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倪
(四川文理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6)
鋼琴演奏教學對我國的高校教育來說是一種“舶來文化”,很多高校目前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傳授鋼琴演奏理論知識以及演奏技能,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的高校鋼琴教育。現代高校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對鋼琴演奏風格教學給予高度的重視,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改善,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從而提高高校鋼琴演奏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提高鋼琴演奏的水平。
首先,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展鋼琴教學活動,在鋼琴教學在我國高校成立初期,很多設施以及教師的技能都不夠完善,只能采用加快教學進度的方式向學生傳授鋼琴演奏技能。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鋼琴教師并沒有跳脫出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仍然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混為一談,采用大班講授、小班練習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只重視教師教學的過程,忽略了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知識之間的銜接,造成鋼琴教學出現脫節的現象。
其次,當前很多高校的鋼琴教師將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工具,將提高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觀念是單一和片面的。隨著我國藝術形式的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演奏風格出現在大眾對鋼琴演奏的認知當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于現代社會大眾對鋼琴演奏的需求和審美。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掌握的鋼琴演奏知識和技巧并不能根據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變換,使之演奏出來的作品缺乏生動感。另外,隨著藝術形式的不斷發展,鋼琴教學的理念也在不斷更新,但是很多高校的鋼琴教師仍然保持著較為落后的教學理念,忽略了鋼琴教學的靈活性,考試的形式也比較單一,無法對學生掌握的鋼琴技能以及演奏風格進行科學的評價。
首先,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鋼琴學習背景以及學習能力對鋼琴教學的內容進行分層,由淺及深對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劃分。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教學活動:第一,教師為學生布置的學習內容量應該遵循由少到多,使學生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演出,為學生積累演出經驗,但是演出的規模應該從小型到大型,由非正式到正式。
其次,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維銜接。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不同風格的鋼琴曲目,不必一味播放一些世界級鋼琴家的作品,可以適當播放一些經過改編的曲目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查找一些鋼琴曲目,并采用小組互動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為學生播放一段鋼琴演奏作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間根據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展開討論。學生討論完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這段作品進行分解,帶給學生多元化的教學體驗。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1]。
第三,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說,對于鋼琴演奏技能的需求不一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有所側重。教師應該鋼琴課程在不同專業的課程中所占的比例有基本的了解,并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習的背景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講解不同類型的鋼琴知識以及傳授不同程度的鋼琴技能。高校的鋼琴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分層教學的理念,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鋼琴教學活動。
首先,班級的學生其鋼琴學習背景與學習能力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穩定的因素,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對鋼琴技巧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輔助教學。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融入一些創新元素,教師也可以從一些鋼琴曲目中選擇一小段,并引導學生根據這一小段的內容進行自由練習。
其次,高校進行鋼琴演奏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教學的內容。進行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將教學內容將教學模式進行有機結合[2]。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跳脫出教材內容的束縛,在教材中選擇適合學生學習情況的內容,并結合一些課外內容。鋼琴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形式具有一定的與時俱進的特征,教師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大眾的審美觀,對教學內容進行一系列的更新。另外,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小組合作探究、互動式、啟發式教學等。
第三,高校鋼琴演奏教學改革應該與鋼琴教學理念發展進行聯系,不再僅僅將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工具,而是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融入一些現代比較流行的音樂元素,或者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曲目等。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上,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鋼琴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電腦軟件將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即必教內容、選教內容以及興趣選擇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在學習鋼琴課程的過程中得到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對當前的一些流行的音樂曲目進行一些改變,使之成為另一種風格的鋼琴曲,并自己練習演奏。教師可以讓一些學生將改編的優秀作品在課堂上表演,從而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3]。
首先,高校對鋼琴演奏教學記性一系列的改革,其主要的目標是完善音樂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鋼琴專業人才,并實現學生綜合全面發展。考試是高校檢測鋼琴教學成果的重要方式,高校在進行鋼琴考試改革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提高考試形式的開放程度,比如,考查學生對鋼琴曲目進行改編的能力,自由選擇考試曲目或者形式等。教師可以嘗試設置不同風格、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鋼琴曲目作為考試的內容,這樣的考試形式不僅能考查學生對不同風格鋼琴曲目的理解程度,還能使考試內容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其次,當前的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學生缺乏提高鋼琴技能的主動性。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置不同形式的考試內容以及教學成果評價體系。例如,獨立院校對于鋼琴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是實踐型鋼琴演奏者,需要能出席一些演出,因此,對于這些學生的考試標準就需要結合一些實際情況,比如除了要考查學生對鋼琴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演奏技巧,還需要考查學生在應對實際演奏情況的能力。
第三,高校在對鋼琴演奏考試內容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可以將鋼琴伴奏納入考試的內容當中[4]。在鋼琴考試的過程中加入伴奏的部分,這樣的考試形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將自己所掌握的鋼琴技能充分展示出來,還能考查學生的伴奏水平,從而實現鋼琴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在鋼琴方面的綜合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對學生實現全面考查,在很大的程度上縮短培養鋼琴人才的過程。因此,高校應該重視鋼琴改革中對于考試部分的改革,從而提高高校鋼琴教育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藝術形式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鋼琴演奏教學的情況成為了高校面臨的主要課題。高校的相關部門應該充分意識到對鋼琴演奏風格教學改革的迫切性,并通過關注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維銜接,將鋼琴教學發展的理念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以及鋼琴演奏風格教學應該充分考慮考試的模式來進行高校鋼琴演奏風格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通過本文對高校鋼琴演奏風格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翟玥坤.論視奏訓練在高等師范學院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J].藝術科技,2017,07.
[2]梁筱妹.論高校中國風格鋼琴音樂教學的興趣引導實踐[J].戲劇之家,2017,08:223.
[3]付鏡伊.高校鋼琴教學的理論、技巧與實踐探究-兼評《鋼琴演奏技術與風格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6,08:7-8.
[4]趙同一.視奏訓練在高等師范學院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才智,2014,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