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濤
【摘要】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經營業務的重點之一,相應的信貸風險是商業銀行主要經營風險之一,因此衡量信貸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不良貸款率。商業銀行必須加強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降低不良貸款率。文章從健全信貸風險管理體制、加強信貸風險文化的培育、構建高效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三個方面出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關鍵詞】商業銀行 信貸 風險管理
一、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類型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理論比較年輕,是正在發展的一種理論,也被銀行逐漸認可和關注,銀行已經意識到,當前的經營不單單是貨幣,更是經營著風險。風險種類是多樣化的,我國商業銀行當前面臨的風險可以根據表現形式進行分類,主要有八大類,依次是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家風險、聲譽風險、法律風險和戰略風險,其中前三種是在經營信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
(一)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來源于借款款人,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的主要風險,也最為直接。商業銀行理想的信貸狀態是發出去的每一筆貸款都能如期收回,但是這種理想往往因為各種不利影響因素而打折扣,產生不少壞賬、呆賬。
(二)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國家政策發生改變、經濟周期變化、市場利率和匯率產生波動,以及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政府行為和社會異常事件等,這些商業銀行外部經營環境的改變都可能會導致銀行信貸資金遭受損失。
(三)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主要發生于銀行內部。操作風險主要分為兩部分:無意帶來的風險、有意帶來的風險。前者指的是由于工作人員無意疏忽、缺乏經驗或銀行制度漏洞等造成的信貸資金損失;后者是指有意違反規范制度、觸犯法律法規而使信貸資金遭受損失。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現狀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主要是由不良貸款造成的,不良貸款率是衡量、評價商業銀行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越高,則意味著商業銀行收回貸款的風險越大,反之,不良貸款率越低,則意味著收回貸款的風險越小。從2002年起,我國全面實行國際銀行業普遍認同的貸款五類分級制度。“貸款五級分類法”把貸款按還款風險由小到大分為以下五類,第一類,借款人有能力還款,沒有充足理由懷疑借款人不能到期還本付息的正常類貸款;第二類,借款人目前有還款能力,但存在可能影響借款人按期還本付息不良因素的關注類貸款;第三類,借款人還款能力出現問題,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產生一定損失的次級類貸款;第四類,貸款人無能力全額償還本息,執行擔保后也要產生較大損失的可疑類貸款;第五類,在采取各種措施甚至法律手段后,本息仍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少部分的損失類貸款。前兩類屬于正常貸款或優質貸款,后三類屬于不良貸款。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次級類貸款余額、可疑類貸款余額與損失類貸款余額之和)與貸款余額之比即是不良貸款率。
三、加強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健全信貸風險管理體制
第一,完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在不斷實踐中,世界范圍內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借鑒國際先進金融機構經驗和我國商業銀行實踐,應著重從幾個方面完善組織架構。(1)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要能夠覆蓋所有的信貸部門、崗位和人員,按照全面風險管理原則落實信貸風險管理工作;(2)科學有效地劃分信貸部門工作崗位職責,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原則,真正落實責權清晰。
第二,提高信貸管理人員素質。商業銀行是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信貸管理人員素質直接決定了信貸風險的高低。道德素質不高的員工很容易產生以貸謀私、以權謀私的行為,使有意操作風險增加。業務素質較低的信貸管理人員在信貸業務上容易產生無意操作風險,當判斷貸款人和市場不準確時,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就會增加。因此,必須提高信貸管理人員的業務知識和道德素質,提升整體素質水平,使信貸風險管理工作有一個強大的人才保障。
(二)加強信貸風險文化的培育
成熟、先進的信貸風險管理文化要有機地融合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戰略和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的管理運營中,才能潛移默化地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第一,應加強信貸管理層的驅動,發揮管理層在信貸風險管理文化建設上的領導示范作用,將先進的信貸風險管理文化和理念運用于可持續的信貸風險管理戰略中。
第二,應加強全員信貸風險教育和培訓,使信貸風險管理理念建立在信貸業務部門員工的全體共識之上,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信貸業務環節,形成自覺意識和工作習慣,內化為共同理念和職業態度,創造追求良好信貸風險管理的氛圍。
(三)構建高效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
第一,有效開展風險評估。應充分利用商業銀行現有的信息資源,在建立自身客戶信息數據庫的同時,加強同其他銀行數據信息的共享,充分進行管理,省時高效地做出信貸風險分析。應認真調查分析客戶基本信息即6C(借款人的品質、能力、資本、保證、經營狀況、事業發展連續性),進行客戶財務狀況、客戶非財務因素分析,對客戶信用做出評級,達到分析客戶信用狀況和開展信用等級評定的目的,進而識別客戶質量、確定客戶風險。
第二,構建信貸風險監控預警體系。信用資產質量在惡化的過程中會發出許多預警信號,如貸款企業銷售收入大幅度下降、企業管理層或關鍵人物卷入經濟或刑事案件等,為監測單個授信客戶的指標體系,需要進行有效地監控,及時探測出這些預警信息,提前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應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建立業務全覆蓋的監控和預警系統,實時進行監控,定期進行評估和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