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陳國庭 ,孫文平 ,劉向東 ,,李長春 ,
(1.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豬健康養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0;2.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廣西 貴港 537000)
生豬規模化飼養已經在國內生豬養殖模式中占據重要比重,占比達75.6%,相比國外高PSY的產能,我國亟待提高規模化豬群生產能力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之多。這樣一來,合理利用核心母豬群,最大化地提高母豬群生產性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深刻問題。不同季節、不同品系、疾病因素、合理的營養搭配都可以在母豬不同胎次提高母豬的產仔性能、泌乳力和提高仔豬的抗病力,是最終達到期望的PSY值的關鍵因素。因此,分析母豬死淘率和后備母豬的供應等問題對整個生豬的生產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文內主要討論降低母豬死亡淘汰率問題,就死亡淘汰主要原因進行基本的分析,并提出常規的解決方案,以提高豬場長期的經濟效益。
目前,我國生豬養殖業向著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智能化、高產化發展,母豬產仔已經實現流水化作業,母豬的從后備到淘汰的過程以提供仔豬、擴大豬群為主,母豬死亡淘汰率增高的過程可以說是提高豬群生產率和凈化傳染的過程,進一步淘汰患生殖系統疾病和高胎齡母豬,正常的淘汰率在20%~25%。母豬群體的淘汰率是影響豬場開展同期發情的關鍵,是開展機械化智能化同步化生產的一大障礙,死亡、厭食、肢蹄病、延遲發情、生殖道炎癥和傳染病是主要原因,淘汰選擇是各個胎次都有出現的。文內綜合北方和南方養豬實踐,針對生產中的問題分析研究,綜合各方建議,簡要提出以下解決方案,以對規模化養豬場降低死淘率提供幫助。
母性強的母豬給PSY帶來的收益是天生的。母豬的母性在歐洲特別是在丹麥是經過嚴格選擇的,是當做一種質量性狀進行了嚴格的淘汰后,經過長期育種實踐穩定下來的一種質量性狀或者數量性狀,此淘汰選擇標準類似于嚴苛的歐洲選擇犬類的服從性和溫和性質量性狀。因此,相對于同一品種的加系母豬和美系母豬,丹系母豬母性更強,照顧仔豬更有優勢,意外壓死仔豬的概率更小,選擇同一品種的丹系作為母系有助于降低母豬死淘率。
選擇優秀生產性能的母豬,按照嚴格的生產規范標準評定母豬的生產性能,最終確定作為后備母豬,對提高窩產仔數,增加母豬胎次是主要指標。母豬的綜合生產性能包括母豬性成熟時間、首次發情時間、母豬的外形評定、頭胎產仔數、產仔平均重等都是評定母豬的生產性能的關鍵指標,此外,對后備母豬淘汰的重要指標是應確保母豬的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因為生殖器官畸形會嚴重導致繁殖功能障礙,后備母豬不要選擇生殖器官各部位畸形的母豬。先天生殖器官發育畸形和后天生長階段的不規則畸形會表現出乏情、屢配不孕、產仔困難、性周期紊亂或無性周期。最后,體型過大或者過小的后備母豬都不可作為后備母豬入選,體型適中,與標準限位欄為準進入后備母豬的選擇行列,此種原因多由于前期的營養問題造成母豬過重或者母豬過小。
選擇窩產仔數高的母豬作為后備母豬也是間接降低母豬死淘率的方法,在加強飼養管理的同時,提高窩產仔數,合理控制產仔初生重,過高的產仔重沒有必要,高的仔豬出生重不一定是提高PSY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后備母豬的營養性調控對提高母豬的繁殖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營養性的繁殖障礙是造成母豬不發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母豬飼料中添加合理的礦物質、維生素和蛋白質對母豬在不同的妊娠期、泌乳期、發情期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精準調配后備母豬飼喂營養標準是后備母豬在性成熟、發情、受胎、妊娠至關重要的基礎,特別是在妊娠的65 d后和110 d前要嚴格控制母豬的營養。添加葉酸、精氨酸、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適當的鈣磷比,有效粗纖維的攝入都是控制由于營養的不均衡導致的母豬性成熟晚,受胎率降低,流產死胎比例增加的有效措施。此外,飼料中的毒素如重金屬、霉菌毒素等都對母豬生殖功能有危害。
通常頭胎母豬部分時間由于自由采食增加了過多體重,后期限位欄已經不適宜豬的體長和體重,即使窩產仔數和其他各方面都達標,也應淘汰;控制頭胎和二胎母豬的營養,在不影響母豬妊娠和泌乳的情況下,母豬體重控制在合理區間,有助于母豬后期斷奶、發情和下一步生產。初胎和二胎母豬適宜攝入定量的脂溶性維生素,主要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有助于母豬的卵巢和子宮發育,骨骼生長,鈣磷比1.5∶1的合理配比能促進鈣磷代謝,且有助于性腺的全面發育,提高繁殖性能和改善母豬的母性表征。
在飼料中補充適量糖分可以增加母豬采食量,增強母豬體質,減少母豬發病幾率。紅棗、紅糖等是補充糖分的較好手段。例如,在母豬飼料中添加適量的低溫烘干過的紅棗粉,可以減少營養損失,加強母豬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營養,降低母豬發病。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紅糖利脾緩肝、補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毒露”,運用在畜牧業生產中,紅糖在我國主要作為甜味劑,易于增加采食量,而粗制紅糖內蘇氨酸、鉀、鈣、鎂含量豐富,另外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錳、鋅、鉻,適量飼喂都是有助于母豬的妊娠營養和產后恢復,南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已有記載:“紅糖能潤肺氣、助五臟、生津、解毒、助脾氣、緩肝氣”,哺乳母豬短期內適用。
1)母豬生產記錄規范。精細化的母豬生產記錄是關系到母豬淘汰時間和降低飼養成本的關鍵依據,制定一套適時淘汰母豬的標準,是實現精準化母豬生產,減小母豬死淘的第一步。當前的母豬生產記錄逐漸從記錄板記錄向數字化記錄邁進,過高的母豬淘汰率或過早的淘汰母豬對生產效益影響是顯著的,生產記錄是評估母豬是否淘汰的首要依據。更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記錄系統和不同記錄標準時,后期的數據比較和分析也會有千差萬別,要確保記錄符合實際,制定一套母豬生產記錄標準是收集母豬生產數據的重要依據,要做到標準化、統一化、精準化,豬場員工的記錄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的母豬的死亡淘汰率。反之,精準簡便的母豬生產記錄有助于簡化豬場員工的工作,在選擇淘汰母豬和后備母豬時也更加系統化和規范化,最終有利于豬群的穩定和健康,從而提高整個豬場的生產效益。
2)母豬胎次結構管理。在生產效益至上的今天,合理的胎次規劃管理影響整個豬群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母豬的淘汰從繁殖性能的原因來看,由長期實踐得出經驗,要從繁殖性能考慮主動淘汰,即6胎以后的母豬淘汰率在30%以上,此類母豬即使在窩產仔數和斷奶天數都還處于正常水平,但長期估算來看,其斷奶后仔豬的健康情況和后期母豬發情間隔都相對于6胎前的母豬處于弱勢,且從總體成本計算和分析每頭母豬的成本和整體母豬的淘汰成本來看飼養6胎以后的母豬都是不合算的。由于其他原因淘汰和死亡的基本占10%。以目標豬場的情況看母豬淘汰的標準主要看產活仔數和斷奶后發情天數,所以,保證產仔數和斷奶后能按期發情是關鍵。在豬群中,按照淘汰數量比例合理安排豬群的年齡結構和胎次結構是提升豬群整體生產性能的重要環節。另外,初胎母豬和二胎母豬的生產性能較4、5胎母豬低,提高初胎母豬的生產性能是降低豬群死亡淘汰率的一個有效方法,一般地講,頭胎母豬到6胎母豬的死亡淘汰率的分布曲線呈花瓶式分布狀態,頭胎、二胎母豬的生產性能提高對降低整體母豬死亡淘汰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條件的豬場建設適合母豬的運動場,鋪厚泥沙,防止雨后積水滋生有害微生物,冬季以室內通道式運動為宜,適量運動的母豬以離奶母豬、后備母豬為主,每天放出運動1 h左右,運動中可以有效發現母豬跛行、髖骨盆骨變位、肢蹄病,一經發現,應采取必要的隔離獨圈飼養,加強護理的同時采取對癥治療的措施及時處理。
圈舍的環境控制,空氣質量、光照時間、適宜溫度是降低母豬死淘率的基礎。把空氣質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區間是提高母豬舒適度的首要條件,做好母豬舍通風換氣,適時開窗提供充足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對產后母豬發情排卵有促進作用,據有關文獻記錄,母豬斷奶后初級卵泡發育成為成熟卵泡的時間只有5~7 d左右,在空氣適宜的同時,合理加強光照時間有助于初級卵母細胞的發育與排出,夏季降溫,冬季保暖,降低飼養密度,給予母豬適當的動物福利。
1)大型集約化豬場環境,肢蹄病會造成母豬的非正常淘汰,比例僅次于繁殖障礙疾病,占非傳染性疾病總淘汰率的80%。在大多數豬品種中,長白和大白易得肢蹄病,杜洛克相對較好。文內所涉及豬場從品種角度入手,階段性地換用血緣遠源性公豬,防止近交,淘汰有明顯遺傳缺陷的公、母豬,降低不良基因的頻率。
2)高齡母豬營養調配不合理,產后恢復不到位,免疫力低下的母豬要防控肢蹄病發生;母豬圈限位欄的建造要符合母豬日常行動的范圍,防止摩擦后細菌感染,進而誘發傳染性肢蹄病的發生;加強日常的活動量,增加母豬腿部血液循環是防范母豬肢蹄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肢蹄病引起的軟組織傷、深度傷及骨骼后引起神經性肌肉麻痹和化膿性炎癥,都應列入淘汰母豬群體。
3)礦物質元素方面,調配適合母豬飼料中的鈣磷比例,補充生物素、鋅等微量元素,保證硫元素的正常代謝對防止肢蹄病的發生有營養性的幫助,進而降低母豬死淘發生率。
從實踐中統計結果得出繁殖障礙占豬場母豬死亡淘汰總數的22%左右,其中久不發情占7%,其他疾病直接淘汰占15%。控制繁殖障礙的方法主要是在母豬飼養管理階段加強母豬的營養調配,確保合理;達到環境衛生、飼料衛生指標,主要防控偽狂犬病病毒、豬乙腦病毒、豬細小病毒、豬瘟病毒、衣原體、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引起的生殖系統病原感染。
頭胎和二胎母豬生產后,哺乳仔豬由于乳頭和部分乳房發育問題影響到哺乳會大大影響仔豬的免疫力,頭胎出現問題后,應及時治療,無法治療的要及時淘汰,所以,后備母豬選擇時就要加強乳房的選擇,這樣可以杜絕后期的不必要損失。個別母豬由于仔豬斷奶后食欲不佳,造成發情排卵不暢,影響配種繁育問題,也是造成死淘率上升的原因,要加強斷奶后的營養和誘食。
[1] 宋忠旭,李鳳娥,梅書棋,等.母豬淘汰與胎次之間的關系分析[J].豬業科學 ,2015,32(10): 42-44.
[2] 霍 金 耀 ,鄭 逢 梅 .規 模 化 豬 場母豬淘汰原因與對策[J].豬業科學 ,2015,32(5):112-113.
[3] 連慧香,章四新,王俊鋒,等.規模化豬場母豬淘汰原因分析[J].豬業科學,2015, 32(10):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