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茹
(中共孫吳縣委黨校,黑龍江 孫吳 164299)
我國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加速了企業文化進程,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績。但與此同時,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定位不科學,與生產經營活動脫節,創新動力不足,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不高,企業文化傳播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大大制約了中小企業文化的建設與企業精神的構建,對穩定企業發展、構建創新型企業具有消極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點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小企業文化建設。
受企業規模的影響,中小型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企業領導者高度重視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追求企業利益的同時,對于生產經營與企業文化之間難以進行有效的處理,導致企業文化定位不合理。首先,部分中小企業將企業文化與企業外在形象直接掛鉤,將工作精力放在企業標語口號、企業標識等方面,外在形象做得非常好,但并沒有把握好企業文化的核心,使得企業精神游離在生產經營活動外。其次,部分中小企業將企業文化與文體活動直接掛鉤,企業文化建設途徑主要為文藝演出、電影觀看、成立職工俱樂部等。從根本上來說文體活動只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增強員工歸屬感、加強職工內部聯系具有積極作用,但是難以滲透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精神。再者,部分中小企業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直接掛鉤,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主要是依托于宣傳部門進行思想教育,弱化了對內涵的理解,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缺乏實效。最后,部分中小企業將企業文化與規章制度直接掛鉤,制定后組織員工學習,規章制度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制度要素,對保障企業文化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與企業文化建設等同起來。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文化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脫節,使得企業文化難以凝聚廣大員工力量,真正滲透到員工心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對生產經營管理的指導作用不足。企業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與企業利益發展目標有著極深的關系,優秀的企業文化對提高中小企業經濟效益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前期發展問題和企業規模問題,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發展的巨大壓力,難以有效處理企業文化建設與經濟效益目標之間的關系,導致企業文化建設與經濟效益發展成為“兩張皮”,缺乏內部良好的連接,弱化了企業文化的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創新不足,是新形勢下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急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接受了新的理念的熏陶,但是多數企業互相模仿、照搬經營管理模式,企業文化建設千篇一律、缺乏個性,特色體現不足。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社會環境等綜合變化的體現,不準確把握和跟隨新形勢很難造就與企業環境相符合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
要處理好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與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提高認識、科學定位企業文化。首先,要加強中小企業文化與企業外在形象的聯系,在加強企業標語口號、企業標識等的設計的基礎上,把握好企業文化的核心,促進企業精神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其次,要開展類型多樣的文體活動,為推進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創造有利的條件,幫助員工增強歸屬感,將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內化到員工隊伍中去。再者,中小企業文化建設要與思想政治工作聯系起來,充分挖掘和發揮宣傳部門、工會等部門的作用,深化對企業文化內涵的理解,積極開展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活動。最后,要加強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為保障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創造條件。只有中小企業領導者有正確的價值觀、經營觀、文化觀和良好的領導風格,才能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良性發展。
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活動的聯系,深入分析研究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使企業文化成為凝聚廣大員工力量的文化。通過各種活動、宣傳形成企業精神并真正滲透到員工心中、企業生活經營管理活動中,不斷增強對生產經營管理的指導作用。同時,要正確認識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發展問題和企業規模問題,處理好資金、生存、發展等壓力和經濟效益目標與企業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各自發揮作用,齊頭并進,為打好企業文化基礎提供條件。再者,中小企業要加強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借鑒,結合自身狀況和企業文化建設問題進行創新,擺脫互相模仿、經驗照搬等模式,增強企業文化的個性與特色。要加強企業精神的培育,在動員廣大員工積極學習,提高素質的基礎上加強企業文化傳播。
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得到了高度重視,經過不懈努力也取得了突出成績,同時仍然還存在著定位不科學、與生產經營活動脫節、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恒古不變的有利于企業穩定和諧發展的重要課題,新形勢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然需要依靠廣大員工,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員工是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