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瓊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 徐州 221000)
鋼琴雖然不是中國的傳統樂器,但是隨著中國鋼琴作品的大量涌現,積極進行中國作品的教學已經是目前我國高校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高校鋼琴教學工作來說,積極應用中國鋼琴作品的意義重大[1]。因而在教學中需要老師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鋼琴教學主要目標,并加強對鋼琴教學體系有效完善,幫助學生全面掌握中國作品的演奏風格,技巧,伴奏等內容。
中國鋼琴作品目前在我國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有效培養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以此最大程度開闊學生視野。在教學中重點體現了鋼琴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的有效結合,實現了對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正確引導[2]。同時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握鋼琴演奏技巧,真正掌握鋼琴演奏要領,將中國鋼琴作品應用在鋼琴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情懷和民族意識。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中國鋼琴作品的意義。政治文化意義。鋼琴作品演奏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經典性,作為我國傳統藝術的瑰寶,每一部鋼琴作品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時代背景[3]。比如《十面埋伏》《黃河》等鋼琴作品使學生在學習和演奏過程中更多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歷史,有助于深刻體會勞動人民當家做主后的喜悅心情。《黃河》被稱為時代最強音,將人們堅強不屈的精神體現出來;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通過對中國鋼琴作品的練習,提高演奏能力,掌握觸鍵技術,以及對中國作品音樂風格的把握。積極應用中國鋼琴作品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我國鋼琴藝術的正確理解,提高理性認知。
鋼琴作品是創作者在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傳承中國文化的物質,它作為時代產物,同時與時代發展以及社會文化潮流相適應[4]。所以鋼琴作品自身具有獨特的潮流特征,其表現形式,作品風格,演奏內容,創作手法等都具有一定的美學特征。教學中,需要老師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理解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背景及風格,使學生對我國的鋼琴作品產生全新的認識。同時鼓勵學生從鋼琴演奏的題材,作品特征,美學藝術,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實現師生在作品中的心靈相通。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需要及時借助中國鋼琴作品來加強對學生演奏技巧的有效訓練,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我國鋼琴作品的演奏技術與外國作品的演奏技術具有一致性,但是存在音樂語調,民族調式音階,風格處理等不同。例如中國鋼琴作品中五聲調式音階的指法安排,與外國作品有很大差異,只有準確把握其指法才能演奏出高質量的音階跑動,因此它對學生手指靈活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另外,在演奏過程中表現出的演奏速度過快,力度不足也會直接影響鋼琴演奏效果,這就要求演奏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觸鍵,來增強音色表達效果,并將演奏技巧靈活應用到作品中去,以此來彰顯中國鋼琴作品的藝術特點以及韻味。
在中國鋼琴作品中,聲樂作品伴奏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些伴奏作品更直接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作品的風格特征。對于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并不具備駕馭大型獨奏作品的能力,鑒于此,高校老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多練習一些聲樂作品伴奏,這樣,既可以了解中國歌曲的曲風曲調,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也得到了相應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伴奏,如《黃水謠》《送別》《瀏陽河》等,并兩人一組進行彈唱表演,以此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強化中國聲樂作品伴奏的彈唱,有助于學生正確把握中國鋼琴作品的情感和主旨,繼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這對高校鋼琴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進行鋼琴樂曲練習可以有效提高對中國鋼琴作品的應用水平,將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還要求高校老師積極做好鋼琴教學準備工作,比如在教學工作進行前及時為學生選擇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如《翻身的日子》《陜北民歌主題變奏曲》等,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深刻領悟中國鋼琴作品具有的美學特征以及藝術魅力,了解時代背景下勞動人民翻身成為主人的那種無比激動和喜悅的心情。
針對部分學生對鋼琴的學習不夠重視,有畏難情緒,練琴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強調我國鋼琴作品的意義和重要價值,將時代背景和愛國情懷更多地滲透在鋼琴教學中,將鋼琴教學作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比如在課程設置上更多地將中國鋼琴作品內容得以滲透,使得鋼琴教育比重增加,不斷加大鋼琴教育力度,在課堂上要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鋼琴作品內涵,促使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更新。
不同地區的鋼琴作品在演奏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以及風格,鋼琴作品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等特征,高校學生對鋼琴學習不夠重視,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對中國鋼琴作品的正確認識,理性認知能力不高。針對這種情況,高校老師要積極選擇合適切入點,比如將原創鋼琴作品作為出發點,及時借助多媒體,互聯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來給學生講述原創鋼琴作品背后的內涵以及時代背景,讓學生對中國鋼琴作品進行重新審視,用心感受中國鋼琴作品所呈現的藝術魅力和獨特藝術風格。老師要給予學生正確引導,以此來提升高校學生對鋼琴藝術的正確認識,積極營造研究中國鋼琴作品,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如上所述,將中國鋼琴作品廣泛應用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對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水平和音樂綜合素質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如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深入了解中國鋼琴文化,幫助學生對其進行科學、深入地分析,使學生更多地掌握中國鋼琴作品的實際意義和價值,對推動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工作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