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岳 四平市朝鮮族藝術館
目前我國群眾性的廣場舞蹈廣為流傳。全國各地的各個社區、公園都可以看到群眾舞蹈的身影,通過舞蹈彰顯群眾運動活力,表達群眾的思想感情。中老年的群眾舞蹈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和群眾特色。
目前我國的群眾舞蹈發展迅速但是也遇到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群眾性舞蹈顧名思義就是群眾集體進行舞蹈的活動,需要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但是現在很多舞蹈的編排藝術性很強,脫離了人民群眾能夠參與的能力范圍,不夠通俗易學,在群眾中普及推廣難度大。另外群眾舞蹈主要參與者是女性,中老年人居多數。這是由于現階段的群眾舞蹈主要以健身性的傳統民間舞蹈為主,現代創意性的舞蹈較少,不能吸引青年人的關注和參與。豐富群眾舞蹈內容,結合時代特色,進行群眾舞蹈的創新是新時期使群眾舞蹈煥發新風貌的必然選擇。
群眾舞蹈的素材廣泛來源于群眾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故事,舞蹈創作者在創作舞蹈時要注重生活經驗和生活素材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創新組合和重新編排。編排的群眾舞蹈要既符合群眾的審美需求,又符合群眾舞蹈的難度,加入的創新元素還能充分體現時代特色,使群眾舞蹈與群眾實際情況相結合,舞出更優美、更協調、更高超的藝術。例如,在編排群眾舞蹈中激動的場面時,可以借鑒傳統舞蹈中手舞足蹈的侗族,還可以加入飄帶、綢扇等生活元素表現人民群眾歡呼雀躍的心情。
群眾舞蹈的創新需要對舞蹈動作素材進行“破環”和“重建”。舞蹈思維的材料是儲存在舞蹈編導腦海中的動作表象,通過對這些舞蹈表象的“破壞”和“重建”將原來習以為常的動作,運用創造性思維和想象性編排進行再次創作,使群眾舞蹈煥發新生。如在編排舞蹈時,表現舞蹈者豐富的情感經驗時,可以通過豐富的肢體動作轉化來表現,在原有的動作基礎上進行創新型的改變。
舞蹈創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創造性活動。群眾舞蹈的編導要結合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和現實需求,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蹈藝術。但是刻板經驗會阻礙舞蹈編導在編排群眾舞蹈時的創新。所以在群眾舞蹈的創新編排時,要敢于突破常規,擺脫刻板經驗的束縛。在舞蹈藝術的創作中,對成功的經驗以及知識經驗,切不可照搬照抄,使舞蹈失去生命力。在群眾舞蹈編排時,編導要打破以往對群眾舞蹈的刻板認知,以全新的審美經驗來進行群眾舞蹈的創作,使群眾舞蹈更切合群眾生活,順應時代發展。
在群眾舞蹈編排時,運用逆向思維可以使舞蹈標新立異、另辟蹊徑。在群眾舞蹈的創作中,逆向思維包括自我的逆向思維和同行的逆向思維,運用群眾對舞蹈的理解和想象來進行群眾舞蹈的創作也不失為一個良方。在逆向思維的同時結合個性思維,可以打破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使群眾舞蹈更具特色和魅力。在群眾舞蹈的創作中要注意應用構圖思維達到整體舞蹈效果。群眾舞蹈的情感表現和美感的展現需要通過完美的舞蹈圖展現,因此在舞蹈構圖時要勇于創新、敢于嘗試。
在群眾舞蹈的編排上,中西方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要進行群眾舞蹈的創新就需要借鑒西方群眾舞蹈創作的經驗,進行群眾舞蹈藝術表現形式的創新。中國傳統舞蹈編排注重內容的完美展現,擅長講故事;西方群眾舞蹈注重形式的表現,善于運用身體的動作來解釋問題。在進行群眾舞蹈創新時要注重把東西方表現形式完美結合,注重內容展現的同時還要注重表現形式的創新,既要要求主題有內涵,表現當代社會思想情感和時代精神,還要配合當代獨特的創新型編排手法,再現當代人民群眾真實的生活狀態以及獨具特色的精神面貌。使群眾舞蹈在精神層次和形式表現上達到高度的統一。
在群眾舞蹈編排上我們強調群眾舞蹈的構圖思維,更要在舞蹈編排上注意利用場地空間進行舞蹈表現。在群眾舞蹈的編排上,為表現出舞蹈者形態的美感,以及舞蹈的整體美感,需要對舞蹈進行整體構圖,精心調度,使舞蹈畫面更具層次性,舞蹈動作更加豐富獨特,更能反映舞蹈的精神內涵和藝術內涵。另外,舞蹈場地的特殊性也會影響到舞蹈整體的表現。結合舞臺因素編排的舞蹈使舞蹈者更容易進入舞蹈表演中,更能解放天性,自由放松地進行舞蹈,給觀賞者以精神上的愉悅和視覺上的美感。每個群眾舞蹈創作者都需要重視舞蹈形式。在重視的基礎上,創作者要敢于打破常規,積極借鑒先進經驗,創作出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舞蹈。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和新經濟的帶動,群眾舞蹈創作要走創新道路。不僅在舞蹈的內容、形式上要求推陳出新反映時代特色和時代精神,還要在舞蹈形式上進行創新,運用逆向思維和個性化思維,在整體構圖的情況下進行舞蹈編排,創作能夠多樣表達人民群眾生活情形和精神面貌的新型群眾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