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昌 李蓓蕾
西班牙政府想要留住足球明星,又取得充足的財政收入,必須合理調整球員個稅的征收方式,從其他領域獲得財政來源。

足球明星在球場上驍勇善戰的精神和力挽狂瀾的表現會為其帶來無數球迷的崇拜和豐厚的收入,可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稅后收益,不少足球明星團隊利用各種方法手段逃避納稅,歐洲足球明星近年來屢遭稅務調查,引起媒體和球迷的廣泛關注。
梅西、馬斯切拉諾、C羅、內馬爾、莫德里奇等知名球星的逃稅、避稅的共同點都是通過肖像權的授讓,將廣告收入轉移至避稅地,逃避西班牙的高稅負。這一模式曾經被球星廣泛使用,但在歐洲經濟危機后,西班牙政府加強了對類似逃稅行為的打擊,該避稅模式成為政府調查的重點。
2016年7月6日梅西逃稅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法庭宣布了最終判決結果,梅西與其父親涉嫌在2007年到2009年逃避繳納稅收410萬歐元,被判處入獄服刑21個月,并繳納罰款370萬歐元。
早在2013年6月,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省地區檢察官拉奎爾·阿瑪多宣布起訴效力于西甲巴塞羅那俱樂部的球員梅西涉嫌稅務欺詐。在梅西補繳稅款之后,法院撤消了對他的指控。但2014年巴塞羅那法院又拒絕撤銷對梅西逃稅案的指控,認為有證據表明梅西可能知道其父親的避稅手段。
梅西避稅案件的審理一直持續到2016年,雖然在巴塞羅那法庭宣布的最終判決結果中,梅西面臨21個月的監禁,但根據西班牙的法律,對于監禁時間短于24個月的初犯人員,不必入獄服刑,而且梅西已主動繳納稅款,對社會沒有造成危害,所以梅西不會真實入獄服刑。
梅西提出上訴,12月馬德里《緣由報》 稱西班牙高級法院檢察官駁回上訴,確認對二人的刑罰,認為梅西父子確實在2007年到2009年之間逃稅410萬歐元,梅西表示不看合同就簽字的說法難以成立,他其實直接參與了自己肖像權的開發。因此,梅西設法推翻巴塞羅那地區法院判決的可能性不大。
如圖1所示,為梅西逃稅的主要模式。首先梅西將個人的肖像權以低價賣給位于伯利茲和烏拉圭等避稅地的公司,雖該公司是梅西的父親及哥哥設立,但梅西是直接受益人,梅西廣告合同都為該公司與贊助商簽談,贊助商直接將高額的廣告費支付給位于“避稅天堂”的公司,而這些避稅港對企業所得稅實行很低的稅率甚至免除所得稅,從而梅西將個人收入本應在西班牙承擔的高額稅額大大降低。

圖1 梅西逃稅模式
這種避稅方法在歐洲爆發經濟危機之前較為普遍,許多明星都利用在避稅港設立公司,通過肖像權的授予,將獲得的巨額廣告收入轉移到避稅地,從而減少應承擔的高稅負。但在歐洲爆發經濟危機后,西班牙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國內經濟復蘇,對這一避稅行為展開積極的調查,并從法律上修改此前的優惠稅率。一方面廢除了“貝克漢姆法案”,外籍球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西班牙政府通過了一項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即西班牙球員將個人肖像權轉移給境外的某公司,即便不再擁有個人肖像的使用權,但該肖像權產生的商業收入,應計入該球員個人所得稅的稅基之中,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對從2000年即加入巴塞羅那俱樂部的梅西來說,“貝克漢姆法案”早已不適用,其轉移肖像權獲得的廣告收入也應計入西班牙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按照本地球員適用稅率計繳納稅。巴塞羅那地區法庭之所以要求梅西補繳稅款及罰金就是基于上述規定。
其他避稅模式
其他足球明星的避稅方式與梅西、C羅等球星類似,譬如馬斯切拉諾、內馬爾和莫德里奇等都是通過將肖像權授予與自己利益相關者設立的公司,進而將廣告費收入轉移至避稅地或低稅負地區來獲得稅收利益。然而在西班牙政府的嚴厲打擊下,該種避稅模式的操作空間日益縮小,越來越多的足球明星遭到調查,并補繳了稅金和罰款。
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姆也進行過相關的稅收籌劃,不過與梅西不同的是,貝克漢姆設立自己的公司經營自己的肖像權和相關服務,獲得的廣告費收入直接入賬自己的公司,將高額的個人所得稅變為較低的公司所得稅;當自己需要資金時,再向公司“借款”。這樣一來,公司在年度申報納稅時,可能出現“虧損”,從而規避企業所得稅。這種稅收籌劃方式成為后來英超球星效仿的典范。
球星收入的來源
職業足球運動員一般會加入職業化、專業化的足球俱樂部作為其被聘用的機構,運動員的工資由俱樂部和主要贊助商按比例支付,其工資和年薪是扣除個人所得稅后的收入,這部分的稅收,運動員是難以偷逃的。而肖像權各種代言費和廣告費收入,占運動員收入的很大一部分,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梅西的商業收入總額為2200萬美元,這意味著這筆巨額收入要承擔高額稅負。為了獲得更多的稅后收益,一般足球明星都會在肖像權的使用上設法偷稅逃稅。可以看出,梅西、馬斯切拉諾、羅納爾多、內馬爾、莫德里奇都是通過轉移肖像權收入的手法規避稅收的。
稅收管轄權的歸屬
出生于阿根廷的梅西、馬斯切拉諾,葡萄牙的羅納爾多和克羅地亞的莫德里奇都被西班牙稅務部門因逃稅原因進行過調查和指控,但西班牙政府是否對這些外籍球員的個人所得有征稅權?2005年9月,出生于阿根廷的梅西成為西班牙公民,獲得阿根廷和西班牙的雙重國籍。梅西長期居住在西班牙境內,而且擁有西班牙國籍,因此西班牙政府有權對梅西取得的收入進行征稅。對于沒有加入西班牙國籍的馬斯切拉諾、C羅和莫德里奇,他們長期在西班牙的俱樂部工作并在西班牙境內獲得所得,因此也應就西班牙境內的所得向西班牙政府納稅。
巴西的內馬爾在2013年前效力于桑托斯隊,從巴西境內取得收入,作為巴西國民應對巴西政府繳納個人所得稅,2013年5月巴薩隊以5700萬歐元的價格簽入內馬爾,年薪880萬歐元;而早在2011年內馬爾就同耐克公司簽訂了11年的贊助合同,每年獲得超過2000萬歐元的贊助收入,正是因為如此巨額的代言收入和轉會費收入內馬爾未如實向巴西稅務機關申報,導致稅務機關對其進行調查并要求補繳稅款。
西班牙足球運動員個人所得稅制度
“貝克漢姆法案”
西班牙為引進高水平的足球運動員,2003年頒布“貝克漢姆法案”,這個名稱來自當年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為引進貝克漢姆而游說時任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設定的條款,該法案規定,符合條件的外籍球員只需就西班牙境內獲得的收入承擔24%的個人所得稅,而本地球員的稅率高達43%。2009年11月,西班牙宣布取消“貝克漢姆法案”,并于201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之前享受過優惠稅率的有效期為五年。法案修改后,在西班牙工作的外籍人員如果未在西班牙居住滿10年,且年收入超過60萬歐元,將繳納43%稅率的個人所得稅。對于C羅等外籍球員年收入必然高于60萬歐元,那么其收入的將近一半要作為稅收上交西班牙政府,這無疑會引起一些球員的避稅行為。
球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
近年來,西班牙球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每年都有變化。以2012年來說,稅法規定年收入30萬歐元的西班牙本土球員,除加泰羅尼亞地區和巴斯克地區分別為56%和28%之外,其他地區均為52%。對于表現優異的本土球員,年收入超過30萬歐元也是輕而易舉的,那么每年的收入超過一半要上交給西班牙政府作為個人所得稅。在如此高額的稅款面前,不少球員都會選擇采取必要手段進行避稅活動。
避稅地國家的相關稅收制度
愛爾蘭相關所得稅制度
首先,愛爾蘭是著名的低稅率國家,尤其是其公司所得稅稅率僅為12.5%,遠低于歐洲23.2%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說許多歐盟國家30%-40%的稅率。其次,愛爾蘭是歐盟成員國之一,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交易可以免除繳納所得稅。最后,愛爾蘭實行管理和控制中心地的居民認定標準,即使在愛爾蘭注冊成立公司,其實際管理和控制機構不在愛爾蘭境內,也會被認定為外國公司,其所得不需在愛爾蘭納稅。愛爾蘭的個人所得稅也較低,據OECD統計,已婚職員平均在愛爾蘭納稅為其總收入的5%,在OECD國家中排名在最后第七位。愛爾蘭的所得稅制度對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形成巨大的吸引力,許多國際公司利用在愛爾蘭注冊成立子公司,進行國際避稅活動,最著名的就是蘋果公司的“雙愛爾蘭三明治”結構。因此,愛爾蘭也成為一些足球明星轉移收入進行避稅的重要選擇。
英屬維爾京群島
在全世界所有能自由進行公司注冊的避稅港中,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注冊要求最低,監管力度最小。在那里,設立注冊資本在5萬美元以下的公司,最低注冊費僅為300美元,加上牌照費、手續費,當地政府總共收取980美元,此后每年只要交600美元的營業執照續費即可。1984年該島頒布了《國際商務公司法》,該法令規定外國公司可以以離岸公司的形式在島上注冊登記,離岸公司可以享受大量的稅收優惠,包括免除當地所有的稅收及印花稅,公司每年支付當地政府一項固定費用即可,這就使公司的稅收負擔極大地減輕,從而吸引很多企業在這里設立離岸公司進行避稅活動。
盧森堡
盧森堡也是著名的避稅天堂,許多跨國企業利用在盧森堡設立控股公司,通過一系列的內部運作,最終將收入轉移至盧森堡境內,且負擔的稅率不足轉移收入的1%。另外,盧森堡實行銀行保密機制,不需向英美德等國家公開客戶的銀行記錄,客觀上幫助企業的避稅行為。不過盧森堡宣稱將從2017年起廢除銀行保密機制,對相關銀行采取國際標準,這就為盧森堡告別“避稅天堂”的稱號做出了前期鋪墊。
類似的“避稅天堂”還包括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伯利茲等,這些“避稅天堂”都是跨國公司以及足球明星進行財產轉移的主要目的地。
歐洲經濟危機是西班牙政府對球星逃避稅問題進行調查的主要導火索,而西班牙個稅的高稅負是球星進行避稅活動的直接原因。足球運動員在選擇加入俱樂部時,個人收入所承擔的稅負也是其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為理性經濟人,沒有人愿意將收入的一半交給政府,即使通過轉讓肖像權的方式規避稅收不再行得通,球員們也會尋找其他避稅的方式。所以西班牙政府想要留住足球明星,又取得充足的財政收入,必須合理調整足球運動員個稅的征收方式,從其他領域獲得財政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