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競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05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整合在有效教學中的影響也逐步擴大。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正在從早期的基于展示的課程資源整合,逐步走向基于交互的深度整合。 以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教學環境的交互式教學模式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課堂的開放性與生成性。交互式電子白板摒棄了黑板教學的死板,同時也克服了傳統多媒體課件無法即時更改的缺點,能更好的增強課堂中教與學的互動性。 隨之而來的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原本抽象的思維過程,變得更加形象直觀;原本容易忘記的知識,變得記憶深刻;原本封閉的教學系統,變得更加開放。智慧課堂一體機深入課堂,筆者也在日常教學中做了多方面的嘗試和應用,本文將結合《氓》的教學課例應用來敘述我在這方面的一些探索。
本課文教學主要包括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以課前預習成果展示為主線,利用智慧課堂展示圈畫文化常識,重點字詞的讀音和釋義和文言現象,利用交互式智慧課堂學生端,檢查學生的預習成果, 通過批閱學生上交的預習答案,在預習反饋中需訂正的問題。包括易讀錯和需要重點掌握的字音的落實, 詩經的地位、起止年代、文學傳統、內容及表現手法, 掌握重點的實詞及“之”、“其”、“以”的用法。另外,電子白板還有放大鏡、聚光燈的功能,可以對重點字詞起到凸顯強調的作用,這又是黑板所不具備的,所以這節課上,學生面對字詞學習不僅不感到枯燥,而且記得扎實,學習效果顯著。
第二環節教學要點,可概括為帶領學生“整體感知文本”。通過女主人公三次度過“淇水”的心情變化,對詩歌做整體梳理,梳理過程中再次提點解釋重點字詞句、概括男女主人公性格特征,同時,指導學生誦讀詩歌。最后,總結三次度過“淇水”的含義及其背后隱含的女主人公情感脈絡。
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我會先給同學們三分鐘時間對文本再次進行一個整體感知,讓大家聽《氓》的錄音,注意字音和節奏(二二節拍),同時,要求大家先思考然后分組討論一個問題:詩中三處寫淇水,每一次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樣的?
接著分組展示討論成果,教師評點串講,過程中,提點解釋重點字詞句,概括男女主人公結婚階段、婚變階段和決絕階段的性格特征,并指導學生根據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進行朗讀。不同情感階段,感情基調有所變化,隨著情感的變化,朗讀的語調、語速、情感基調也應當有所變化。利用智慧課堂終端給不同章節的朗讀配以相應的配樂,帶領學生進入詩歌情境當中。使學生充分感知課文,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利用智慧課堂終端圖片展示不同生活階段的圖景,讓學生直觀感受人物形象,讓學生嘗試給圖片加上底色,不同的情感階段有不同的顏色并說明用色理由。主人公戀愛階段,圖片的底色是粉紅色,因為粉紅色代表了甜蜜;婚姻階段是灰色或者黑色,代表了悲慘的婚后生活;決絕階段是藍色,代表了主人公痛定思痛之后的理性與決斷,這樣一個給課文女主角不同階段生活圖景的填色游戲,訓練學生體悟人物心境,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學生結合文章內容為女主人公的不同人生階段賦予不同的生命色彩, 并到白板前利用改變色塊顏色屬性的功能進行作圖,學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 這一環節極富開放性和生成性,且直觀形象。 學生為女主人公的人生階段賦予生命色彩,實際是學生自己對人生中不同階段的理解,這樣就實現了利用白板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評課專家認為,生命底色這一環節將抽象的思維具象化,顯得直觀形象。學生通過操作,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同時生命色彩整合了色彩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實現了跨學科的整合。
到此為止,結束了第二環節的教學。從女主人公三次度過“淇水”作為切入口,緊扣文本的同時,有助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走進文本。串講過程中,融合了四個要點:重點字詞句解釋、男女主人公不同階段性格特征以及誦讀技巧。如此一來,第二環節的教學便達到了對教學重點的落實,并激發學生朗讀詩歌的興趣,培養詩歌朗讀的習慣。第一環節運用的智慧課堂主要包括:板書、幻燈片、填色,音頻,音頻又包含錄音朗讀、歌曲播放以及配樂播放。
第三環節教學要點可概括為,鑒賞比興合用與淇水意象的藝術手法,挖掘詩歌的美感。在講到“詩經六義”中的“賦比興”的時候,請學生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連線功能進行連接。 把課文例句和賦比興的手法進行連線,然后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遮罩功能揭示相對應的答案。最后請學生談連接正確或錯誤的原因。
最后通過對故事結局的進一步追問,PPT展示問題:自由戀愛為何以悲劇結尾?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共同探討,最后教師利用智慧課堂教師端拍照展示交流。教師針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評點,并歸納總結,明確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以及應該樹立什么樣的愛情觀,使學生領會女主人公身上的人性之美。通過學生的充分討論,可以產生思維的碰撞,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有助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并且,避免了教師的主觀介入和知識的灌輸,使學生轉變為課堂的主人公,參與課堂教學。采用的智慧課堂教師端拍照的形式,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本質上促進了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反抗精神和寫作技巧既是難點,也是藝術奧秘,在討論中激發學生充分挖掘個體的閱讀體驗,使學生主動介入課堂教學。
板書設計簡單凝練,有助于學生理解背誦詩歌,淇水意向圖像化更具有直觀性,形象性,所有板書均借助于智慧課堂教師端白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