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懿飛 闞馨童 劉笑影 趙新越 劉亞奇 王曉原
(山東理工大學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智能交通研究所,山東 淄博 255049)
隨著社會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上升,高校教師購買車輛的數量也呈現快速上升的態勢,校園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建設趕不上車輛的增長速度,校園交通安全隱患日益突出。針對校園道路交通存在的問題,曹銳等[1]從道路交通優化設計、交通組織、校園交通標志標線設計優化等方面對校園道路交通進行了規劃;李新民等[2]強調加快校園道路標志、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是預防和杜絕校園交通事故發生的最有效措施;潘虹[3]分析高校校園公共設施存在的普遍問題,找出高校校園公共設施的設計方法;高傳龍等[4]從校園交通設施、安全管理、法律保障3個層面分析高校校園交通現狀,基于交通安全管理視角提出相應的策略。
如何使校園道路交通設施更高效、有序、方便的為校園人群服務,成了許多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為例,分析校園內道路交通設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我國高校校園交通安全設施規劃提供借鑒。
與城市道路相比,校園道路路網密度較高,如毛細血管四通八達,連通性較強。校園道路性質以生活功能為主,寬度較窄,多為行人步行專用支路,步行通道線形復雜,道路線形結合景觀設計要求。少部分交通功能較強的道路線形簡單,滿足轉彎半徑的要求。
校園內的交通參與者以學生和教職工為主。其中學生群體交通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學生因日常學習生活的需要,頻繁往返于教學區與生活區、后勤區之間,表現為上下課時段的陣發性交通,其交通方式以步行與非機動車為主。教職工群體因教學要求,主要來往于教學區與辦公室之間,其交通方式多樣,機動車、非機動車、步行均有一定的比例[5]。
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校園交通設施規劃不科學現象。對于建設歷史久遠的高校老校區,大多數在建設初期缺乏統一規劃,校園道路普遍較窄,沒有車輛、行人分道線,交通秩序混亂。而對于高校新校區,校園道路雖然變寬,但路網結構不合理,通行條件普遍較差,交通安全配套設施不完善,存在著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交通安全設施是指為保障行車和行人的安全,充分發揮道路的作用,在道路沿線所設置的交通標線、標志、護欄、隔離柵、輪廓標、誘導標、防線設施、照明設備、交通監控等設施的總稱[6]。
校園的交通環境、道路條件、設施等與城市道路有一定的差別,它主要服務于校園內師生出行的需求,同時承擔外來訪客、消防應急等功能。從校園交通安全的角度出發,校園交通安全設施大致可分為交通標志標線、行人指示系統、隔離設施系統、照明及監控系統等。標志主要包括指示標志、禁令標志、輔助標志等;行人指示系統主要包括路標、指示牌、地圖(位置圖)以及其他各種信息服務手段;隔離設施系統主要包括隔離柱、護欄等。
設計原則的正確使用能夠幫助設計師更好地認識校園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特性。校園的交通安全設施應按照規范的設計標準進行規劃,把校內師生的安全和出行效率放在首位,把交通設施的可視性放在重要位置,考慮各交通設施位置功能上的呼應。針對不同的道路環境和交通狀況,設計出更加規范、系統完善的校園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從而保障行車和行人的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對校園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義[7]。
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占地面積3 600余畝,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理工學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校內建有綜合的運動場、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實驗中心等各類現代化服務設施,校園周邊的土地利用類型多為居民用地,誘發的交通量大。
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交通安全設施設置多樣,具備基本的照明設施、隔離設施、標志標線、爆閃燈及監控設備等,但也存在著交通安全設施設置不當、缺少、養護不到位等問題。如校園內的交通標志設置不協調、交通標線的連續性差、車輛禁行區未設置隔離樁、出故障的路燈未及時維修等。
4.3.1路牌系統
完善校園路牌系統,首先對校園部分無名道路進行合理的命名,然后在道路合適位置設置路牌標志。每段道路的起止處各設置一座路牌。如道路總長度在80 m以內,只在道路的起止點設置路牌;當道路長度超過100 m、寬3 m~20 m,中間有一個交叉口時,在交叉路口處再增設一座路牌;若道路中間有N個路口,且與上一個路口距離在100 m以上,路牌的設置以此類推。以機械交通實驗樓北面的道路路牌規劃為例,如圖1所示。

4.3.2指引系統
為方便師生以及前來校園旅游、辦公、參加活動等來往人群的出行,本文構建契合校園特性和校園需求的指引系統。
1)機動車指引系統。
a.交通標志。警告標志用以警告道路使用者注意前方路段存在的危險和必須采取的措施。根據校園道路的特點,警告標志應設置在距離危險地20 m~50 m之間的醒目位置,以便駕駛員能夠針對危險狀況及時作出反應。禁令標志是對車輛加以禁止或限制的標志,一般也需設置在醒目的地方,并隨標志設置目的而改變標志。以青年路為例,如圖2,圖3所示。

指示標志是用來指示道路使用者進行的信息,常設于行車道的入口處,也用來指示準許行駛的方向,如向左(向右)轉彎,靠左(或右)側道路行駛等[8]。指路標志用來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沿線道路經由的地名、方向、距離等。
b.交通標線。由于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道路未設置中央護欄,可在機動車雙向行駛的校園道路中央施劃單黃實線,規范機動車分向行駛;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界線上施劃機非分隔線,不允許機動車借助非機動車道時,用單白實線;反之,用單白虛線;施劃人行橫道線,寬度一般3 m~9 m,并與路面菱形標識和行人過街警告標志配套使用。
2)行人指引系統。
校園行人道路指引系統,就是引導不熟悉校園情況的行人從校園某一地點前往其他地點的一系列交通指引方式及設施的統稱。對校園內行人的指示系統進行規劃時,選擇了出入口索引圖、主要路口定位導向圖、道路詳細指路標牌三種不同的指示標志。出入口索引圖是整個校園的平面布局圖,包括主要的建筑物及其指示方向;主要路口定位導向圖是主要建筑物附近的局部道路指引圖,與入口索引相呼應;道路詳細指路標牌是向行人提供詳細的指示地點方位和距離信息。
4.3.3隔離設施規劃
為了確保校園指引系統的實施力度與實施效果,在不允許機動車通行的校園道路交接處設置禁行的物理設施,強制機動車駛入,確保道路路權的明確,保障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安全。
根據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的道路交通特點以及道路交通需求,本著按需設置的原則進行合理的設置。對于需要恒久性禁行并且不會影響消防救災的道路設置固定路樁;對于舉行大型校園活動需要暫時禁行的道路,可以設置移動式路樁或者交通錐。按照以上規劃思路,對山東理工大學西校區校醫院周圍道路的隔離設施做了規劃,如圖4所示。

4.3.4照明系統和監控系統
1)照明系統。考慮到淄博市多霧霾的天氣條件,可選擇發光效率高、使用壽命長、透霧性能好的高壓鈉燈作為燈源。由于校園道路路燈既要達到機動車的照明標準,又要滿足非機動車和行人的照明要求,所以建議校園道路路燈縱向間距設置45 m。路燈高度應低于道路旁樹冠高度,對于一些需要照明亮度較好的區域,可采用高桿照明,擴大照明范圍。
2)監控系統。監控設施主要設置在校園的各個路口,雖然監控范圍廣、畫面清晰,但其發揮的作用主要是為學生尋找失竊的物品。所以要對監控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構建校園監控平臺。監控設施與測速設備等交通安全設施相結合,對超速等不遵守交通規定的行為進行及時的拍照記錄,給予懲罰。將監控系統與報警裝置相銜接,對校園內發生的突發事件,受害者能進行及時的報警,請求救援,發揮監控系統在校園安全實時防衛中的作用。
在我國高校校園中,交通安全設施的規劃并不盡如人意,不能很好地引導行人和機動車在校園內通行,甚至給師生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和安全隱患,而良好的交通安全設施規劃能更好地明確路權、保障行車與行人的安全。因此,高校應當對交通安全設施的規劃作出足夠的重視,有規范化、人性化的交通安全設施,才有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
[1] 曹 銳,潘黃勝.大學校園道路交通系統布局規劃研究——以蚌埠學院為例[J].價值工程,2013(36):8-10.
[2] 李新民,張 健.高校校園交通事故產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3):91-93.
[3] 潘 虹.大學校園公共設施設計方法探析——以安徽工程大學為例[J].黑河學院學報,2017(4):72-73.
[4] 高傳龍,韓寶睿,楊熙宇,等.校園安全視角下的高校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以南京林業大學為例[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16(12):182-186.
[5] 羅丙軍.大學校園道路交通系統優化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09.
[6] 葛亞軍,袁 潔.淺議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對交通安全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9,35(7):281-283.
[7] 朱 昱.淺析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J].科技資訊,2016(29):147-148.
[8] 鐘喜林.校園道路指引系統的設計[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5(2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