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悅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簡·愛》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長篇小說,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作品塑造了一位外表平凡、身份低微、卻內心獨立剛強,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備受讀者們推崇的女性楷模。本文在語氣系統視角下,從語氣選擇和語氣隱喻兩方面出發,創新地分析了主人公之間存在的權勢關系差距。
韓禮德將語言的純理功能劃分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其中人際功能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借助語氣(mood)系統和情態系統來體現。語氣包括主語和限定成分,根據主語與限定成分之間的位置關系,構成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通過語氣選擇,實現說話者和受話者交際中的物品和服務以及信息的交流。語氣選擇通常情況下,陳述語氣敘述事實,疑問語氣提出問題,祈使語氣發出命令或請求。但出于各種原因,兩者可能不匹配。前者被Halliday稱之為一致式,后者為隱喻式。
交換物:物品及服務、信息
交際角色:給予、求取
例如:I don't show you the way.(提供服務)
We’re nearly there.(陳述信息)
Give me your hand.(命令)
Is this the place?(提問)
權勢是由社會心理學家Roger Broun Albert和Gilman最先引入到社會語言學術語中的。言語上的權勢關系體現在對話題的控制,即強勢方會經常控制話語權,會打斷對方,而弱勢方則是跟隨強勢方對話題進行補充和闡釋。強勢方由于在某些方面如年齡、財富、社會地位上有一定優越性,通常占據統治地位,表現出漫不經心、蠻橫、不容置疑的語氣,而處于弱勢方則顯得被動、沉默、戰戰兢兢等。
第十三段:
簡愛:陳述:5 祈使句:0 感嘆句:0 疑問句:0
羅切斯特:陳述句15 祈使句:5 感嘆句:2 疑問句:3
第十四段:
簡愛:陳述:8 祈使句:0 感嘆句:0 疑問句:
羅切斯特:陳述句17 祈使句:8 感嘆句:3 疑問句:6
羅切斯特用的陳述句最多,其次是祈使句,疑問句和感嘆句次之,而簡愛只用了陳述句,并且羅切斯特的話語量明顯比簡愛多,說明羅切斯特在話語權上有絕對的權威。通過陳述句,羅切斯特表明自己對簡愛在羅沃德學校八年經歷的吃驚。祈使句的功能是表明命令和要求,羅切斯特擁有雄厚的財力、優越的物質條件以及豐富的社會閱歷,他在年齡、財富和地位上較簡愛均占絕對優勢地位,簡愛作為他的家庭教師,身份卑微、長相平庸,羅切斯特以主仆關系命令簡愛是理所應當的事。而面對羅切斯特初次正式接見簡愛時的專制霸道、驕傲自負、粗暴固執而又變化無常,而簡愛不卑不亢、自尊自強。
陳述語氣表命令:
以羅切斯特原句為例,當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物品或服務時,作為求取方,會出現以下句式:
原句1:Mr Rochester:“Miss Eyre,I should like some tea.”
(1)Give me some tea.
(2)Could you give me some tea?
(3)You should give me some tea.
(4)Why not give me some tea?
這四種句式在語言交際過程中都執行命令的功能,然而只有句(1)是一致式,祈使句的形式發出命令。句(2)用一般疑問句表委婉命令,句(3)用陳述語氣表命令,句(4)用特殊疑問句表強硬的命令。不難得出,羅切斯特利用陳述語氣向簡愛發出命令,再次體現出兩人權勢關系差距。
疑問語氣表請求:
原句2:Mr Rochester:“Jane,will you have a flower?”
通常情況下,疑問語氣的基本功能是索取信息,提出問題。顯然原句2并非是羅切斯特在向簡愛索要答案,而是在表示請求。用疑問語氣表征祈使語氣,既有請求也有命令,不但要求受話人的言語回應,還期待行動回應,使祈使句的強迫性大大減弱。此處表明,在羅切斯特愛上簡愛后,他不顧兩人的身份地位上的差距,熱情主動地向簡愛示好,這說明權勢關系并非一直不變。
本文從人際功能出發,在語氣系統視角下,借助語氣選擇和語氣隱喻創新地分析了《簡·愛》中主人公之間的對話,從而揭示出兩人懸殊的權勢關系。在等級森嚴的貴族社會,簡愛作為身份卑微的家庭教師,羅切斯特作為上流社會中的一員,勇敢地相愛,這無非是對社會及其偏見的大膽挑戰。總之,通過人際功能語氣方面的分析,可以為讀者提供另一個角度賞析《簡·愛》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