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票據的推行及應用對高校強化收支業務內部控制、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文章結合高校收支業務控制的目標及風險點,分析了電子票據對高校收支業務產生的影響,提出了強化管控、防范風險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電子發票;高校收支業務控制;影響;探析
一、電子發票的產生及推廣
在經濟新常態的當下,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及稅收現代化建設需要,滿足納稅人使用增值稅電子發票的需求,國家稅務總局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進程中提出“互聯網+稅務”的行動計劃,于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推行增值稅電子發票。電子發票是指單位或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勞務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運用計算機和信息網絡技術開具、存儲、傳輸和接收的數字電文形式的憑證。其特征是通過網絡手段進行傳輸流轉,以數字信息代替紙質文件,以電子簽名代替手工簽章,以計算機等電子載體進行存儲保管,具有同紙質發票一樣的法律效力,可以作為稅務稽查的原始依據和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
目前,增值稅電子發票只應用于電子普通發票。由于專用發票涉及到進項稅額抵扣問題,使用電子發票的技術難度較大,有待進一步研發使用。2017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推行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國稅機關應高度重視電子發票的推行工作,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在電商、電信、金融、快遞、公用事業等有特殊需求的納稅人中推行使用電子發票。2017年6月,財政部印發《關于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試點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據國務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總體部署,按照財政部金財工程建設統一規劃,積極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逐步建立科學規范的新型財政票據監管體系。
二、高職院校收支業務內部控制的內容、目標及主要風險點
收支業務控制是高校為實現收支業務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收支業務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是高校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
高校收入業務控制主要包括收入管理及票據管理環節的控制,其嚴格收費票據管理、收入和票據定期核對等是收入業務控制的主要風險點之一。收入業務控制目標要求收入業務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規定,防止違法違規行為發生;收入依規及時足額收繳;歸口管理,職責明晰;票據、印章保管合理、合規;收入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高校支出業務控制主要包括審批、審核及支付環節的控制,其各類憑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是支出業務風險的主要風險點之一。支出業務控制目標要求各項支出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各項支出審核手續完備,符合程序規范;支出符合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核算及時準確,信息完整可靠。
隨著電子票據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子票據的進一步推廣應用,高校原有的收支業務工作流程有了較大的改變。為此,高校應根據收支業務控制的目標,密切關注電子票據改革對“嚴格收費票據管理”、“收入和票據定期核對”、“支出業務審核環節的控制”,“支出憑據的真實性、合法性”等主要風險點帶來的影響,及時修改或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及防范措施,避免出現風險損失等問題。
三、電子發票對高校收支業務控制的影響分析
(一)對收入業務控制的影響分析
高校票據管理環節的控制是收入業務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收費票據管理、收入和票據定期核對是票據管理控制的關鍵風險點。
高校票據管理業務流程要求:(1)票據專管員按規定領取或印制收費票據,監督、指導收費員正確使用收費票據,并在票據登記簿做備查登記;(2)收費員領取票據,保管使用票據,填寫相關記錄,及時辦理所收款項入賬手續;(3)票據專管員審核匯總票據領用、結存、繳銷情況,對已使用的發票進行統計分析;(4)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按月檢查票據登記簿,進行發票盤點,確認實存數與賬存數是否一致。根據票據管理業務流程,票據專管員與收費員需花大量的時間領取或印制發票,手工整理所收款項的票據,部門負責人需每月核對收入與所開票據的入賬金額,盤點發票的使用、結存情況,所花費的財務成本、時間成本較多。
高校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財政撥款收入、學雜費收入、捐贈收入等,使用的主要是非稅收入類、結算類等財政票據。財政電子票據的推行,高校通過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開具財政電子票據,繳款人通過財政票據管理服務網站等方式獲取電子票據、查詢真偽;高校和繳款人使用財政電子票據進行入賬處理。財政電子票據的改革,高校財務部門可以通過電子發票與高校財務信息系統的有效結合,在減少諸多繁冗的發票印制、保管、領用、繳銷、盤點等業務環節的同時,通過票據管理信息系統直接獲取、統計票據使用信息及開票金額,不僅對票據管理環節的風險,對收入管理的風險都能夠有效地進行防范和控制;而且學生及其他繳款人不再需要親臨財務部門繳款、取票,可以充分運用網上支付平臺、移動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繳費、獲取發票,提高繳費及票據的社會需求便捷度。
隨著財政電子票據的改革,高校應及時修改和完善高校內部票據管理辦法,對電子財政票據、電子普通發票等各類收費收據的開具范圍、入賬手續,紙質票據的領用、保管、核銷、檢查,票據專管員、收費員的崗位職責等應根據電子發票的新要求進行相適應的修改,進一步完善高校收入業務控制制度。
(二)對支出業務控制的影響分析
隨著電子票據在電商、電信、金融、快遞、公用事業等納稅人中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在高校的財務報銷中,越來越多的遇到電子發票。其支出業務審核環節的控制、電子發票的真實合法性是支出業務控制的關鍵風險點。
傳統的紙質發票其發票類型、印制采用紙張、發票外觀設計,財務人員通過發票防偽標志、紙張質感等就能辨別真偽,其發票的唯一性及真實性較高。由于電子發票是由報銷人員自行網上下載打印,時間較長有多次打印、多次報銷的可能性,財務審核人員不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電子發票的真實合法性及唯一性,給支出業務審核環節的內部控制帶來了風險。
為了加強對電子發票報賬的風險防控,高校應根據財務管理自身的特點,在支出業務審核環節加強對電子發票的風險防范控制。目前,高校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對電子票據的真實合法性、唯一性等進行風險防范:
1.在審核電子發票時,通過財務網上預約報銷系統“預約報賬業務-電子發票認證”、“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江蘇電子發票云服務聯臺”等對電子普通發票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查驗。
2.應用財務網上預約報銷系統或電子表格等軟件把已報銷的發票號碼、銷售發名稱、發票金額等進行登記,建立發票備查臺賬,在進行電子發票報銷審核時,在報銷系統或電子表格等備查臺賬中查找發票號碼,防止重復報賬。
3.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高職院校內部公務卡管理辦法,規定經辦人在支出業務時凡開具電子發票的,不允許通過現金方式支付,采用公務卡刷卡支付的,報銷時除提供電子發票外,須提供簽名清晰的POS機刷卡憑條,無刷卡憑條不予報銷。通過網絡等其他方式支付的,需提供支付記錄、部門負責人證明等相關憑據。
電子發票的推廣應用,無論從外部政策還是內部管理方面都對高校實施內部控制、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電子發票在“互聯網+會計”的環境下可以顯著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但由于電子發票的開具、流轉等實施都依賴于互聯網,這就導致其存在真偽性、唯一性等問題,需要高校根據財務管理工作實際,修訂完善收支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章制度,改進優化內部控制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海峰,陳東,鄧靜.電子發票在高校財務中的優勢與面臨的問題[J].經濟師,2017(4).
[2]鄧筠,黃竹君.電子發票報銷真實性和唯一性疑難初探[J].長沙大學學報,2016(11).
[3]葉東云.電子發票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7(9).
(作者單位: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