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永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第六中學,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直觀了解化學反應的方式。在中學化學教學階段,采取實驗教學,可以盡可能地降低化學學習的難度,增加初學者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采用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只有實事求是,從實踐出發,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推動事物的發展。化學實驗的出現就是如此。化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只有不斷的實踐,才是學好化學的關鍵。在中學教學階段,學生不應該僅僅通過單純的理論知識進行化學學科的學習,這樣會導致學“只知其果,不知其因”,學生只是機械地記住化學反應的結果,卻對過程一無所知,不能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而化學教學采取實驗教學的方式,便是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通過實驗,一方面驗證所學知識的理論性和正確性,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深入剖析化學反應的過程、結果。通過學生親自體驗,形成一套科學性的化學實驗方法,從前期的實驗準備到后期的實驗結論,親力親為,培養學生的實證、求實和求真精神。
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人類幾乎都在享用化學成果。現代生活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作用不容忽視,實驗的作用更不容小覷。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和探究精神,化學同樣如此。而化學實驗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究精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學生根據現有的理論,得出假設性結論,通過實驗驗證結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從而得出符合實際的結論,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助力。學生在進行一遍又一遍的實驗過程中,根據不同物質間的反應,從得出結論到推翻結論再到得出結論,如此循環往復,在過程中不斷地根據物質、條件的變化,得出新的發現、新的可能,從而進行不斷的創新,創造出適用于不同領域的實物或者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化學實驗需要經過反復的驗證,學生必須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實驗,才能在不斷的試錯中找尋有價值的東西。重復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多次反復實驗,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實驗方法,創新實驗方案,優化實驗過程,基于事實的基礎上打破常規,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
化學實驗,需要各種物質、化學器材之間的相互配合,只有同時存在,實驗才能發揮原本的作用,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完成化學實驗也同樣如此,它不單單的是個人的獨立作業,更是師生和學生相互配合的結果。在實驗過程中,針對各種突發問題,實驗成員之間相互探討、相互合作,共同尋找最優的方案解決問題,以最快的最適合的方式完成實驗,得出正確且科學的結論。實驗的過程,不僅解決了各種實際性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集體的力量獲取對實驗全方位的認識和理解,更新學生的知識庫,促使其更全面、更深層次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中國的強大,不應單單表現在經濟水平的迅猛增長,更應體現在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應從方方面面抓起,不斷提升科學素養和道德素養。而化學學科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一環,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因此,應從現在做起,重視化學教學,發揮化學實驗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我國素來重視理論教育,忽視實踐的重要性。化學作為自然學科中的一種,在多年來的發展中,其理論教育獲得較快較好的發展,但在實驗教學方面卻存在一定差距。中學教育階段,主要通過理論知識、化學概念、化學方程式等方法進行學生教育,對于實驗,往往采取直接告訴學生實驗結果的方式,通過學生的記憶力,形成對化學反應的一定見解,很少通過學生進行親自實驗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實踐結論。這種方法造成學生對化學概念理解不到位、對實驗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學習興趣不濃厚等問題,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更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通過實踐,形成學生對化學反應的直觀認識,在實驗中理解理論知識,甚至對知識做出更深層次的探討,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促進中學化學教育的發展,為祖國提供一批又一批實踐性的化學人才,促進我國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