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生 山東理工大學音樂學院
無論是戲劇舞臺表演還是鋼琴教學中,都會涉及鋼琴伴奏相關內容。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聲樂鋼琴伴奏特點及其與聲樂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解讀,將其藝術指導作用發揮到最佳。
視奏背景下,聲樂鋼琴伴奏比鋼琴獨奏更為專業、嚴格。鋼琴獨奏之前,演奏者要有充足的時間對演奏曲目進行研究及反復訓練,先慢讀譜,后熟練演奏。鋼琴獨奏以演奏者為中心,具備獨立性特征,應兼顧演奏過程中的突發狀況。而聲樂鋼琴伴奏對視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即興演奏能力培養為主。鋼琴伴奏者要在最短時間內全面把控聲樂作品主題及內容等,了解聲樂作品的風格,深入領會作品情感。
聲樂表演中,鋼琴伴奏者應找準自己的定位,對自身在聲樂表演中的角色進行準確分辨。同時,伴奏者也應具備較強的暖場和控場能力,并注重感情表達。聲樂鋼琴伴奏者不僅要明確自身角色定位,還要配合聲樂演出,達到最佳表現效果[1]。
在聲樂表演過程中,鋼琴伴奏者要認真聆聽,根據聲樂表演者的音量、呼吸、音色及情緒變化等進行鋼琴伴奏,二者始終保持同步及情感表現上的共通,一旦聲樂演出出現突發狀況,可及時通過聲樂鋼琴伴奏進行補救。
聲樂鋼琴伴奏包含實體樂譜或以思維形式存在的樂譜元素,以及演奏者元素。聲樂教學涵蓋的內容比較多,包括聲樂演唱技巧訓練、聲樂語言訓練、聲樂基礎理論教學、聲樂發展歷史等。聲樂教學常采用一對一教學模式,講求與聲樂鋼琴伴奏的配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聲樂鋼琴伴奏的藝術指導性著重強調純聲樂技巧、生理機能訓練等,對聲樂演唱技巧及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幫助。其常常與聲樂演唱、器樂演奏等相互配合,音樂表演過程專業,與聲樂演唱相互配合,為后者提供輔助,在相對獨立的聲樂表現上更具價值[2]。
聲樂氣息教學。聲樂鋼琴伴奏通過對音樂、呼吸節奏進行協調,使二者保持同步,幫助歌唱者保持氣息自然。依托鋼琴伴奏、句法引導等,在聲樂教學中,對演唱者進行呼吸控制,帶動呼吸走向的同時,兼顧嗓音和氣息之間的搭配,句法起伏自如,靈活運用聲樂氣息。
聲樂共鳴教學。依據聲樂教學要求及演唱背景,調整樂器的共鳴音色,實現共振。鋼琴基音非常好,無論是在聽覺,還是生理反應方面,都很容易產生共鳴。聲樂演唱者有了生理共鳴之后,無意識進行人體共鳴箱的應用。該過程中,聲樂鋼琴伴奏帶動整場演出。這一背景下也會涉及腔體變化,使聲樂演唱者依據曲目要求,對自身的氣息進行靈活變換,達到音質最佳[3]。
聲樂各種技巧訓練。連音歌唱法對元音之間的連貫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縱使輔音加入也無法將其切斷。力求各音節準確、連貫、圓滑。聲樂鋼琴伴奏為配合聲樂演唱,采用多聲旋律彈奏方法,使歌唱過程更加流暢、細致。
聲樂演唱方法和技巧非常多,無論是花腔訓練,還是其他技巧訓練,都可依托聲樂鋼琴伴奏,對聲樂演唱者進行引導,使其依據曲目風格、內容、背景等,對花腔中的各類技法進行靈活運用。聲樂鋼琴伴奏還能在第一時間向演唱者反饋曲目節奏、情感等,達到最佳呈現效果[4]。
民族性和地域性。在聲樂教學中,聲樂鋼琴伴奏也應考量民族性、地域性特點。不同國家的聲樂藝術語言存在差異。以法語藝術語言為例,聲樂鋼琴伴奏往往為舞曲節奏,伴著濃郁的法式浪漫,律動性強,節奏連綿不斷。而漢語藝術語言中,聲樂鋼琴伴奏則兼顧漢語文化情境下獨特的腔韻之美,演奏過程中,既要有多樣的民族和聲色彩,還應包含五聲音階伴奏旋律,從而為聲樂教學及演唱提供藝術性指導。
律動性和表情性。聲樂語言作為生活語言的一種,其包含了豐富的藝術表情和律動性。聲樂演唱過程中,鋼琴伴奏始終與聲樂語言統一,前者隨后者的起伏變化而變化。除了聲樂演唱本身需求之外,其賦予了聲樂演唱以情感場景的表達,使演唱者和觀眾身臨其境,情感力度大,情感體驗強烈[5]。
認識環節的藝術指導性。具體而言,是指作曲家生平、生活經歷、作品風格、創作背景等。該背景下,涉及的研究分析內容多且雜,包括樂譜旋律、和聲、節奏、句法、創作特點等諸多音樂元素。聲樂鋼琴伴奏主要對聲樂作品風格進行體現,其在有意識行為下,以獨特的手法,對演唱者進行藝術指導。與此同時,其還全面深入解讀了聲樂作品內涵。聲樂教學過程中,伴奏者要對聲樂演唱者進行適當引導,避免與樂譜歌詞、音準、節奏等存在差異,實現聲樂鋼琴伴奏與聲樂教學的有效配合。聲樂演唱者將自我感知和理解融入聲樂作品及演唱過程中,輔之以鋼琴伴奏,進行作品二次創作,豐富聲樂作品的藝術內涵,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
體驗環節的藝術指導性。在聲樂教學及表演中,聲樂鋼琴伴奏非常重要,為聲樂教學體驗環節提供藝術指導。其幫助聲樂演唱者深入解讀作者的創作情感及分析作品內涵,增強聲樂演唱者的代入感,賦予聲樂演唱者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全面傳達作者想要表現的情感、思想等,增強聲樂表演過程中的感情色彩,為聲樂表演及教學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調[6]。
表現環節的藝術指導性。聲樂鋼琴伴奏是聲樂表演過程中的關鍵內容,其價值既體現在聲樂演唱技巧、情感體驗等方面,同時,其也為聲樂演唱者提供了肢體語言指導,用以與聲樂演唱及表演等進行配合。因而,聲樂鋼琴伴奏在表演環節的藝術指導性不容忽略。其主要涵蓋眼神、手勢和表情、形體表現、舞臺實踐等方面的內容。
眼神。眼睛往往傳達了個體內心深處復雜的情感。無論是日常聲樂教學,還是聲樂表演中,聲樂鋼琴伴奏要對樂曲綜合情感進行凝聚,從而引導演唱者將內心情感準確地表達出來,幫助聲樂演唱者用眼神尋找情感表現的著力點。以某歌劇選段為例,清脆的鳥鳴聲及清亮的笛音等,都是通過鋼琴伴奏實現的,豐富了聲樂表演內涵及深度。
手勢和表情。聲樂教學及舞臺表演過程中,演唱者的手勢對形態造型定位非常有利,有助于情感表達和氣氛渲染。聲樂鋼琴伴奏為聲樂演唱提供了節奏性、音樂性方面的指導,手勢與歌曲情感之間的融合往往比較精準和統一。聲樂教學中要了解到戲曲等傳統音樂藝術形式常被融入聲樂鋼琴伴奏中,手勢的變化非常靈活。在表演過程中輔之以民族風格,將音樂的民族性和律動性作為手勢選擇的標準和參考,用以彌補聲樂表演過程中的不足[7]。
形體表現。聲樂表演過程中,無論音樂,還是形體表現都非常重要。注重音樂與形體的配合,能夠對聲樂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內容等進行有效傳達。依托聲樂鋼琴伴奏指導聲樂表演過程中的形體語言表達,首先,應對聲樂演唱者進行引導,使其對自身的角色定位具備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幫助演唱者尋找靈感,以此進行表現形象的塑造。全面了解不同聲樂表演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對聲樂表演者進行激發,確保其情感傳遞的真實性和精準性,并兼顧角色內外一致性。
舞臺實踐。聲樂表演離不開舞臺實踐,其有助于舞臺經驗積累,對聲樂教學非常有利。融入聲樂鋼琴伴奏,不僅對聲樂表演者的情感節奏起帶動作用,而且還能夠緩解聲樂表演者的緊張、恐懼心理等,使其以放松的狀態參與到舞臺表演中。與此同時,聲樂鋼琴伴奏的價值還體現在賦予聲樂表演者以代入感,幫助其快速進入角色及表演狀態,豐富聲樂表演者的想象力,從而使情感的傳達和表現更加精準,賦予聲樂表演者深層次的情感體驗,使其快速進入舞臺表演狀態中,通過感受、聆聽,與鋼琴伴奏者進行藝術交流及對話,始終呈現出最佳舞臺表演狀態。
綜上所述,聲樂鋼琴伴奏在聲樂教學中至關重要,為聲樂演唱及舞臺表演等提供藝術性指導。明確聲樂鋼琴伴奏的特點,以及其與聲樂教學之間的關系,分別在演唱方法及技巧、語言、表演等方面為聲樂教學提供指導,達到良好的聲樂教學效果,提高演唱者的藝術感知力和舞臺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