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志
摘要:財務分析作為把脈企業運營的重要手段,精準、實用的財務分析不但可以準確的反映出企業的運營狀況,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可為高層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下面我們圍繞如何做好財務分析,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企業運營風險展開探討。
關鍵詞:財務分析;把脈企業運營;效果
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合格的財務分析報告呢?通俗的講一份合格的財務分析報告就像醫生開具的良方,不但要有病癥的描述,還要有好的藥方或治療手段。對應到企業就是一份好的財務分析報告要以推動業務改進為目標,如果無法推進業務改進,只停留在問題表面,那財務分析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用途,作用也會大打折扣,也就失去了財務分析存在的意義。因此一個財務分析人員必須要聯系業務、了解業務,看到財務數據背后的故事,切實找出企業經營層面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從而把運營數據與財務指標真正的聯動起來,實現從財務分析與運營管理的統一。
如今財務分析在各個企業的管理中都占據著重要位置,如何向企業管理者提供一份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并運用到企業管理決策中,這關系到每一個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
一、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
財務分析報告不同的使用者會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但歸結起來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是企業管理者比較關心的內容,由于企業的經營一般都需要舉債,而償債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揭示企業的財務狀況,從而指導企業領導者的融資決策、投資決策等,保證企業資金的安全。
(二)營運能力分析。營運能力主要指企業資產運用的效率與效益。效率指資產的周轉率或周轉速度,效益則是指企業產出額與資產占用額之間的比率。企業管理者通過資產運用效率的分析,可以發現閑置資產和利用不充分的資產,從而通過處理閑置資產、提高資產利用效率來改善企業經營。
(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賺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通常是以資產負債表、利潤、現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為基礎,通過測算與盈利能力的有關指標來反映、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現改進企業運營管理的突破口。
(四)發展能力分析。通俗的講發展能力就是企業在生存的基礎上,擴大經營規模、壯大自身實力的內在能力。發展能力的分析主要包括增長率分析、股東權益增加值分析、競爭能力分析,我們在關注企業發展能力的同時也應該注意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在各項資源合理配置的情況下提高企業的發展能力。
(五)企業的綜合能力分析。綜合分析評價企業各項財務活動及經營活動情況,把握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企業財務活動、經營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如何做好財務分析把脈企業運營
(一)財務分析首先要擺脫千篇一律的形象。現在稍大點企業的財務部門都會設置財務分析崗,我們這些同事就會按照上面列舉的財務分析的五個主要方面逐一展開分析,漏掉一部分就感覺不舒服,這樣撰寫的財務分析儼然就是課本理論的現實舉例,毫無特點、毫無重點、絲毫沒有針對性,這樣的財務分析純粹就是為了分析而分析,這是我們做財務分析工作首先必須要克服的。
(二)財務分析不要局限于會計報表分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財務報表的數據已經是高度濃縮的,其中“養份”已不是很多,如果僅憑財務報表來做財務分析,不免有就數論數之嫌。如果沒有豐富的材料作為基礎,就算找來找一位財務分析方面的專家,只憑財務報表恐怕也無法做出令人滿意的財務分析報告。這種財務分析報告有時不但不能給報告使用者提供幫助,還會擾亂使用者的判斷。
(三)多用數據說話,善于使用數據語言,提高數據展示能力。高層管理者不可能花很多時間來分析基礎數據,這就要求財務分析人員通過財務分析,從企業各種財務、運營數據中提煉出一份通俗的、一目了然的財務分析報告,通過財務分析報告高層管理者可以很快的了解企業的運營狀況、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建議。
(四)比較分析更能揭示問題及發展趨勢,是財務分析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是財務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與預算目標的比較、與經營目標做對比,都可以直觀的得出企業目標完成情況。通過完成比率,找出實際問題,未完成目標的要分析沒有完成的原因,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的,也要分析,從而為公司改善經理管理提供幫助,從而做到強優勢補短板。
(五)明確財務分析的服務對象。財務分析報告主要是為管理層服務,同時有時也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決策依據。這就要求財務分析者一定要根據使用者的實際情況來謀劃財務分析報告如何撰寫。
比如有時財務分析中不必羅列成堆的財務數據,用簡單的圖標可能更簡潔、更有條理、更容易被接受。分析過程不重要,結果才重要。不要把管理層當成財務工作者,他們的數字敏感性有時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高,可以采取換位思考的方法,這樣做出的財務分析會更有親和力,擺脫以往冷冰冰的面孔。總結下來,我們撰寫的財務分析首先不要引起別人的反感,讓人沒有繼續看下去的欲望。
所以我認為如果財務分析使用者是企業管理層,羅列過多的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是完全沒有必要,不要在領導面前炫耀你的分析技巧,你的財務分析最應具備的特點是實用,過程數據、指標完全可以作為備查資料存放在電腦里。領導者需要財務分析報告只要有結論性的關鍵指標、數據以及合理建議就可以了。
(六)財務人員由于職業性質的原因做事刻板、守規矩,而且各項工作容易遵循固定格式。一成不變的報告或分析材料,非常容易導致使用者產生視覺疲勞,不容易抓住讀者的眼球。所以在寫財務分析報告時一定要注意整個分析內容的展示方式,有時適當使用圖表等方式,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在計算機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大量的財務分析輔助工具(例如EXCEL、PPT、水晶易表等)可以幫我們更好的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大家一定要與時俱進,積極掌握這些工具,這樣才能事半功倍。endprint
三、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決策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財務分析在對企業運營管理是如此重要,但我們想做好財務分析也非易事。大多數財務分析工作人員撰寫的財務分析報告并不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能切合使用者的需求。前面已經說過我們應該根據財務分析報告的使用對象來謀劃財務分析如何撰寫,例如上報給財務總監、總經理的財務分析報告肯定要有所區別,而且在分析前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不要為了分析而分析,與報告使用者的需求基本脫節。
(二)不能指導企業經營實際。許多財務分析者往往只重視財務指標方面的分析,不能深入到業務,更缺乏對企業計劃、規劃、戰略方針的了解,不能站在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把握財務分析的重點和主要方向。
(三)囿于財務報表,缺乏對表外事項的關注。財務分析雖然叫做財務分析,并不代表分析的內容只能是財務報表,它應該是以財務報表為基礎,通過各項財務指標、運營數據的關系及含義,來反映企業的運營情況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因此分析基礎受到限制,忽視了存在的潛在風險和問題,也難以挖掘企業的潛在價值,得出的分析結論也常常給人以誤導。[1]
(四)報表的分析停留在表現。報表的分析停留在表面,綜合指標描述的篇幅過多,沒有展開進行結構分析,鉆取更深層次的內容,完全不能通過分析報告得到有意義的結論或想得到的信息。還有的財務分析報告往往是綜合性財務分析,僅僅圍繞綜合數據展開,由于綜合數據是高度概括的數據,不能揭示最基本的業務情況,隱藏了企業的真實情況,從而得到的結論也不出彩,往往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不能觸及問題的實質,更不能指導業務一線的實際操作,這樣的財務分析報告往往過于理論化、表面化,無太大的實際應用價值。
(五)缺乏動態分析。大多數財務分析往往是對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某一時期的經營成果進行分析,缺乏動態分析,比如一個變量變化了對另一個變量的影響程度,動態分析能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企業經營管理中各個變量的關系。例如常用的動態分析方法有what-if分析等。
四、如何提高企業財務分析的質量和應用效果
(一)搭建適合企業自身的財務分析報告體系。要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搭建適合企業自身的財務分析報告體系,避免現有財務指標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找出最適合自己企業的財務分析框架。分析指標的選取應該復雜多樣,不僅要有財務指標,也要有非財務指標,不僅要有定量指標,還要有定性指標,靈活選取與其相匹配的指標,適當的時候可以引入數學模型,充實財務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質量以及分析的應用效果。
(二)提高財務分析資料的質量。財務分析報告最基本的材料是財務報告,財務報告披露的信息的質量、財會報告的時效性、會計信息的披露監管機制等會直接影響財務報告的質量。因此企業會計實務中應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確保財務報告披露信息的質量,提高財會報告編制效率,盡量縮短財務報告編制時間,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可靠性和質量就顯得至關重要。
建立運營數據系統,總結起來,運營數據系統可分為數據規劃、數據采集、數據分析三大層次:
數據規劃:收集整理業務部門數據需求,搭建數據指標體系。
數據采集:采集業務數據,向業務部門提供數據報表。
數據分析:通過數據挖掘、數據模型等方式,深入分析業務數據;提供數據分析報告,定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通過建立運營數據系統,可以為財務分析提供更多的非財務數據或指標,豐富財務分析的內容。
(三)把運營數據與財務指標聯動起來。財務數據是按照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要求統計、列示的數據,所以說財務數據與實際運營數據存在統計口徑上的差異,而且財務數據是高度概括的數據,單從財務數據上看已無法看出企業經營的具體情況。只有把運營數據與財務指標聯動起來,發揮財務數據與運營數據的各自優勢,充分了解兩者的區別和聯系,才能更好的指導高層管理者進行決策。
(四)打鐵還需自身硬,財務分析人員要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質。當今社會財務數據日益復雜,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不斷涌現,分析技術不斷提高。財務分析從業人員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掌握先進財務分析技術和財務分析理論;其次,財務分析從業人員還要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質水平培養,確保實際工作中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綜上所述,財務分析人員應勇于打破傳統財務分析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是適合企業自身的財務分析體系,提高財務分析依據資料的質量,善于捕捉經營者最關心的熱點問題,通過財務分析來判斷企業運營情況,真正的做到讓“財務分析把脈企業運營”,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助力企業管理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李霞.淺談企業績效評價中的非財務指標[J].財務管理,2005(6).
(作者單位: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