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火星表面的水在星球形成不久后便消失殆盡,而地球上的水卻能維持下來形成適合生命演化的條件?英國《自然》雜志近期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研究為此提供了一種解釋,該研究認為,火星上的玄武巖可比地球上的玄武巖留存更多的水,火星上的一部分水可能被埋在地下。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而且在大部分的地質年代,地球表面都存在水。由火星車和軌道探測器發回的許多證據已表明,火星在遠古時期也有大量液態水存在,但是現在卻異常干燥,星球表面的水在非常早的時候就“失蹤”了。過去的研究認為,火星上許多水是在星球磁場消失后流失到太空中的,但是這一說法并不能解釋為什么全部的水都消失不見。
此次,英國牛津大學行星科學家喬恩·韋德及其同事,通過火山巖漿與水反應形成的玄武巖地殼,計算了一個星球表面可能損失水分的相對體量。研究結果發現,火星表面相對富鐵的玄武巖,可比地球上的玄武巖多留存約25%的水,而且會將所含的水運輸至火星內部,即火星幔。火星幔是火星的中間層,厚度在1800千米左右,主要由塑性硅酸鹽組成,火星幔的含鐵量也比地球地幔的含鐵量高得多。
論文作者總結表示,在地球地質歷史初期,地球地殼比火星地殼浮力更大,地熱梯度也更大。因此,地球上的水沒有被埋入到地幔,而是位于地表附近。(《科技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