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蘭屯職業學院,內蒙古呼倫貝爾 162650)
近些年,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發生了一定轉變,為了確保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水平,需引入PBL 教學模式,其不但能夠推動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有序進行,還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教學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引入PBL教學模式勢在必行。以下主要闡述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成因與具體改革措施。
我國諸多高職院校以素質教育為主,文化課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當前我國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設置的比較拖沓,所具備的連貫性與實用性比較差。在課程考核層面,目前國內也沒有一個相對合理的考核方式,這便致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比較懈怠。
傳統的獸醫臨床診斷課程由實驗課與理論課這兩部分組成。理論課占據著課程整體的2/3,并且實驗課總是布設在理論課以后,此種教學模式會致使學生在上實驗課總不愿深探與動手實踐,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除此之外,此種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模式雖能夠讓學生了解具體的診斷流程,但同實際臨床判定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如今的實驗課程多為已知性實驗,導致學生只會機械地照搬課程實驗流程,而不會深探其發病原因,這便導致了學生的創新精神的發揮與運用能力的拓展遭到限制,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傳統實驗教學方法較單一,一般以視、觸、叩、聽為主,但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獸醫臨床診斷的具體需求。尿檢、血檢、心電圖、影像、超聲波等新興技術越來越受畜主青睞。隨著寵物診療的飛速發展,諸多畢業生更愿到寵物醫院中工作。如果實驗動物還是停留在牛、羊等診療教學上,顯然無法適應社會進步,不僅會影響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還會導致學生專業水平不高,阻礙其日后發展。
從科學規劃入手,以培養學生實驗實踐力為中心,縮減理論課程,加大實驗課程比例。在教授完基礎理論知識以后,提前展開實驗課,讓學生在實驗課中依舊有對實驗內容的好奇心理。著重突顯理論課與實驗課的側重點,如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的概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等。
面對當前如此緊張的就業趨勢,學校需創建先進儀器操作平臺,融入內窺鏡檢查、心電圖檢查、X 射線檢查等先進檢查設備,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操作條件。此外,需合理利用學校資源,構建多渠道、涉及面較廣的教學實踐基地,以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并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就業意向劃分實踐小組,拓增與社會的接觸范圍。組織實踐總結交流會,讓學生分享交換新的,以及相關經驗與教訓。
依據課程實驗費用的具體狀況,利用同其他專業實驗課共同采購的方式,力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驗動物。比如,同外科實驗課程一同購買所需的羊、牛等,先讓診斷實驗課進行聽診、采血等基本診斷技能訓練;再進行外科實驗,膽囊等手術操作;接著再由診斷課跟蹤動物恢復情況。此種方法不僅確保了實驗動物數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操作機會,也形成了全面的臨床疾病診療過程。經實踐表明,這種方式對加強獸醫臨床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積極意義。
PBL教學法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其運用的目的為優化教學問題。針對當前實驗課程學生參與性不強的問題,可以通過減少已知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或是綜合性實驗來解決,采取人工造病、養殖戶送檢、動物醫院病例展開PBL 教學模式探討。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對其進行劃分組成小組,讓其針對送檢病例制定診療方案,并且上交指導教師進行審核,待指導教師審核通過以后再展開實際診療操作,當診斷結束之后各個分析小組需針對病例展開交流與探討,編制診療記錄,重點書寫注意事項與操作規范,加強學生診斷思維。
轉變傳統的實驗報告上交形式,提倡口試與實踐動手考核相融合的考核方法,分最終考核與課堂考核這兩種。課堂考核,比如在基礎采血實驗中,告知學生下節課要進行采血基本操作考核,要求每位同學在兩針內抽出至少3ml 血,給予學生適當的壓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最終考核時可以針對實驗課所學知識點,由相關專業教師隨機設定病例特點與診療場景,有學生口述操作方法與診療過程,并且還可以同學生分析小組所編寫的診療記錄相結合,隨機考核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注意事項,依據學生實際表現給出對應成績。
綜上所述,在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模式,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專業技能,還有助于加強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質量與水平,因此需要給予PBL教學模式高度重視,這樣才會保障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提升到新高度。因當前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中存在些許問題,對其進行改革勢在必行,這樣才會確保學生臨床診斷能力得以提高。
[1]朱洪云,劉忠艷,旦巴次仁,等.《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家畜生態學報,2015,36(1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