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品牌奇跡中國一個品牌的價值如今超過麥當勞——貴州茅臺的股價一路狂飆之后,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全球躋身該俱樂部的非金融企業不到90家,而且多數品牌都不是在單一市場銷售單一品牌。要知道,從斯里蘭卡到厄瓜多爾,你都能找到麥當勞的漢堡。
投資者如此看好茅臺不難理解。全中國上下沒有人不知道茅臺這個牌子,這意味著茅臺可以將不到10%的收入用于銷售和市場營銷環節。與茅臺相比,法國路易威登集團這方面的支出超過營收的1/3。給茅臺收入帶來保證的因素還有一個:消費者對其需求極高。結果是,在1000億美元俱樂部中,茅臺當屬盈利最好的。
不要覺得這是中國唯一的奇跡。些許的保護主義加上崛起的中產階層,誕生像茅臺這樣的大品牌不會太久。小米手機據說正在準備IPO,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中國自己研發的C919大客機剛完成首次遠程飛行,但他們手里的訂單已有730架。
科技是另一個大有希望的領域。騰訊旗下的微信剛慶祝運行7周年,去年上半年的月用戶達到9.63億。騰訊公司得益于即時通信等業務,實現盈利多元化,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五大公司。
或許你經常聽說,中國品牌的海外表現不太好。但就像茅臺一樣,如果國內做得風生水起,海外不行又如何?▲
(作者任淑莉,傳文譯)
環球時報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