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想要真正的在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實施創業教育,就需要對教育工作作出一些創新,從而培養出具有創業精神和開拓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不斷的輸送具有社會競爭力的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這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的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發展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其自主創業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我國高職院校目前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在我國高職院校長久以來的發展過程中,教學工作過度的依賴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往往會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同時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也不夠,這已經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導致了我國高職院校對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的需求脫節的現象。經濟管理類專業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但是在我國的高職院校中,對其開展的實踐教育往往不夠,并且相應的實訓手段和內容也較為落后,在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沒有讓學生樹立準確的企業經營管理觀念,這嚴重的影響著該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效率。因此我國的高職院校要針對這種現狀對當前的教育模式進行改善,完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體系,同時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的培養,從而提高我國高職院校經濟管理人才的創業能力。
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對創業教育是這樣定義的:創業教育的概念被分為兩層,第一層的概念是對學員進行從事各種相關專業行業的教育;第二層的概念是對學員進行事業心、責任心、開拓精神、冒險精神等心理品質的教育。通過對這個解釋的理解,結合高職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創新教育,筆者將創新教育工作總結為了三個方面:(1)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學生擁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并且讓學生對專業技術進行熟練的掌握,然后使其具有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讓學生通過競爭的手段獲取所學專業和職位,并在工作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創造性;(2)在高職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育工作中,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3)在高職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教育工作中,通過創業教育讓學生充分的吸收較為全面的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為學生的創業提供堅實的基礎。
(一)結合創業教育進行師資隊伍建設
想要建立這樣的一支師資隊伍,我國的高職院校應該做到以下的幾點:(1)提高參與創業教育工作教師的專業素質。高職院校應該鼓勵降級管理類專業的創業教育老師參與到社會企業的工作中去,給予充足的時間讓老師到企業中兼職。另外鼓勵院校中的年輕老師直接參與到社會上的創業活動中去,通過老師實際的參與創業,積累對創業工作的經驗,從而傳達給學生。(2)高職院校通過邀請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或者具有創業成功經驗的企業家,在院校內進行講座。或者直接聘請一些具有創業經驗的企業人員到院校中做兼職教師。通過這些人員向全校教師傳授創業的經驗和專業的理論知識。
(二)高職院校要加強創業教育的課程建設
我國高職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其包含的專業課程有很多,這些課程的開設和教育模式都主要是為了向學生們傳授創業知識,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新形勢下,社會選擇人才的標準更傾向于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而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將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應該加強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培養其創新創業的能力。必須把培養大學生的個性品質、心理意識、創業技能、專業知識等有機結合起來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和培養目標,要把創業教育融入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各專業教育教學體系中去進行課程設置,形成新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富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
(三)開創創業實踐基地
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創業教育工作中也是極為重要的。建設創業實踐基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提供創業的實踐基礎,并對其進行創業活動的引導。學校應該向政府申請建設創業實踐基地的資金,并為基地配置專業的創業指導小組,小組可以由校內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老師組成,并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業活動中,為其樹立健康的創業意識,在學生進行創業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及時的進行解決,從而提升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完善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
從上述分析可知,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更傾向于接受那些富有創新精神并且敢于冒險的高素質人才。因此以我國的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為例,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對創業教育工作重視起來。
[1]何小杰.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開展創業教育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4(21):55.
[2]梅麗紅.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創業教育研究[J].知識經濟,2014(1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