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外國語學校 張陽陽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建筑是人類勞動創造的結晶,承載著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歷史,是我們了解認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古老而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傳統建筑,登封少林寺、嵩陽書院、嵩岳寺塔、洛陽白馬寺、龍門石窟、開封鐵塔、龍亭、南陽武侯祠、安陽殷墟和文峰塔等,不勝枚舉。歷史建筑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貼地的音符,每一個建筑都在漫長的歲月中留下滄桑的故事。保護和研究歷史建筑,對延續歷史文脈,塑造地域特色風貌,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一以來,我對歷史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寒暑假做了一些學習考察活動,對保護發展歷史建筑有一些思考和體會,總結如下。
積極宣傳引導。目前,保護發展歷史建筑沒有得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應積極開展宣傳,擴大影響。建議在中小學歷史、科學等學科教材中增加歷史建筑的相關內容,鼓勵校本課程、課外輔導讀物開發相關內容,鼓勵中小學開展保護利用歷史建筑的課外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到學校開設講座,激發中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創新方式方法,開展歷史建筑宣傳活動,增強歷史建筑的吸引力。組織開展形勢多樣的歷史建筑學術研討、實地考察等活動,活躍文化交流,促進交流合作,擴大歷史文化建筑的影響力。
增加資金投入。經費不足是當前制約歷史建筑保護的一個主要因素,有些地方資金缺乏,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筑年久失修,甚至遭到破壞,令人痛心。建議各級政府制定保護發展歷史建筑的工作規劃,將這項工作納入財政預算,根據需要增加投入,保障經費。建議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本著有利于保護發展歷史建筑的原則,探索專業化、社會化保護發展運營機制,動員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歷史建筑的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破解資金不足的難題。保護發展歷史建筑人才相對缺乏,沒有年輕人從事這項工作,工作后繼乏人。建議加強這方面人才培養,大學增設相關專業,文化館、博物館等招聘專業人員,增強工作力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加強相關技術、工藝研發,開展技術培訓,加強業務指導,推動地方歷史建筑保護工作科學健康發展。
明確保護責任。在考察過程中發現已經劃定為國家保護文物的歷史建筑,保護比較好。還有一些近現代建筑,也具有保護利用價值,但未經認定,存在被拆除的危險。建議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盡快開展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普查確定工作,積極挖掘尚未發現的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將需要保護的建筑確定下來,明確保護范圍、有關要求和保護措施,防止遭到破壞。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強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完善傳統村落名錄,建立傳統村落警示和退出機制,開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評選認定,使農村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得到保護。建議對需要保護的歷史建筑建立工作臺賬,明確保護任務、責任單位,并將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人,加強管理。
合理保護利用。歷史建筑蘊藏著極具智慧的思想觀念、理論原則和技術方法,應認真梳理和汲取這些資源,研究歷史建筑的風格、技藝和歷史文化思想內涵,合理保護利用。可挖掘歷史建筑的文化價值,發展旅游業。但要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劃定保護范圍,嚴格執行相應保護措施、建設控制要求和環境保護標準,加強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山梃b歷史建筑開展建筑設計,傳承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讓建筑成為傳承文化和歷史記憶的銘碑。鄭州綠地中心千璽廣場借鑒嵩岳寺塔外形進行設計,造型獨特,成為鄭州標志性建筑。城市建設要尊重歷史文化,保護文物古跡,可根據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結合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開展城市設計,融入現代元素,精心打造地方特色風貌,提升城市品味和形象,既解決歷史建筑保護問題,又解決城市空間秩序混亂、環境品質下降等問題,增強老城區功能,煥發老城區活力。河南安陽市中心有一座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建筑——天寧寺塔,周圍的建筑原來雜亂無章,高低不一?,F在圍繞天寧寺塔開展城市設計,周圍建筑高度略低于天寧寺塔,設計成仿古建筑,形成了統一的風格,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