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煒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門語言,就不能忽略了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文化。英語學習者必須懂得一些英美歷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更為全面地學習、理解和運用英語這門語言。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Culture time模塊旨在讓學生了解英語語言文化。教材中的Culture time涉及內容很廣泛,就五年級英語教科書而言,它就涉及了餐飲、交通、運動、動物、書信、旅游景點等多個方面。相比其他模塊,各單元的Culture time內容相對較少,頗有點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意思,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些局限。然而,我們從來不受教材的局限,一直探索著“以學生為中心”的Culture time的模塊教學。
一、授之以漁,讓學生展開多渠道的學習
作為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啟發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電信、網絡等資源,自己去收集并了解Culture time 的相關知識。也可以引導學生詢問專家、權威人士或者父母、親戚,從而了解和收集相關信息。總而言之,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自主探索和發現。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查找信息、自我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自己獲取的知識和信息比教師直接給予的要令人印象深刻得多。比如說,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1單元Culture time時,筆者讓學生提前去搜集coffee和tea的相關信息,啟發學生去圖書館或上網搜集茶和咖啡起源的故事,讓學生在課堂上講一講。課后,還建議學生走進咖啡店看一看菜單上的咖啡品種,體驗一下各種咖啡的口感,或走進茶館看看茶的品種,品一品茶。在自主調查和親自體驗的基礎上,學生在課堂上反饋了很多文化信息。如咖啡的起源、咖啡的品種,生活中熟知的咖啡品牌,茶的分類、茶道等。來自于生活的信息給了學生說英語、談英語的自信,也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認知活動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因素。當情感因素受到壓抑甚至抹殺時,人的自我創造潛能就不能得到發展和實現。而只有用真實的、對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態度,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Culture板塊自主探索并交流的學習方式比教師直接給學生呈現教材內容更生動,更能促進學生的“學”,不僅讓學生得到了來自于生活、來自于體驗的“真”認知,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課堂游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Culture time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手段,從而讓學生更大程度地參與到課堂中。比如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的方式來展開課堂教學。五年級下冊第7單元的Culture time是Halloween。萬圣節是學生有所了解的節日,在學生已經積累了相關詞匯的基礎上,筆者開展了“Back to board”的游戲。把學生分成四個組,請學生以接龍的方式在黑板上寫上和Halloween有關的詞匯,看哪個組寫得多。規定時間是5分鐘,時間到以后把四個組寫的相同的單詞圈出來,不算入比賽成績。同時請學生以黑板上的詞匯為核心分別介紹Halloween,看哪一組最后能勝出。還可以玩“Grass skirt”等游戲。教師在課前先挖掘萬圣節的信息,如起源、傳說、習俗、各國的差異等,整理成文字,設計成可撕成條狀的樣式并打印出來,在課上張貼在教室的四個角落。同時將學生分為四組,讓每組學生輪流去撕紙條,讀關于萬圣節的介紹,組內交流。最后每組各派一個學生進行介紹。課堂上,游戲式的學習任務能夠讓學生從點到面地了解西方節日,并且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的能力,鍛煉了聽英語、說英語的能力,充分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外閱讀與實踐,讓學生獲得英語學習成就感
在Culture time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展示,展示自己的收獲。比如在六年級上冊第7單元Protect the Earth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以海報的形式來呈現對Earth Day的理解。這個節日在什么時候?宗旨是什么?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地球?學生自己繪制了海報,筆者挑選了一部分在班級、學校進行了展示,給學生頒發了獎狀,給孩子增加了學習的成就感。在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Cinderella一課中,我們啟發學生讀伊索寓言或童話故事,激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演一演所讀到的故事。在五年級上冊的第6單元關于信封的格式CT中,筆者讓學生給自己的好朋友和老師分別寫一張明信片,感受一下格式上的差異。在五年級上冊第7單元關于足球、籃球和乒乓球的CT中,我們讓學生用presentation演講的方式來談談這三種運動的不同之處。海報、表演、演講、明信片等都是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并且孩子們的這些記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反而會歷久彌新,成為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個小小里程碑,讓他們不斷積累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四、校園英語節活動,讓學生體驗英語的樂趣
我們為學生們精心組織了各種西方節慶假日的體驗活動,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全校學生學英語、用英語的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學習英語的潛力,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趣味的“復活節”,我們帶著學生做彩蛋、滾彩蛋、藏彩蛋、找彩蛋;感恩的“母親節”,孩子們感受著濃濃的母愛,學會感恩,學會關愛,為母親學唱一首英文歌、給母親精心設計一張英文賀卡,或寫一封英文信表達心意;神秘的“萬圣節”里,學生們動手做“pumpkin lantern”,開萬圣派對,盡享專屬孩子們的“Trick or treat”;歡樂的“圣誕節”,他們與圣誕老人牽手,開圣誕派對,收獲快樂和成長,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每一次英語節活動,都是一場文化歡宴,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班級之間的交流與展示,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為學生領略不同的西方文化打開了一扇扇窗。
教材中的Culture time內容雖然不多,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局限,卻也給教師們提供了一個研究教材、深挖教材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立足“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課堂上、生活中實踐,不斷收獲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教材教學是一條探索之路,教學中的樂趣與收獲組成了沿途的美景,我們將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