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芬 陳 欣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本文立足于創產業投融資體系的基本內容,重點探討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投融資體系存在的缺陷,并從政府融資平臺、直接融資渠道及互聯網創新型金融三個方面展開討論,旨在深入分析投融資體系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并尋找適合的突破途徑。
對于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來說,完善投融資體系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其不僅僅是要拓寬投融資渠道,還涉及構建優質的交易信用環境,維系良性市場競爭及強化投融資法治安全等。政府制定并出臺了扶持陶瓷文創產業發展的政策,并吸引了各類生產要素,如促進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創建文創產業征信系統,制定文創企業信用等級制度,避免產品市場的惡意競爭;逐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保障原創設計人員的基本利益;確保文創企業與金融界建立合作關系,降低投資風險等。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力度逐步加大,但與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相比,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通常情況下,國有企業主要采取項目補貼的方式,通過構建后期的獎勵機制獲取豐厚的收益,這些企業往往對資本運作環境的掌握力度不是十分嚴密。政府還針對企業的投融資給予銀行貸款方面的政策支持。盡管政府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投入了較大的力度,但對于企業的實際發展來說,投資力度遠遠不夠。
除政府以外,盡管以投融資雙方為主要市場,秉承開辦自身業務、維系自我發展、實行自我約束的基本原則,但發展概念有本質性的區別。商業銀行的宗旨是追求經營的穩定性。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堅持資金安全、合理流動和最大盈利的標準,要求企業提供全方位、透明化的信用支持,而通常文創企業都是中小規模,其中部分又屬于家族式企業,其操作風險高、可持續性弱等性征使其無法滿足銀行投融資的基本需求。
要想實現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關鍵在于國家和政府的正向引導。首先,政府應當就景德鎮文創產業進行合理規劃,提升產業鏈的綜合管理水平。其次,政府應當整合優化現有的文創資源,創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確保集聚區的緊密聯系,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特征,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帶動整個景德鎮文創產業的進步[1]。
首先,對于中小型陶瓷創意企業來說,資金來源主要以私營部門和金融機構為主。因此,要徹底解決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融資問題,可以將民間資本適當地引入創意產業市場,并逐步完善文創產業投融資體系。此外,私人資本可以通過采取文創產業資本增值的方式控制融資成本,減輕文化企業的經濟負擔。最后,在陶瓷文創產業中引入私人資本,能夠保證陶瓷文化和創意產業資本運行的高效性。
高效合理地利用互聯網創新型融資平臺。從專業角度來說,互聯網融資平臺側重的是虛擬運作,將項目發起人的創意理念和融資需求信息公布到網絡上,但需要著重注意的是,要保證融資項目內容完整且合理,具有商業價值,能夠引起投資方的興趣,降低出資人的風險系數。在保證實現籌資目標的基礎上,眾籌模式的實際作用還包括深入市場調研、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等,企業可以以項目發起人的身份吸引潛在用戶參與產品的研發、試制和推廣等環節,提升市場影響力。從眾籌平臺的角度來說,龐大的互聯網用戶都是潛在的投資人,通過線上快捷支付的方式,對自身所了解行業的創業項目進行小額投資,而投資回報不再是傳統的分紅等形式,而是產品樣品。
造成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投融資困難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缺乏公開透明化,使得投資者所掌握的信息與企業不對應。通過構建陶瓷文創產業信用評價體系,可以確保企業信息公開透明,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對投資風險做到心中有數,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就要深入分析投融資體系問題,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拓寬投融資渠道,構建完善的投融資擔保體系,帶動地方企業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