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公共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現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有部分單位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重點介紹了以資產清查工作為契機積極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
關鍵詞:資產清查;審批;原則;建議
近幾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從上到下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確立了“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使用”的管理體制,基本建立相互制衡的組織管理機構,加強構建資產的基本環節——購置、使用、處置等各項指標體系。為進一步規范管理,財政部于2016年要求開展全國性的資產清查,本文以龍灣區此次清查結果作為依據,分析當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一、清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龍灣區列入本次清查對象的共有169家行政事業單位,全區資產清查賬面總額127172.03萬元,其中重點資產是房產和通用設備,總額分別為59859.75萬元和42056.15萬元。
二、資產清查發現的問題
從這次資產清查中發現不少單位資產管理逐步規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發現一些不足和欠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固定資產核算存在嚴重賬實不符
全區169家行政事業單位存在賬實不符的有60余家,占1/3余,其中固定資產盤盈為53.4萬元,盤虧為1920.6萬元。請核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資產報廢后沒有及時銷賬,造成賬實不符。如一家單位,12輛的車輛已經辦理了報廢審批,但沒有及時銷賬,而將資產處置單遺失,造成現在無法銷賬。另外還有10多家單位,資產已報廢,但賬務都沒處理。
2.對外捐贈、搬遷,單位撤并沒有辦理相關調撥手續。如一家單位賬面有10張乒乓桌,實物卻只有2張,查證結果是另外8張乒乓桌捐贈給外單位,但都沒辦理相關調撥手續;我區這幾年單位搬遷數量非常多,幾乎所有的單位在搬遷過程中,都存在隨意丟棄掉一些固定資產,尤其是空調、一些舊的辦公設備,即沒有申請報廢,也沒有辦理相關的調撥手續。
(二)產權管理不完善
表現突出為房產和汽車等大型資產權證不齊、權屬不清。如行政事業單位房地產共419處,面積939472.85㎡,其中有權證僅116處(土地證或房產證)。清查中發現較多的公務用車在車改后,未及時辦理變更、批改手續;一些資產權屬變更后未能及時賬務處理和完善資產信息管理數據,而造成單位之間國有資產產權關系不清,權屬錯位。
(三)資產維護保管不力,利用效率低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往往是非經營性資產,在購置后,沒有充分利用管理職責與固定資產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轉移、變更、使用和管理固定資產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引發監控不力的各種矛盾,非正常損毀、設備的閑置以及流失等現象較為普遍。如這次清查中我們匯總發現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損毀達178.6萬元,待報廢的固定資產達211.1萬元。
(四)資產信息不準確、不完整,資產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有些單位資產信息系統中的單位人員、使用部門等信息與編制管理部門批準的“三定”方案中的編制人數和內設機構不一致,導致單位資產配置標準計算依據不準確;有些單位資產卡片信息填寫不完整,固定資產類別代碼選填錯誤,影響了單位資產存量的準確性。
三、規范和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基本原則
(一)堅持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占有權和使用權歸行政事業單位,所有權歸國家。結合標準的“管理科學、歸屬清晰、流轉順暢、權責明確”的現代產權法律框架體系,進一步創新國家和單位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的職責權限,在此基礎上,理順國有資產產權關系。
(二)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
堅持資產與預算相結合的原則,盤活存量、管控總量、用好增量,多消化、多回收,最大限度的降低部門、單位之間資產占有水平失調的幾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使資產使用效率最大化。
(三)堅持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不脫節
貫徹實施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這兩個管理不脫節,要把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這兩個管理不脫節,遏制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的情況發生,使單位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規范和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建議
資產清查不僅僅是清查,關鍵是要運用好清查結果,進一步規范管理。我們認為今后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創新資產處置審批體制,加大監管力度
建立健全財政部門(國資辦)、主管部門、各使用單位各司其職的國有資產三級資產處置體制,其職責履行環節主要是處置申請、處置審批、審批后執行三個環節,其重點內容是審批。為了提高效率,加強處置管理力度,必須對審批權進行分權處置。制定相關的處置管理實施辦法,保留一定量的大額、大項的國有資產處置的審批權,固定資產單價在1萬以下,總價在10萬以下的小額、零星的國有資產處置權限交由主管部門審批,報國資辦備案。以重點環節監管為著力點,完善資產處置“先報批、后處置”流程,嚴把“出口關”;對小件貴重的物品或者是大額的資產報廢,需赴現場查看。統一收益政策,嚴把 “收入關”。規范完善資產收入征管制度,積極貫徹監督檢查工作,確保資產收入足額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將大額報廢資產按季度匯總后,與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聯合,由交易中心統一評估后拍賣,提高處置工作的透明度。
(二)加強資產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
資產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是做好資產管理工作的關鍵。資產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合格的業務水平,還要掌握資產處置的工作性質,工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因此要不斷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國有資產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如建立“龍灣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QQ群”,由專人負責解答資產清查的方法和新啟用軟件使用中碰到的各種問題,錄制并上傳軟件使用講解視頻,以及資產配置流程示意圖與表格,以提高各單位自身財務、資產管理水平。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收益管理,進入規范化、制度化管理軌道
1.把國有資產收益理解成政府非稅收入的核心組成內容,各級財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之間應當落實好職責,完善激勵機制實現國有資產收益的監督管理,使資產收入收繳和使用這些程序步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達到收支平衡目的。行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作為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理應減去必要費用后在規定期限內全額上繳國庫,應該準確反映,不得弄虛作假、虛列支出或隱瞞不報。嚴格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把資產收入管理的實際情況及時向單位反映。
2.中央級事業單位出租、出借收入和對外投資收益,堅持“一個單位一本預算”的方針政策,即所謂的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對外投資收益以及利用國有資產出租、出借和擔保等取得的收入應當納入單位預算,掌握地方各級事業單位利息收入、出借收入和對外投資收益情況,結合相關法令對國家及本級財政部門予以更新和調整。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部門、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協調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有關規定決定使用、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或收益管理。
(四)強化政府經管資產研究,完善政府經管資產管理
1.進一步明晰將每個主管部門以及行政事業單位代表政府管理的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資產、等經管資產列為資產管理關系領域。明確經管資產的目標,找準位子,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正確地進行經管資產的建賬、核算、驗收、評估、發放等管理制度。
2.進行全方位、全程化的經管資產管理職責監督規范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牢牢抓住主體責任這一“牛鼻子”。以經管資產存量、增量與政府債務管理為出發點,注重資產和債務的沖抵,將有效推動多種政府資產報告制度的建立。
參考文獻:
[1]張蘭萍.基于資產清查環節探討科研所固定資產管理[J].財會學習,2017(07).
[2]綦躍學,崔懷文.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5(03).
[3]向正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6).
(作者單位:溫州市龍灣區新居民服務管理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