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鵬 王增強
《水滸傳》塑造的梁山英雄形象,連同晁蓋在內,共計109位。這些水滸英雄中,有多位曾經擔任過文書檔案工作或與文書檔案工作有過密切接觸。學界的不少研究成果,如樂道摘編的《水滸傳里的文書檔案工作者》[1]﹑秦建軍的《水滸與檔案》[2]﹑李衡瑜的《從〈水滸〉看檔案的價值》[3]等文章都不同程度上對此問題進行了關注。但這些研究都篇幅較短,沒有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深入地解析,很多重要問題沒有被挖掘出來。《水滸傳》故事的發展按照時間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上梁山前﹑上梁山后和招安后。本文嘗試從這三個時間段來分析水滸英雄與文書檔案工作的關系。
梁山109位英雄好漢,上梁山前曾經擔任過各級文武官吏的不在少數,這些出身官家的英雄中有的就曾經從事過文書檔案工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宋江和裴宣。
宋江上梁山前,原為鄆城縣押司。押司并非官職,其身份為官府中執掌案牘的小吏。宋制,府吏有押司八人,縣吏也有押司,主要任務是抄寫文件,因而有研究者稱宋江為縣衙檔案員出身。[4]從《水滸傳》的相關情節,我們也可以看到宋江與文書檔案工作的親密關系。第十七回中寫道:“這宋江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彼谓捎鰸莞皝斫凰凸牡暮螡螡銓⒐膬热莞嬖V宋江,并說道:“押司是當案的人,便說也不妨。”可見宋江日常工作中可以接觸大量官府公文。押司的主要工作是抄寫公文,而宋江與知縣關系交好,也有可能會承擔草擬公文的工作,這些都是文書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宋江之所以后來會上梁山,并能成為梁山之主,也與其工作有關。正是借助押司的身份,宋江才從何濤那里探聽到了官府緝拿晁蓋等人的消息,并設法搭救了后者,因而晁蓋等人才會對宋江感恩戴德,這才有了宋江怒殺閻婆惜及后來梁山派兵救宋江上梁山這些情節。因而我們完全可以說宋江本是一個文書檔案工作者,其上梁山的根源是泄露公文。
除宋江外,另一位在上梁山前擔任過文書檔案工作的水滸英雄是裴宣。裴宣綽號鐵面孔目,在梁山排第47位。上山前,裴宣曾任京兆府六案孔目。據《漢語辭?!?,古時州縣衙門中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的吏員,總其事者稱六案孔目??啄浚粋€解釋為舊時官府衙門里的高級吏人,掌管獄訟﹑賬目﹑遣發等事務,另一個解釋為檔案目錄?!端疂G傳》第四十三回中,鄧飛介紹裴宣時說:裴宣“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極好刀筆;為人忠直聰明,分毫不肯茍且,本處人都稱他鐵面孔目。”可見,裴宣的工作與宋江有類似之處,都是與處理公文密切相關。裴宣之所以落草為寇,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耿直的性格,但也與其工作性質有關。上梁山后,裴宣“專管軍政司賞功罰罪”,仍然與文件處理不無關系。
宋江﹑裴宣在上梁山前曾經親身從事過文書檔案工作。還有很多水滸英雄雖然不直接從事文書檔案工作,但由于曾在府衙任職,有可能與文書檔案有過密切接觸,如雷橫﹑朱仝﹑楊雄﹑武松等人,他們在羈押犯人﹑押運錢財等活動中,應該都會攜帶公文,并與從事文書檔案工作的文職人員打交道。除此之外,柴進也是一個與檔案密不可分的人。他保有宋太祖敕賜丹書鐵券,丹書鐵券是我國古代符契文書的一種,是一種重要的檔案。柴進之所以上梁山,也正是因為沒有將這一重要檔案帶在身邊,無法發揮檔案的憑證作用。
梁山一百多位頭領,數十萬兵卒,眾頭領分別負責某一個方面的工作,事實上具備了初級政權的形態。在這個初級政權中,負責文書檔案工作的主要是兩個人:蕭讓和金大堅。
蕭讓綽號圣手書生,善于模仿他人字體;金大堅綽號玉臂匠,善刻碑文﹑印章。二人均為偽造公文檔案的高手。《水滸傳》第三十八回,宋江在江州被陷害,將被處死,戴宗攜帶稟報蔡京的書信中途被梁山截獲,偽造蔡京書信和印記的正是蕭讓和金大堅。第四十九回三打祝家莊時,孫立到祝家莊臥底,書中雖未明言蕭讓和金大堅偽造公文,但孫立出發之前,吳用吩咐戴宗請二人下山,而孫立確實需要公文,可以推測,孫立所持公文為二人偽造。
由于蕭讓和金大堅具備特殊的本領,二人在上梁山后,分別負責行文走檄調兵遣將和造兵符印信,行文和印信是公文處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可見“梁山政權”的文書檔案工作主要是由二人負責的。梁山上最重要的檔案是刻有天書文字的石碣,上面明確寫明了梁山108位頭領的座次。它以上天的名義,鞏固了“梁山政權”。關于這一石刻檔案,歷來就有觀點認為它是宋江﹑吳用授意別人偽造的,[5]如果這一觀點成立,承擔這一任務最合適的人選無疑是蕭讓和金大堅。二人雖然都不在三十六天罡星之列,但在梁山政權建制的過程中有可能發揮了極為隱秘而且重要的作用。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寫道,宋江軍隊戰敗遼國回軍途中,“喚令隨軍石匠,采石為碑,令蕭讓作文,以記其事。金大堅鐫石已畢,豎立在永清縣東一十五里茅山之下?!笨梢?,受招安后,蕭讓和金大堅繼續擔任軍中文書檔案工作,蕭讓負責行文,金大堅負責印信和刻石。第一百零八回中,宋江軍隊與王慶交戰,蕭讓﹑裴宣﹑金大堅被活捉去,宋江對盧俊義說道:“蕭讓知我有病,特辭了陳安撫來看視我,并奉陳安撫命,即取金大堅,裴宣到宛州,要他每寫勒碑石,及查勘文卷?!薄皩懤毡笔鞘捵尯徒鸫髨缘穆氊?,由此可知,招安后,“查勘文卷”的工作應主要是由裴宣承擔的,因而裴宣也是在招安后擔任文書檔案工作的梁山英雄之一。
征方臘之后,梁山英雄損兵折將,又遭奸人陷害,所剩無幾。蕭讓和金大堅均未隨軍征討方臘,裴宣也幸免于難。《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交代了蕭讓﹑金大堅和裴宣三人的最終去向,蕭讓在蔡京府做了門館先生,成為后者的門客,考慮到蕭讓曾經在梁山上擔任頭領,他應該不會受到蔡京重用。蔡京之所以將蕭讓留在府中,還有另一種解釋:蕭讓善于模仿蔡京字體,將其留在蔡府,是為了防止他再偽造自己的書信,名為先生,實則是軟禁。無論哪種解釋,蕭讓都難以在蔡京府中繼續擔任文書工作。金大堅在內府御寶監為官,但宋代并無這一機構,從字面理解,“寶”在古代可以代指皇帝印信,因而金大堅所從事的有可能是保管朝廷印信的工作。裴宣則不再為官,與楊林同回飲馬川,受職求閑去了。因而,在梁山諸位英雄的大結局中,只有金大堅有可能繼續從事與文書檔案密切相關的工作。
綜上所述,雖然在所有水滸英雄中,從事過文書檔案工作的人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無論宋江﹑裴宣﹑蕭讓﹑金大堅,他們之所以上梁山都不同程度上與其從事的工作有關。宋江和裴宣都曾直接從事過文書檔案工作,而前者作為《水滸傳》全書最核心的人物,其上梁山正是源于泄露檔案機密,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檔案工作,也就沒有宋江和后來的水泊梁山。蕭讓和金大堅上梁山則是因為他們善于偽造公文和印信,二人上梁山后的工作和最終的命運也與這種特殊本領有關。在“梁山政權”建立的過程中,石碣作為梁山上最重要的檔案起到了類似于憲法的作用??傊瑢τ谒戳荷蕉?,檔案和文書檔案工作者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參考文獻●
[1]樂道.水滸傳里的文書檔案工作者[J].檔案,1989(1):22.
[2]秦建軍.水滸與檔案[J].北京檔案,1999(1):36.
[3]李衡瑜.從《水滸》看檔案的價值[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0(7):46-47.
[4]咎秀民.押司是干啥的[J].山西檔案,1998(2):39.
[5]張義春.梁山好漢座次的排定和結構簡論[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