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蘭
(湖南省祁陽師范學校,湖南 永州 426100)
學生想要具備自彈自唱的能力,首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否則學習過程中會非常吃力和困難。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自彈自唱能力,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一般來說,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即鋼琴演奏基本功的訓練、聲樂基本功的訓練以及簡單的即興伴奏音型訓練。例如,在鋼琴演奏基本功訓練中,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音階、半音階、連奏、顫音、和弦等技巧的訓練,要求學生全部掌握。學生練好這些基本功之后,彈奏曲子會變得十分簡單。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示范教學法,先給學生進行演奏示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模仿,然后讓學生堅持訓練,花時間練手上的基本功,值得一提的是,邊彈心里邊唱旋律更為有效,為接下來的自彈自唱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唱歌基本功的訓練也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學生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全面認識、了解和掌握歌唱發聲原理、發聲方法以及聲音的適合度。即使不能達到一個很高的水準,在歌曲演唱技巧訓練中,也要對歌曲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找到適合歌曲的發聲方法、演唱方法。發生技巧訓練是尤其要注意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聞花香、半打哈欠、張口閉口等訓練方式對學生的發聲進行培養。最后即興伴奏訓練對音樂老師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其實也可以概括在演奏訓練中。對學生這一塊的訓練必須是在掌握了一定的演奏基本功和歌曲分析能力上進行的,教師可以在日常訓練中概括好伴奏類型并為歌曲進行分類配對,使學生對即興伴奏有具體的了解。
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怎樣的內容,使用怎樣的教學方式進行傳授,這些并不是教師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作為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教師必須要立足實際,站在學生的視角去考慮。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在聲樂課上表現出來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分析,比如彈琴的時候唱不出聲音、音色不能統一、歌唱聲音小而鋼琴音量大以至于蓋過歌唱音量、氣息運用不當、即興伴奏編配困難、看簡譜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等。教師要對學生存在的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找出這些問題的原因,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正確的歌唱技巧和彈奏技巧。其次,教師要采取分層教學方式,針對聲樂水平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同樣一首歌曲,有的學生可以將其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有的學生則存在理解上的困難。因此,在自彈自唱聲樂教學中,對于聲樂水平比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用右手彈出單音旋律,而左手配上一些較為簡單的伴奏音型及和弦即可。對于聲樂水平高的學生,教師要求其在自彈自唱過程中將歌譜的前奏、間奏、尾奏按照伴奏譜彈奏出來。這種分層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創作的快感以及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同時對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聲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很多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在教學中一味地追求深刻,要求學生掌握高難度的演奏技巧,給學生傳授晦澀難懂的聲樂理論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打擊,不利于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聲樂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制定符合實際需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向實用性靠攏,多給學生傳授一些實用的聲樂技巧,在這個基礎上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奏習慣,從而提升學生自彈自唱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選一些有趣、節奏鮮明的兒歌讓學生訓練,這樣既可以增強訓練實用性、趣味性,又能降低訓練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其次,教師可以在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去創作歌曲作品,為歌曲進行編配,利用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創作能力進行強化。實用性的彈奏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彈奏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提升學生自身競爭力。
自彈自唱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的音樂能力,集表演、伴奏、歌唱于一體。自彈自唱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和堅持。音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加強對學生自彈自唱技能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音樂教師。