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摘要】各國政策不斷放寬的同時,要不斷處理短期政策長期化所帶來的風險,但市場反應依舊低迷,大宗商品價格依舊不振,貿易增長依舊緩慢甚至收縮,負債率依舊節節攀升,經濟依舊保持低速增長水平,權威機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屢次調低。從經濟增長周期的角度難以解釋本輪經濟危機后世界經濟持續低增長的現實,基于此,我們嘗試從結構性改革的角度進行解釋,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做出全球經濟結構性改革乏力的判斷。
【關鍵詞】宏觀經濟形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財政政策
一、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顯成效
按可比價格計算,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與前兩個季度持平,雖然增速較2015年第三季度的6.9%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處于7.0%左右的合理區間。經濟增速穩步回落體現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優化,產業結構(尤其是工業結構)也得到升級和優化。
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
從供給側來看,結構性改革任務取得顯著成效。在去產能方面,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任務正在積極有序推進,2016年前三季度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0.5%。在去庫存方面,2016年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1.6%,自4月以來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商品房待售面積自2016年3月以來連續7個月減少。在去杠桿方面,2016年8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4%,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在降成本方面,2016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的成本為85.9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2元。在補短板方面,2016年前三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農林牧漁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3.4%、20.5%和20.1%。
從需求側來看,2016年前三季度投資、消費和凈出口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8%、71.0%和-7.8%,其中消費的貢獻繼續擴大,較去年同期提高13.3個百分點,表明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
2、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工業結構繼續優化
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三次產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分別為7.7%、39.5%和52.8%。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回落0.3個百分點、回落1/1個百分點和提高1.6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分別為3.5%、6.1%和7.6%,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回落0.3個百分點、提高0.1個百分點和回落0.8個百分點。可見,產業結構繼續升級,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加速上升。
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工業結構繼續優化。制造業增長最快,加速向中高端邁進,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的增速高4.6個百分點和3.1個百分點。中國工業企業利潤明顯向好,2016年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4%。其中8月增長19.5%。此外,2016年前三季度新經濟業態快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0.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8個百分點。節能降耗成效突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2%。
二、中國財政運行呈現若干結構性特征
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萬億元,同比增長5.9%;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0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6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8萬億元,同比增長7.0%。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回落,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加速增長態勢
2016年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增速出現了自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首次回落:穩定回暖趨勢被迫終止,較2016年第二季度增速回落1.2個百分點。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累計增速仍保持了2016年第一季度以來的跨越式增長趨勢,躍升至11.3%,增速進一步加快,且超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增速的幅度從第二季度的0.4個百分點拉大到5.4個百分點。由于作為財政收入主體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下滑。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增速的一致性發生了改變,說明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背后存在隱憂。因為從一般規律來看,在經濟加速上升階段,財政收入往往會快于經濟上升,反之。財政收入也快于經濟下滑。因此,實現穩增長的宏觀調控目標的壓力仍很大。
2、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格局調整,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增速差距縮小
在2016年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的占比分別為45.0%和55.0%,較上半年43.5%和56.5%的格局有所調整,主要原因有第三季度稅收整體負增長且共享稅中央份額較大,消費稅增速下滑較多,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增長較快,等等。2016年前三季度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4.4%和7.2%,相比上半年增速,中央收入增速提高1.1個百分點。地方收入增速回落2.9個百分點,回落幅度較大,二者之間的差距縮小。
2016年前三季度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中,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的占比分別為11.0%和89.0%,與上季度相比格局未變。中央收入同比增長6.6%,較上季度提高4.6個百分點,地方收入同比增長11.9%,較上季度增提高3.7個百分點。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加速增長(同比增長14.0%)的帶動下,地方收入雖仍然保持領跑態勢,但中央收入增速與其差距進一步縮小。
結束語
在2016年9月的G20杭州峰會上,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達成了五項重要共識,其中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赫然在目,并最終形成了創新、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三大行動計劃以及結構性改革共同文件。當下或不久的將來,世界各國都會在這些方面有更大的投入,下更大的力氣,以推動結構性改革最終落到實處。中國要想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只有搶占發展先機,著力打造制造業、服務業領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