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鑫
(太原理工大學基礎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面對新的形勢,新的環境,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方面,高校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開拓大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對于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除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外,還需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思想道德素養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愛爾蘭詩人葉芝說過:“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要通過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挖掘自身想象力和創造力,樹立勇于創新、敢于堅持、敢于奮斗的意志,鍛煉堅韌不拔的精神,使之能夠敢于挑戰、敢于質疑,把良好的品德轉變成內在的人格,促進大學生開闊創新視野、開拓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
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合格人才,首先必須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是大學生提升創新能力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那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挑戰,新的機遇,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充分了解國情,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充分認識創新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充分了解創新的最基本的性質,堅持自己的創新的信念,同時,要正確面對創新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困難和挫折,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開拓創新思維。
社會責任感主要反映在對家庭、集體、社會、民族、國家等的關懷及奉獻中,是家國情懷的重要體現。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正確對待幾者之間的關系,在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定位和所需履行的社會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不斷提升愛國情懷,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道德水平是個體的品德品性。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在創新能力提升過程中的個人素質的提高,也影響著社會的進步。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有效途徑,通過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解讀相關法律法規等,使大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知法守法、約束行為,把握正確創新方向,創造良好創新氛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現出了多途徑、多方位的特點,在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理性判斷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都進行了有效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為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基礎,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創新實踐的開展,不斷推動國家創新發展。
提高創新意識有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意識和觀念教育本身身就包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此過程中,不斷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和創新實踐有效結合,通過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引導學生樹立勇于創新的品質,啟發創新靈感,開拓創新思維,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能力提升良好地結合在一起,滿足高校加強政治教育的需要,也能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創造力和與時俱進的優點。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適應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的要求。一方面,要挑選具備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的專業教師,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共同針對大學生通過開展沙龍、面對面交流、項目學習鍛煉、思維訓練、參加科技競賽等活動,開拓創新思維;另一方面,要注重聘請優秀的校友、企業家作為專職顧問,通過校企共建、校企合作,為大學生傳授專業實踐知識,建立創新實踐基地等,開闊創新視野,從而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