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蘋
(西京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須伴隨激勵機制的運行。激勵學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投身于思想政治學習生活中,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但是在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績達到質的飛躍。
所謂的思想政治激勵是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學生自身責任感,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但是激勵機制中卻存在著激勵目標不清晰的問題。比如現在的高校學生進入學校前會接收到一種信息,就是進入學校之后會有獎學金制度而且需要進入學生會才能在物質和地位上得到滿足,沒有確立一個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勵目標。
現如今的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時機掌握不準確,獎懲制度不完善。學生表現好,該得到的嘉獎遲遲得不到,而表現差所應得的處罰也不實施,極大的損害了學校的威嚴,并且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增強某些學生的僥幸心理,對錯誤不予理會,對激勵效果造成了消極的影響。例如某些獎學金評選,學生得到拿獎學金的資格,可由于學校授權時間的滯延,獎學金頒發時間大大延后,以至于學生對制度產生懷疑,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1]。
某些高校領導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的過程中,并沒依照公平公正的原則,評估機制沒有具體標準,激勵過程不透明,使得在激勵過程中出現不為人知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現象,導致對學生的激勵效果大大降低。
若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達到預期效果,則必須從教育者自身觀念開始改變。教育者要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首先教育者自身應當大量學習與馬克思主義激勵機制等相關信息,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學會與學生換位思考。其次應對學生進行正面、積極的思想政治宣傳,比如在課上放一些積極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影片或進行演講等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當學生產生優秀的行為或取得成績后,為了滿足內心的精神需要,很迫切的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并且這種肯定會極大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遇到困難之時,學生會產生一種挫敗的感覺。比如考試成績不達標,與同學交往出現困難等問題都會使學生心理產生自卑,無力的感覺。所以學校領導和老師應該抓住時機,與學生溝通,根據其心理要求進行激勵,帶動學生積極性。其次,在學生初入一個新的環境時,會產生心理上的變化,他們需要別人給予他們一個新的看法和定位,所以不斷使自己進步。教育者應當抓住環境對學生心理所帶來的影響進行適當激勵。比如在新學期開始時,新社團成立時,抓住學生想要向外人展現一個新的形象這一心理,做出激勵,為其確立目標,使學生積極的面對學校生活。
首先,把握好激勵程度。適當程度的激勵是事實的正確評價與總結。無論哪種激勵都需保證實事求是,從具體的情況進行激勵或獎懲,讓學生意識到學校是一個公正的地方,只要自身努力就會得到肯定。其次,學校要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堅持公平公正,不搞特殊化。做得好的學生,就要表揚獎勵,犯錯的學生就要給予處罰,一視同仁。最后,高校的老師應對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評估,以此來作為獎懲的依據。例如,獎學金要以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思想道德等一些列方面作為評估條件,不摻雜教師個人情感,完全依據評估結果進行獎學金的頒發,形成公平公正的激勵原則。
適當的激勵機制可以提高學生在學校的積極性,這要求高校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思想教育激勵體系和完善的規章制度并且建立客觀的績效評估體制。績效評估體制可以監督高校激勵機制的運行,同時也能保證激勵機制的良好效果。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評估方式。比如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結合評級量表法來呈現教師績效的每個因素,總評估成績作為一種依據來進行日后的提升,從而保證教育主體可以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需要高校在實踐中反復總結工作經驗,并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改革、創新。只有建立一個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激勵機制,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提升教育水平。
[1]郭思危.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勵機制的完善[J].成才之路,2017(19):24.
[2]陳曉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林區教學,2014(0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