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及科得
流星雨總給人一種浪漫的想象,但其實大部分流星雨的成因是彗星接近太陽時,那些易揮發性的氣體與物質,被氣化、升華而產生許多灰塵顆粒(流星體),并且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當地球公轉經過彗星的軌道附近時,這些灰塵顆粒受地球重力影響,便墜入大氣層形成流星,若在短時間內有很多的灰塵顆粒墜入地球就成了流星雨。每年的12月13-14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雙子座流星雨都會光臨地球。2017年的這兩天,大部分人只是過了一個普通的周三周四,而我們這群攝影師/天文愛好者們已經為此等待了一年。

準備工作
要拍攝流星雨,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為了這次流星雨的拍攝,我們10月的時候就前往預想好的拍攝地,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祝桑鄉境內的黑石城,據說這里是一處神秘的宗教圣地,山上遍布的黑色經石是由早年在當地修行的喇嘛背石壘砌而成,也有人說此山是300年前部落之間征戰的要塞,現僅余荒涼廢墟,以及蜀山之王貢嘎雪山附近的子梅埡口、冷噶措、里索海等拍攝點位。國慶的時候也是中秋假期,月亮非常亮,星空的拍攝是基本上沒有辦法了,不過我們熟悉了當地的地形、行車路線、拍攝環境等等,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沒有霧霾、空氣稀薄、視寧度非常好。

星空模擬軟件可以使用Star Walk 2 ,雙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在8點多的時候已經完全升起,然后到第二天天亮之前都可以一直拍攝,當然,不同的地方在時間上會有差異。
也可以使用另外一款由國人開發的攝影計劃APP:PlanIt!攝影計劃神器,可以查看各大流星雨的時間及最大值等等,也可以模擬相機的機位、焦距、方向、時間等等,功能異常強大。

器材準備
相機:全畫幅高感光度表現好的相機,比如尼康D810、D850,索尼α7RⅡ、α7RⅢ、α7SⅡ,機內含有延時攝影App或者間隔拍攝功能的可以把快門線都省掉了,當然我還是帶了備用的無線茄子快門。(如果實在不想買快門線,將相機調整成連拍模式,設置好參數,用膠帶和石頭把快門按鍵壓住。)
鏡頭:廣角大光圈鏡頭比如索尼35mm f/1.4 索尼16-35mm f2.8 老蛙15mm f/2 適馬14mm f/1.8 適馬20mm f/1.4等等。

三腳架、厚的衣服褲子鞋子、沖鋒衣、暖寶寶、睡袋、防潮墊、床、便攜式桌椅、紅光手電筒或者頭燈、多塊相機電池、大容量移動電源、多張存儲卡、鏡頭除霧帶、相機防水保暖袋,索尼的微單可以使用移動電源供電,一個小米的2萬毫安時的移動電源拍通宵沒有問題。
星野赤道儀:由于地球自轉,星空也會相對地球旋轉,赤道儀的作用是跟蹤星空,方便后期對齊工作。比如信達的大星野赤道儀,沒有赤道儀的話可以后期手動對齊星空。
實際拍攝
為了覆蓋更多的天區抓取更多的流星,我和小伙伴架設了多臺機位同時拍攝,全部使用手動對焦到無限遠,去掉UV鏡,關閉鏡頭防抖,拍攝Raw格式,流星和地景及背景星空單獨分開拍攝,拍流星用最大光圈、高感光度、短曝光,這樣流星會更亮。收一點光圈、降一點感光度、長曝光拍攝地景和背景星空。如圖,流星雨的參數和單獨拍攝地景和背景星空的參數,合成地景與星空之后,再把流星雨疊加上去。

后期
找出所有有流星的照片,挑出來放到一個文件夾;將地景和背景星空單獨處理之后保存;將流星對齊疊加到背景星空上;修補工具扣出流星 ,圖層模式改為淺色;調色保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