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民
(黃河科技學院國際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隨著我國人口增多,就業壓力增大,在全國推行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機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推行校企合作具有許多方面的優勢。第一,高校和公司相互合作可以加快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人才。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設立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專業課課程,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缺乏實踐應用性,這和學校最初的辦學宗旨和目標相違背,難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學校應該立足于基礎理論,重點在于拓展教學內容,將課堂教學和企業實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了解與自己專業相關領域的用人單位的具體情況和要求,幫助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期間,朝著特定方向和領域培養自己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此外,學??梢愿鶕髽I需要設置相關應用型課程,邀請企業優秀人才到學校進行實踐講學,或者由老師帶領學生參觀企業等等可行的實踐課程方案,各類有意義的企業實習課程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拓展了學生思路。第二,學校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可以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經過大量的文獻研究,可以知道當下很多授課教師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內容過于傳統,不能跟上當下時代發展的趨勢,大多老師不注意基礎內容和應用的結合,從而造成授課質量低,同學們接受慢,基礎內容和應用嚴重脫節。通過進行校企合作,學??梢越o授課教師們提供一個全新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更進一步了解企業需要的人才特點并據此設置合理有效的課程內容,在授課的時候,插入課外鍛煉環節,還可以設置典型專家講座以及類似方式,使大家能夠利用鍛煉的機會體驗更多課本內容沒有的環節。此外,學校還可以促進企業優秀的管理人員或員工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發散他們的教學思路,讓課堂更加生動,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激發學生創造靈感,給學校帶來新鮮的活力。第三,高校和公司之間加強合作可以提高人才錄入的質量。學校通過和企業建立一定的合作關系,使學生直接進入工作鍛煉,這可以極大的增加學生對企業的了解,有利于單位HR充分觀察學生的實際能力,避免資源浪費,因此可以提高企業人力來源的基礎。此外,不同企業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學生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輪崗,有利于學生擴大視野,充分了解自己合適的職位工作內容,根據具體內容和要求自主學習專業知識和能力,節約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再是遍地撒網,而是有目標的訓練,既快速提升了學習實踐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對就業早做打算,設定可行目標,重點培養自己的應用能力,為企業招聘優秀人才做好扎實的準備。
(一)在專業建設上加強合作
學??梢远ㄆ谘埰髽I市場敏感度強、業務能力豐富的專業人員參與到學校的日常教學中,給學生帶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課程要突出各專業的獨特性和建設的方向,定向培養市場需要的人才,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早做準備。
(二)在改革建設上加強合作
學校要進行當下授課模式的改進,而改進的過程中自然離不開多方位的調查,而調查最好的點就是各個用人單位,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并且結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實現課堂教學和企業文化相適應,這樣就可以讓任課教師到相應企業進行調研,掌握用人單位對所需要人才的直接要求以及畢業生不足之處,培養教師敏銳的眼光和豐富的企業經驗,我們都知道,教師在改革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該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提供的平臺來積累教學素材和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思路,促進又快又好的改革。
(三)在人才培養上加強合作
學??梢院陀萌藛挝还餐憻拺眯腿瞬?,在理論知識方面則交由學校進行規劃和提高,可學校的實踐資源和空間畢竟有限,有些需要高級設備的實踐活動不能獨立完成,因此學校可以將活動方案交給企業,由企業負責組織活動鍛煉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能力,學校與用人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合作,讓學生能夠享受到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實踐體驗。除此之外,學校也能夠通過申請專業的課題項目來深化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建立項目組建研究團隊,然后進行用人單位工作環境的實地調研,對于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課題探討,為企業提供優秀的改革方案和建設方案,學生跟導師一起做課題的過程既可以提高學生專業的科研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對企業方方面面的把握,有利于學生突破自身對書本知識的局限性,學會將知識應用到課題研究。
當今人才短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以就業為目標,培養實用人才對于各行業的長足發展具有其好的效果。而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積極推動校企之間的合作。高校與各大公司的合作可以給授課模式帶來巨大變化,學校要積極推動和用人公司全方位的合作,為學生搭建學習和實踐融合的教學平臺,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企業運作的機會,讓學生親自走進企業去感受、去體驗,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創新型的創作精神,發揮應用型人才的價值。
[1]史曉英,袁松.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3):186.
[2]高少華.淺析校企合作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0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