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華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鎮江 212400)
隨著課程改革的穩步實施,高職院校在大力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經過幾年大膽的摸索和探究,最終形成了一套特色的教學實踐。建立以“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教——學——用相組合,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教室里教,實訓室里練,社會來檢驗的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思維空間,讓學生自主學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突現學生“學”的功能定位,教師與學生要相互配合、促進,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真正體會到“我的課堂,我做主”的學習魅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最終體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我校《商務日語》專業在2002年創辦,日語專業是對零起點的學生從日語語音教學開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的日語聽力和日語口語,就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突破以往的單純由老師授課的教學模式,將教師的主導作用,轉變為引導作用,建立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用活潑多樣、易于理解、樂于接受、主動學習的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針對日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營造氣氛,重視情感與方法開始
興趣是人對事物積極而持久的認識傾向,是學習知識的動力,學生對他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不倦,越學越愛學。在日語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和正確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維能力。每個人在學習中表現出的積極性和差異性很大,如果學生對日語毫無興趣,就缺乏學習的熱情和積極地學習態度,甚至出現逆反心里,他們也就不愿學,接著就會放棄,使學習陷入被動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積極向上的情感感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上課時,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只有把學生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才能活躍,學生才會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教師要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學習欲望,使學生懷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這樣才能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使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師生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交往共同發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分組討論,培養自主學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促進,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式。對于外語學習而言,語言教學不可忽視“人際交流”,學生大部分已經掌握語言但往往在理解、運用及表達方面有些欠缺,這就是現在日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弊端,所以教師應該取締了陳舊的教學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好奇,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讓學生愛上學習,敢于表達,鍛煉學生日語能力,做到“聽、說、讀、寫、譯”面面俱到,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不同場景,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小組之間的劃分,以競賽式為主以情景表演為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習了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這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的方式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理運用、合理分析綜合的能力,情景表演活動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愛上學習,敢于表達,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并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達到了寓教于樂教學效果。
對于日語跟其他外語一樣,以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最重要的是語言環境,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更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傳統日語課堂忽略了這一點,使得學生的日語知識掌握極其死板,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所以教學模式要不斷改革,逐步打破過去傳統的、單一性教學,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科學地、合理地加強實踐性教學。學生在學校學習,終究要走向社會,面臨巨大的挑戰,要獲得社會的認同,所以教師應該擴大學生的活動范圍,給學生拓展發展的空間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場所,把課堂上的專業知識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實踐中去,來增強學生的日語實際運用能力。因
此,我校日語專業在課堂之外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實際的環境中得到鍛煉,在實踐中消化所學知識,更加自覺地鞏固自己的日語知識體系。同時學院每年還舉行中日友好大阪和歌山語言學校交流,(2017年日本平成遣中使青少年友好代表團一行來我院開展文化交流活動),開展“中林杯日語演講比賽”,積極參加全國高職高專日語技能競賽,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有利的。教學要緊密接近社會,接近實際,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上下功夫采用各種靈活多變、先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基礎之上,加強與校企合作,多與中日合資企業、外貿公司等接觸,建立合作項目,尤其是和有用人意向企業的實訓合作,了解行業所需人才。學生利用假期到日資企業以及派遣學生到日本學習研修,培養潛力的外貿日語人才。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差距、強技能,與人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商務日語水平大膽創新,在畢業后零距離上崗。這種建立校企結合、互惠互利的實習基地,這樣的合作既能降低企業的成本,又使學生得到了鍛煉培養學生多技之長。有部分優秀學生畢業后進入了日企從事商務工作,自己在校親身實踐所學的技能投入于工作中,均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高職商務日語專業的實踐性,適應當代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才能使學科最終成就一批社會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
高職院校日語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合作,讓學生勇于實踐,為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學生的就業以及今后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走出校園投身于工作中。

系統設計實踐、實踐教學內容
[1]華青.試論泛在學習環境下日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大學教育,2014.12.
[2]仲偉合.高校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