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艷 王佳媛
(1.天津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天津 300387;2.教師教育學院,天津 300387)
根據理工類大學生固有的認知特點、氣質特點和行為特點結合自身多年基層團干部的經驗,秉承豐富內容,創新形式,立足專業,多維思考,全面培養,輔助成才的原則,多角度多方位的開展適合理工類大學生修高尚之德,做社會新風的實踐活動。用智慧與青春把成才與奉獻的火光點亮。若想成為一個立爭上游的人,青年就要真正以“學”為奠基石,以“做”為落腳點,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知識?;鶎訄F干部更是要發揮“指揮家”的作用,為青年指明方向,引導培養出更多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真實的案例更有助于我們從中汲取經驗,找出不足。
科研精神和創新精神是理工類大學生的標簽,學生科研精神的形成以及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無疑是學風建設的核心環節。根據多年從事學生工作的經驗,經過不斷摸索,以學風建設激發和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為主題的活動取得不錯的效果,以某學院經典的系列活動為例:從2012年起著力打造“考研飛躍計劃”,發展形成了以“研路相伴,夢想啟航”為主題的考研指導三步曲。其次,第二課堂—實驗室實現的育人功能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化學學院首屆“未來千人計劃”本科生科研立項活動,給本科生一個平臺,全面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參與科研創新的內生動力。海外成長計劃,推動和鼓勵化學學院學生赴國(境)外高校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為畢業后出國深造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還通過開展“化學科技節”、“學業規劃講座”、讀書沙龍、優秀學子經驗分享會,榜樣人物線上宣傳、“時空膠囊”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拓展學風建設的載體,滿足學生發展的不同需求。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各個高校基層團委重中之重的實踐活動,基層團委更應使之成為有力依托,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使之成為建設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牢固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的組織形式、活動形式、教學形式也是形形色色的,例如:在大二學生實踐教學中,組織開展《讀一本自傳,談我的大學生活》主題班會,讓名人引導學生開始他們的大學生活。在大三學生實踐教學中我們開展《哲學思考中的“2017”》,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用馬克思哲學觀點分析思考社會環境熱點問題,帶著思考開展低碳生活系列活動。同時實踐教學中把理論知識和大家的熟悉的化學實驗相結合,開展《思想揚帆,化學起航》相關活動。
其次,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網絡這個大平臺的宣傳力量,加強網絡社區團支部的建設與推廣,結合校區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工作,在青年之聲、學院網站上開辟專門欄目,創建具有學生工作特色的網頁,豐富其內容和功能,充分利用校園網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和心理服務。
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活動是有溫度的,它能讓每位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自身的蛻變。為學生尋找和提供適合學生發展的實踐育人陣地,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校園內外廣泛開展校園實踐活動。
1、強化青年志愿者“三下鄉”活動,利用暑假,積極組織了以“走進冀中革命圣地 服務社會主義農村”、“薊縣行、鄉土情”、“在那紅旗飄揚的地方 踏尋黨的偉大足跡”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團深入狼牙山、河北清苑縣冉莊、河北安新縣白洋淀,到延安、西安、天津薊縣、臺兒莊了解當地的革命文化和當今的發展狀況,切身體會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祖國農村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勃勃生機。
2、常規實踐,強化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組織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安排各班級根據專業選擇社會實踐基地。天津模范小學、新星小學、平山道小學、龍江里社區、天華里社區、學生中成立“科技小分隊”,“以食品安全”、“低碳生活”為主題,走進社區和小學,演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實驗,做出特點和水平。這些實踐活動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促進了專業的學習,也加深了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做有擔當、有作為的青年,就是要貫徹新思想,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以勤學篤實的實干精神彰顯時代的主旋律。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做為青年成長助力的團干部也是征途漫漫、重任在肩。
加強和改進學生支部建設,努力探索學生團建新途徑,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團建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學生團支部充分發揮團員在各個方面特別是學風建設、宿舍文化建設、平安校園及和諧校園創建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認真開展學生團建調研活動,做好“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唯真求實 服務青年”主題大調研,在黨支部主題實踐活動中,充分調動團員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堅持“黨建帶團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推優”制度,以“黨?!?/p>
為載體,在學生中廣泛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教育。規范開展發展團員、團費收繳、團內信息統計等工作,認真執行“三會兩制一課”制度,組織團支部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
“兩個一百年時的我”——優秀思想匯報展示,十九大主題班團會,《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座談會、“新青年”學生宣講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緬懷英烈,共鑄誓言”預備黨員宣誓,“青年的楷模,時代的榮光”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找準與大學生思想的共鳴點、利益的交匯點,做到貼近廣大團員的生活和學習實際,用徹底的理論說服人,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先進的理論引導人,引導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價值自覺、外化為行動自覺。進行“十九大”知識競賽,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以賽促學、以知促行。對大學生進行適時國情、市情、校情的教育,增強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在青年學生中成為一面面旗幟,引領著共青團員共同進步。
基層團支部書記在激發和引導大學生自我發展方面有著引領性作用,用貼近青年學生的方式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在青年團員中開展工作。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長流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所以,基層團干部的我們就要不斷檢查、審視自己和學生的扣子是否“松了線”、是否“染了塵”、是否“扣得正”。要竭力唱響向上向前向善的主旋律,弘揚傳播正能量。
結合以上的案例介紹,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搖籃,希望能為奮戰在高校教育一線的教師提供一些借鑒和點播一些靈感,建構科學的培育體系,形成最適合理工類大學生的培養體系,把握培養實力青年、優秀青年、精致青年的全過程,做好理工類大學生自我發展的激發者、引領者。
[1]趙小云,張利,薛桂英.大學生學業自我發展的特點[J].現代教育管理,2010(7).
[2]任潔,馮國文.自我發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研究,2006(8).
[3]葛愛榮,謝雪梅.大學生自我發展的特點及其歸因[J].新余高專學報,2007(5).
[4]周仲魁,桑勝利.理工類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教育障礙與對策[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5]南東周.高校理工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育研究[D].山東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