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璐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在鋼琴啟蒙教學中,兒童啟蒙鋼琴教學的基本原則的運用,可以為以后在鋼琴演奏上的發展、全面開發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認知角度看,準備的原則是由通過練習和學習經驗而獲得進步的能力來表示的。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在學習鋼琴過程中得到的進步,和他在學習中付出的努力與練琴的多寡完全相稱的話,可以視作有了準備。在個體學習具體知識時,教師必須考慮到一切與適應種類和難度不同的教材有關的能力在年齡上出現的變化,因為在一個特定的發展階段,這個變化不是以穩定的狀態在增長的。
動態性貫穿在鋼琴教學整個過程中。第一,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思想和方法等是動態的、發展的;第二,教學過程的三大要素,即教師、媒體、學生,教師和學生都是具有能動性的人,是時刻都在發展變化的。教材運用和教學方法也是始終處于動態的變化發展中。雖然教學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教學方法可以有一定的準則,但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教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方法只有在具體的教學情景中才具有實際的內容,而教學情景則因時、因地、因人而各不相同。在鋼琴啟蒙教學中,教師要隨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動態發展實際,將諸多教學方法優化組合,對教學過程周密安排并時時調控,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對一個天資聰穎的學生,教師可以超過正常的教學進度來為他安排課程和內容,但是當這名學生在學習上遇到“高原現象”的時候,教師應當適時地調整放慢教學進度,減少這個階段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慢慢地度過這個學習的低潮時期。
在鋼琴啟蒙教學中,教師時刻要注意把所要教授的知識轉化成適應學生認知能力和認知功能水平的語言。這一點對成年的教師來說是具有相當難度的,因為成年教師在教學中的自然傾向,是采用他自己目前在學習時所用的理解能力和講解水平,而且成年教師一旦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后,很容易把這些知識的概念或彈奏技能看成是不證自明的,既忘記了兒童學習過程中有限制的發展因素,又忽略了學習進程中需要糾正的許多錯誤和不準確的概念。成年人在掌握了一門特殊的學科以后,會傾向于只是依靠各個觀念之間的邏輯關系來考慮這個學科的結構,而忘記了兒童在學習任何新知識時的漸進、分化的心理過程。由于成年教師具有更加精致化和高度分化的認知結構,所以能很容易地意識到同很多簡單觀念相聯系著的各種細節、內涵的意義、分歧和限制條件,但在教學中如果介紹這樣一些錯綜復雜的內容,只能增加學生理解上的難度。
由于絕大部分學齡前兒童在學習時只能局限于比較非抽象的初級概念,因此在這個時期所有關系的學習都要盡量限制在非言語的問題解決或完全自發的自我發現的基礎上進行才有意義。采用自發的自我發現的方式學習,可以有效地促進當前的學習,并能為未來的學習提供附加的動機。鑒于學齡前兒童在理解大部分抽象概念時都必須依賴具體概念的支持,因此在鋼琴啟蒙教學中,大部分內容都應當在歸納的、問題解決的和非言語的基礎上進行。當然有些時候也可以適當結合言語性的例證來做支柱進行講解式的教學。如果教學內容的復雜程度不是太高,可以通過言語的說明對學生提供半獨立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即通過在教師指導下發現,讓學生的理解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
協調性是教學方法的重要原則。在鋼琴啟蒙教學過程中,無論施教者還是受教者,都需要通過協調性原則調動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在總的教育目標下,統攝各個不同教學階段的教學目的。一方面,教師要協調好對學生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的關系,通過不斷地協調尋找到最合適的教學手段來教授教學內容,如果教學手段與受教育者的接受水平不協調,那么教師就要通過對教學手段的改變和調整,使之能為受教育者所接受;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通過對受教育者心智的啟蒙和開發使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與教師的教學內容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主觀能動性,使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
在鋼琴教學中,大家都知道“童子功”的重要性,事實上如果教師在鋼琴教學中能夠充分地利用好啟蒙鋼琴教學的基本原則,通過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內驅力,在理解和應用各種音樂表示符號時,充分依靠外顯的彈奏活動,并以適當的活動和適宜的形式來安排刺激,可以大大地提前幼兒學習鋼琴演奏和閱讀樂譜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