較高,對乳蛋白、乳脂肪和乳糖的吸收較好。在仔豬斷奶后,生成乳酸量降低,胃腺分泌酶的能力差,胰蛋白酶和胰淀粉酶的活性降低,這需一至兩周的時間才能恢復。而這段恢復的時間是仔豬容易患有水腫病的時期。
當仔豬斷奶后,體內的源于母體的母源抗體減少,自身的免疫系統差、不健全,抵抗力降低,導致還沒有能夠有效中和病菌、毒素的系統,引發水腫病。
首先,在母豬受孕的前40d及生產前的20d內注射大腸桿菌K99、K88及多價苗3ml,進行水腫病的預防工作;在仔豬出生的4d油乳劑活苗1ml,并且在出生后的30d進行再次注射。
還要加強對生豬的日常管理,這也是預防生豬水腫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對還在生長期的仔豬來說非常有效,在出生的十天后對仔豬進行喂食的訓練。除此以外,還要對仔豬的飼喂過程進行嚴格管理,剩下的飼料要清潔干凈,飼料的更換也要按照科學的流程進行,不能突然地隨意更換飼料。并且在喂養飼料時要采取少食多餐的喂養方式,避免出現進食過飽的現象。
在對仔豬喂養飼料時豬食的搭配要科學合理,尤其是蛋白質和淀粉等營養物質的搭配比例。同時,還要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微量元素,例如 VE、硒等物質。除此以外,還要在飼料中定期加入適量抗生素,提高對水腫病的預防。
對于豬舍的消毒有很多方法,除了常見的消毒藥物例如復合酚、酒精、氯制劑、高錳酸鉀等配制成溶液進行擦拭、噴灑。還應對豬舍、活動的牧場、運輸生豬的交通工具等進行定期的消毒,對糞便、飼料殘渣等及時處理,進行無害化處理。患病生豬使用過的草墊、糞便等要進行焚燒消毒。目前比較常見的是熏蒸消毒法,用福爾馬林:水為2:1的比例混合在,再加入高錳酸鉀,密封門窗16~24h進行豬舍消毒。
除了以上對豬水腫病進行有效的預防,還要對已經患病的病豬進行治療。當生豬患豬水腫病時,可以通過注射的方式治療,可以注射土霉素,用量為55mg/kg,每日兩次,注射2~3d。還可以進行藥物的口服,將15~30g硫酸鎂或硫酸鈉,配合適當的水進行混合,口服,每日一次,用藥2d;或者肌內注射1%亞硒酸鈉,用量1~2ml,每日注射兩次;還可以將硫酸鏈霉素和維生素B12混合,肌內注射,每只豬用藥量 100~200μg,每日兩次,2d;還可以使用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注射,將樟腦磺酸鈉、20%的磺胺嘧啶鈉15~20ml及50%的葡萄糖注射液40~60ml,每日兩次,注射2d。
對于豬水腫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時非常重要的,本文是在介紹豬水腫病的病因、癥狀的基礎上,對發病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降低豬水腫病的發病率,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養殖產業的發展。
[1]蒲善曲.豬水腫病的診斷與科學防治探討[J].甘肅畜牧獸醫,2016,(6):58.
[2]武進.豬水腫病的臨床癥狀和預防治療[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