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田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81)
基本樂理是音樂領域的公共基礎課。無論是學習演奏(如鋼琴、小提琴、揚琴等)、演唱(如美聲、民族、通俗等)還是音樂理論(如作曲、指揮、音樂教育等),也不管是學習專業還是業余,掌握扎實的樂理知識是學好音樂課程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音樂教育中,必須重視基本樂理的教與學。
基本樂理,顧名思義就是音樂基本理論知識,包含了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音樂規律,主要有音高、節奏、調式調性等幾大方面。其中,每一大方面又包含許多小的知識點,比如,音高方面的知識點有音及音名、和音、音程、和弦等。并且,這幾個大的方面之間又相互有交叉,比如,音高與調式調性就有密切的交叉:調式中的音級、調式中的和弦等。所以說,學好基本樂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好基本樂理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開展樂理教學活動時,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音樂基礎、學習接受能力、音樂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了解學生對樂理知識學習的基本訴求,明確學生學習音樂的目的,從全局出發制定系統化、科學化、針對性強的樂理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形成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框架,為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音樂學習和音樂再創造提供理論依據。
注重音樂技能和音樂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忽視音樂基礎理論學習是現在音樂學習者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學生認識不到學習樂理知識對自身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固執地認為樂理學習既枯燥無趣又無任何益處。其實不然?;緲防砜梢宰寣W生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音樂相關的歷史知識和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音樂課程及音樂技能的理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潛能,對學生未來發展也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因此,音樂教師在進行樂理教學中,必須告訴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重要性,轉變學生錯誤的學習觀念并消除其抵觸心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實現樂理基礎和音樂技能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實現學生音樂才能的全面發展。
我們以貝多芬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為例。
通過基本樂理的學習,我們可以了解:本樂曲的調式為#c小調。第一小節:#c-e-#g,I級和弦;第二小節#c-e-#g-b,I級7和弦;第三小節:VI級和弦a-#c-e到降II級和弦d-#f-a的進行;第四小節:I級46和弦#g-#c-e到V級7和弦#g-#b-#d-#f的進行;第五小節:#c-e-#g,I級和弦。我們在對前五小節進行了分析以后,學生就可以把識譜從逐音認譜變為逐小節的組合識譜,從而提高練琴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結合樂理基礎知識,對樂譜進行簡單的分析整理,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練習的效率,幫助學生擁有更豐碩的學習成果。
學好樂理知識能幫助學生更快掌握各種音樂技能及相關知識。所以,當學生能夠將樂理與其他課程聯系起來、并實現之間的良性互動時,學習音樂就會變得容易又有趣,相信會有更多學生愿意堅持音樂之路,繼而對學生未來系統進行專業音樂學習產生積極作用。
基本樂理使學生擁有扎實的音樂基礎,幫學生更好地的感知樂音表達、融入音樂意境,最終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整體提高。作為音樂教師,應該在基本樂理教學中加強基本樂理課程和音樂相關課程的聯系,實現學生被動學習樂理到主動學習樂理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樂理知識過程中充分感受音樂獨有的魅力,最終成長為高素質的音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