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雨 代 嬌 王俊峰
(1.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2.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云南 曲靖 655000)
行動導向教學其實就是老師和學生一起來確定教學目標并且引導整個的教學過程,在這個基礎之上學生展開主動全面的學習,繼而統一腦力和體力勞動,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采用的教學方法一般有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引導文教學法、模擬教學法以及項目教學法[1]。護理學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課程,然而目前大多采用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實驗教學和實際的操作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提高基礎護理學的實驗教學水平是當前尤為重要的。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將行動導向教學應用在了基礎護理學的實驗教學中,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一)一般資料
選取某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學生110名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并取得了學生的同意,將110名學生隨機分成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5名學生,其中對照組的學生年齡為22.1±1.1歲,學習成績為591.0±3.6分;研究組學生年齡為22.5±1.2歲,學習成績為593±2.8分。對兩組學士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后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的學生采用傳統的護理學實驗教學法。研究組的學生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按照行動導向教學的相關要求,教學過程一般分為準備階段、執行階段、總結評價階段,具體教學情況如下:
1.準備階段,首先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老師需要用一周的時間給學生講解有關行動導向教學的知識;將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作為參考標準和依據,制定出相應的項目或者是任務;而學生則根據教學老師布置的項目或任務,收集相關資料并分小組展開討論并做出相應的護理計劃。
2.執行階段,首先老師要對各小組的護理計劃進行分析評價,對學生所遇到的問題以及重難點進行講解和探討;其次各小組自行開展訓練,老師在一旁進行隨時的指導;再次,展開各小組之間護理計劃的評價;最后老師和學生將在練習中的問題進行總結,指導學生在實際的護理工作該如何處理所遇到的類似問題。
3.總結階段,在課后,學生要對上課時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總結,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執行方案,對于不熟練的實驗項目可以自己到開放式的教室去進行自主練習;在學完一個章節之后,老師要和學生一起分析探討出具有探究性、綜合性的項目,也可以分析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來指導學生。
(三)觀察指標
對兩組學生進行相關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考核,并進行對比,還要對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進行對比。
(四)統計學方法

(一)兩組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情況
在對兩組學生實行了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后,研究組學生的理論考核以及操作技能考核,教學效果,學生的評判性思維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的應用情況對比
行動導向教學的核心所在就是教學的任務或項目,案例教學是其在教學過程中所著重強調的,重點解決的是在實際的護理過程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學生所具有的主體作用[2]。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研究組的學生在基礎護理學的實驗教學中應用了行動導向教學,學生的技能操作、理論知識的掌握度、評判性思維的測試以及最后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的學生,從而讓學生可以明白如何將書本上的知識很好的應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去,為學生在日后的護理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能夠更快地適應崗位工作,為病人提供較好的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用行動導向教學對學生進行基礎護理學的實踐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可以在基礎護理學的實驗教學中進行大力推行。
[1]由淑萍,何麗娟,莫合德斯;斯依提,等.對本科護生行基礎護理學行動導向教學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7,24(12):10-14.
[2]何娟娟.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的運用[J].醫學信息,201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