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很高興通過《焦點》雜志和大家聊聊旅拍的那些事。其實旅拍是非常主觀的事,旅途中發生的故事,遇見的人,自身的感受,才是旅拍作品的血肉,所以這篇文章也沒有所謂的旅拍攻略,純屬聊聊自己的一些創作經歷。我一直覺得純風光的堆砌并不能成為一部完整的旅拍作品,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才能讓我們的作品變得完整。我自身是一個非常感性(矯情)的人,表達欲又很強,所以我總會在自己的作品里注入人文情感和觀點。例如近期大疆舉辦的“帶著無人機去旅行”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部旅拍作品。在我確定目的地廬山后,更多的思考并沒有放在廬山哪里最美,日出幾點,銀河方位在哪,而是在找一個可以和目的地切合的選題。

一頓捶胸頓足后,終于想起那句小時候都背過的《望廬山瀑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句詩表達的意思是,我們自身的所觀所想不一定是客觀的,只有當我們走出那道禁錮我們的無形屏障才能追尋到真實的答案。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總有“旅行可以凈化心靈”之類的雞湯文流竄在朋友圈的各個角落,于是我想借這個選題,通過這次廬山的旅拍,探討一次:每天三點一線疲于生活的我們和向往旅行向往自由的我們,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
在明確的創作訴求定下后,于是有了下面的畫外音。
“都說在離家不遠的地方,
有一片飄在空中的海。
可是我平常連天空都不常見到。
我真的很想去那里看看。
這里和城市究竟有什么不同,
這里的氣味嗎?
還是腳踩在地上的感覺?
又或者,是水的溫度?天空的顏色?是不是,在遠離城市和喧囂的地方,時間流逝得會慢一些?
告訴我時間的,
不再是手機屏幕和上班的人潮,
我有多久沒有這樣認真地去感受過腳下走過的路了,
也許,當身體精疲力盡時,
精神才會感到輕松,
當我一步步邁上階梯,
登上最高的山峰,
成為我唯一的目標。
我平常生活的世界,
何嘗不是一座廬山。
我身在其中,
所以看不清楚,
我跳脫出來才明白,
向往獨立空間的我,
和嘈雜生活中忙碌的我,
都是美好而真實的?!?p>
在出發前帶著這份文案去取景讓我的拍攝變得非常高效,比如“飄在空中的?!蔽液脚牧艘欢卧坪W鳛楸扔?,再比如“有多久沒有認真地感受過腳下走過的路”這里我設計了一段主角在森林里奔跑的升格畫面。奔跑的狀態很適合放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又很貼合畫外音。所以一個與旅途巧妙切入的選題和一個好的文案意味著我們的旅拍作品完整了一大半。
如果你實在找不到切入點也沒關系,有一次我去新疆旅拍,沒有做任何功課,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當我到達禾木村的第一天,我花了一晚的時間找到一首當地語言的詩歌,讓哈薩克大叔用哈薩克語把這首思鄉的詩歌念了出來當作我那部旅拍的畫外音,旅途中反饋給我們的靈感往往更加真實感人,于是我帶著思鄉的情緒去取景,完整地完成了那次的拍攝。所以旅拍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套路,它不是可復制的,每一段經歷都會反饋給我們最真實的影像。帶著強烈的表達欲去創作,你會發現自己的作品有不一樣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