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 張靜
【摘要】預算是一個國家財政管理的基礎,對政府財政預算實行監督管理,是保障一個國家預算透明、民主的前提:也是保障政府財政收支合法、合理的重要手段。在西方發達國家,盡管其財政體制和國情與我國不同,但各國都建有嚴密、規范、完善的政府預算監督體系。本文將通過簡要介紹西方國家預算監督的模式和特點,比較分析中西預算監督制度的異同,借鑒國外政府預算監督的經驗,對完善我國預算監督提出思考。
【關鍵字】政府財政預算 國家預算監督 中西預算監督制度
一、西方國家財政預算監督簡述
通過對資料的查閱總結我發現西方國家預算監督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全方位、嚴密的監督,對于其監督模式歸納出來總共有以下四種:
1、立法型預算監督模式,指國家立法機關對國家公共權力機關施行的監督,該模式的監督實施主體是立法機關,具體由議會、審計機關和財政機關共同對政府預算實施監督。它的特點在于:憲法和國家法律是預算監督的依據,立法機關具有最高的權威性,預算監督權力邊界清晰,責任明確。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屬于此類型,以美國最具代表性。
2、司法型預算監督模式,指國家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預算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包括檢察機關的監督和審判機關的監督兩個方面。其監督形式是審計法院或會計法院對政府財政資源配置、適用主體及其使用公共資源的結果施行監督。這種監督模式具有法定性、獨立性、強制性、程序性和直接性等特點。法國、西班牙屬于這種類型。
3、獨立型預算監督模式,主要特點是其監督機構既屬于政府也不屬于議會,而是與政府、議會、司法機構并列的財政監督的機構,只服從于法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國。
4、行政型預算監督模式,指國家財政機關對自身及其附屬機構和關聯機構的預算行為實施的監督。這種模式的監督主體主要是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其特點在于:專業性、針對性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性結合;側重于對微觀主體及其行為的監督。瑞典及東歐屬于此類型。
二、中西財政預算監督制度的比較
(一)我國財政預算監督的基本情況。
從近年來我國政府公共預算監督制度建設來看,目前,我國是基本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預算監督體系,預算監督工作越來越規范。但是,我國的預算監督也存在著以下問題:首先,缺乏對公共資源決策和配置權力的制衡和監督;政府預算編制科目過于粗略,內容不夠詳細、完整,公眾難以參與等;各級人大對政府預算和決算的審查監督約束性不強;預算監督的信息化不夠,資源不能共享,降低了監督效率。
(二)中西財政預算監督的異同。
中西政府預算監督有著明顯的差異:
1、預算監督的重點不同。我國預算監督的內容包括立法對政府的預算監督和政府財政等部門對其他各部門與單位的預算監督兩部分。西方多側重于立法對政府的預算監督,在其監督主體中,立法機構是首位的;我國則強調上級財政對下級政府的預算監督。
2、預算監督的環境不同。從預算過程來看,西方政府預算監督大多是建立在政府編制、審批與執行相對分離的基礎上,與我國有著很大不同:從編制看,我國預算編制不科學、透明度低,很難進行實質性監督;從調整看,我國預算調整的法律法規不明確,難以有效監督;從轉型上看,上級政府新政策不斷出臺,政府預算執行穩定性差。
3、預算監督的獨立性及其解決沖突機制的差異。在西方,政府預算支出、監督檢查是相對分離、相互制衡的,一旦發生沖突,也有具體明確的解決機制。我國在政府預算支出、監察檢查其相互分離與制衡程度比西方弱,并且也缺乏發生沖突時的具體解決機制。
4、是否具有強有力約束手段的差異。西方對政府預算執行約束的手段是強于我國的。大多數西方國家的財政部對對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進行事前和事后的監督。但我國在政府預算支出管理上,各部門并沒有受財政部領導的政府預算監督體系,財政對預算支出執行沒有有力的制約手段。
三、西方國家財政預算監督對我國的啟示與思考
西方國家預算監督范圍廣,涵蓋了政府預算收支、預算外收支等等與政府預算有關的財務活動;注重預算監督權力之間的合理配置和相互制衡;對預算基督機人員的篩選、培訓有著嚴格的管理。
首先,要加強對預算監督合理性及資金使用效率監督的重視。對于財政預算的監督,過去往往只注重對預算資金安排的合法性監督,而較少注重對其合理性及資金的使用效率。我們應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防止很多地方缺乏資金,而很多地方的資金卻結余、閑置的現象發生。
其次,加強預算監督的獨立和公正。目前我國預算審查和監督能力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監督機關缺乏獨立性,經費來源受制于各級政府財政。為此,建議在人大之下成立獨立的預算監督部門,并賦予該部門擁有獨立執法的權力。
再次,細化預算編制,加強民眾對預算編制的參與度。我國已經在一些地區試點中期預算規劃管理,這對于預算的統籌管理有很大的好處。我們細化預算編制的內容,提高政府預算的完整性、公開性和透明性;提高民眾參與預算的程度。
第四,健全預算監督機制。預算監督是國家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根據我國的整體和國情,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預算監督機制。我國《新預算法》的頒布意味著我國對于完完善預算監督體制的重視,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加強對預算監督法的完善。
第五,進一步拓展財政預算監督范圍。在預算監督的實踐中,進一步拓展財政預算監督范圍,從根本上遏制預算執行的不規范現象,從而杜絕政府的不規范行為。
最后,加強預算監督相關制度的建設。例如,引入聽證制度,擴大公共預算中公眾的參與度,提高預算透明度和民主性;加強信息媒體的監督作用,幫助公眾了解并提高其對政府財政管理問題的關注。還應注意到,預算監督應該貫穿整個預算執行的過程,這是預算監督最主要環節,也是當前預算監督工作的重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