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源水務準東供水有限公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加強對庫存備件的管理,是保證設備正常安全運行的物質基礎。但在現階段,供水企業在庫存備件管理方面相對薄弱,備件積壓現象較嚴重。造成備件積壓的原因主要有:投產之前對備件消耗規律預估不準,造成存儲數量出現偏差;備件采購周期較長、手續較繁雜,為防急用而存儲過多數量;設備維護管理人員對設備運行維護制度與管理辦法章程執行不規范,導致預估的設備周期表存在偏差,庫存備件存儲出現問題,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1]。
設備監測不夠實時主要體現在:一是對設備故障的監控不及時。供水企業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供水設備進行實時檢測,發現監控系統出現故障立即向領導報告,及時聯系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維護[2]。同時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洗與維護,以保證民眾用水的安全性、可靠性。但是由于部分監控人員對實時監控操作規程的應用性掌握有所欠缺,導致視頻監控系統不能正常安全運行,設備難以做到實時監控,設備運行中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二是對設備技術狀態監控不精準。隨著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設備診斷技術和狀態監測也隨之發展迅猛,但是在現階段,大多數供水企業并未充分利用科技進步的成果,暫未使用設備狀態檢測儀或較少使用設備狀態檢測儀對核心設備進行監測,導致設備技術監測狀態監控不精準現象的頻發。
當前供水企業對設備維護與管理多采用計劃檢修,其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已經不能滿足當下設備維護管理的需求。實踐表明由于狀態檢修成本低,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少,故而狀態檢修代替計劃檢修勢在必行。同時,狀態檢修以完善的設備信息為依據,但是當前供水企業的設備信息卻存在碎片化現象。
供水企業的設備信息存在碎片化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供水企業崗位分工的影響。技術員負責備品備件、設備調試等信息,值班員負責日常運行、故障問題等信息,維修工負責更部件更換、設備保養等信息。如果供水企業未建立一個完整的信息共享平臺,很容易造成各班組各自為政,給供水企業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工作帶來不利影響。二是狀態檢修理念尚未普及[3]。狀態檢修較之計劃檢修,檢查項目和周期不是固定的,要根據設備運行狀況隨時作動態調整。但是受傳統模式影響,供水企業設備維護管理以技術員意見為主導。其次,設備運行狀況需要技術員、值班員、維修工深入溝通,分享各自所掌握的設備信息,才能對整個設備的運行狀況有所掌握。但是一些值班員與維修工并未真正意識到自己在狀態檢修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設備運行、維修及監控不同階段的狀況,預估需要更換備件的種類和數量。在投產之前,通過多方詢問有經驗的使用單位,或者詳細咨詢制造商設備易損耗備件信息,進而確定科學的備件采購計劃;在運行期,設備維護人員要嚴格執行運行維護制度與管理辦法規章。首先,嚴格按照運行參數量綱使用英文國際通用標準做好運行記錄,如表1
然后根據泵站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出泵站各類設備定期維護項目、周期表及設備分工管理表,從而確定設備故障發生的規律性與重復性,提高供水企業對庫存備件數量的預估性。在運行后期,及時了解備件發展動態,提前預備或改造更新備件,以減少備件市場短缺或停產現象造成的影響。

表1 運行參數量綱使用英文國際通用標準
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監控預警系統,監控室須24小時有人值守,負責實時監控,確保視頻監視系統正常運行和視頻文件有效儲存,保存備查期限,重要視頻文件須保留三至六個月。同時加強監控人員對實時監控操作規程管理內容的培訓,保證其操作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所示進行,對于違反規定操作規程的監控人員,造成后果均由個人承擔,以此保證設備監控的實時性[4]。
其次,加強設備狀態監測儀器的配置。供水企業要與時俱進,緊隨時代發展,在技術監測方面,率先采用先進的監測儀器對設備技術狀態進行監測,如,利用監測儀器有效地對電機的軸承和繞組進行溫度監測,對電機、水泵的振動進行監測等,然后通過對設備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最終確定設備維護與管理的策略。
深化設備信息的銜接,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增強供水企業崗位分工人員之間的設備信息銜接。例如,供水企業可以通過運行交接班制度,來增強技術員、維修工、值班員之間設備信息的有效銜接。運行交接班制度是運行各班組之間為了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和設備安全運行而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此項制度的有效實施,能夠保證技術員、維修工、值班員在交接過程中所負責檢查的設備狀況信息
得到完整性共享,不僅避免了各班組之間各自為政現象,也有利于供水企業設備的維護管理。二是加強狀態檢修理念的普及。通過開展定期的集中培訓,提升供水企業設備維護與管理人員對狀態檢修理念的認知。集中培訓內容應包含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理論學習可在公司辦公室,實際操作在管線或泵站,并建立培訓記錄臺賬。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使得供水企業全體設備維護人員對各自崗位職責更加明確,進而逐漸推進他們對狀態檢修模式的認知度、重視度,為供水企業設備維護與管理提供可持續性發展的保障。
供水企業設備維護管理的水平事關民眾用水的安全性、可靠性,也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鍵因素。本文對供水企業設備維護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庫存備件不夠合理、設備監測不夠實時、設備信息碎片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科學控制庫存備件、加強設備實時監控、深化設備信息銜接三個方面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在供水企業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與完善優化措施,促進供水企業良性發展。
[1]張志宏.供水企業機電設備的節能措施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16):105-106.
[2]翁巧龍.供水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探討[J/OL].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7(09):93-94.
[3]劉桂真.關于如何提升供水企業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14.
[4]張劍.淺析電子信息技術在供水企業機械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6,(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